古代周易风水易经面相法相人术之八卦干支相面法
102 2025-08-04
SME科技故事出品微信ID:SMELab螨虫被认为是已知最强烈的过敏源它们几乎无处不在,甚至每夜成群结队地与人们同床而眠在“三月不晒被,百万螨虫陪你睡”的恐惧中,商家纷纷推出高科技除螨神器人们心想各种昂贵的除螨仪总能把螨虫除干净吧,但其实反而深陷除螨骗局当中。
一年多度的晒被子除螨虫活动(图源:Getty Images)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许你正独自躺在床上寂寞深思这时其实不必感到空虚,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床上一种体长一般在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还不到0.1毫米的生物在默默陪伴着你。
体型虽小,但数量可不少,它的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个同类正一同活跃。没错,它们就是人们的贴身“床伴”——螨虫。
螨虫通常生命周期只有三、四十天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它们争分夺秒地繁殖后代惊人的繁殖能力让螨虫持续伴人类同行,成为永久的隐患而当生命结束,螨虫留下的尸体以及排泄物,才是人们的噩梦——作为过敏源引发炎症等疾病。
以下三种螨虫,则是让人闻“螨”色变的主要源泉。
尘螨这是一种有着八只脚的节肢动物,寻根问祖起来,它还是蜘蛛的远房亲戚不过尘螨在个头上可就小多了,以至于人们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凭着不为人见的天然优势,它们开始侵占人类家居,引起人类恐慌尘螨与灰尘混为一体,藏匿于沙发上、地毯上、床上、枕头里,甚至你最心爱的绒毛娃娃中。
这样的每30克灰尘中,就可以有多达42000只尘螨。
显微镜中的螨虫尘螨乐此不疲地与人同居,蹭着人类不经意的一切馈赠它们每日的食物,则来自于这个屋子里人类或动物掉落的汗液、皮屑和毛发短暂的生命周期中,繁殖与死亡不断更替,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困扰不仅不交房租伙食费,这成千上万只来寄宿的尘螨还对主人狠下毒手。
尘螨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成为了引发人们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每只螨虫附带着12种以上的过敏原,“捉弄”着易敏感人群。而它们则依然安之若素,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等着看好戏。当螨虫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视觉上还没发现它们的存在,但身体已经有反应了。
身上经常红肿瘙痒、鼻炎困扰多时难以彻底康复、时长感到呼吸不顺畅……这些都可能是人体对无处不在,却无处可寻的尘螨产生的不良反应当它们寄生在身上时,则可能引发荨麻疹、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疾病而它们也可能随人们呼吸道进入身体,引发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尘螨虽然广泛地寄居人类家中,但对环境也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温度22~26℃、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是它们最喜爱的生长环境于是相对干燥的北方而言,温暖潮湿的南方也就更受螨虫青睐对一百多户广州家庭进行灰尘调查就发现,99%的床褥样本中都存在尘螨过敏原。
直观的数据统计下,人们对于贴身相处的尘螨更加恐惧了。
蠕形螨蠕形螨与尘螨的身材体型有些差异,喜好也不太一致这种螨虫不像尘螨一样爱和尘土混在一起,它们开始寻求与人体更亲密的接触蠕形螨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毛囊螨,另一种是皮脂螨相对应地,它们分别喜欢生活在人体的毛孔、毛囊中,和脸上油腻的皮脂腺中。
蠕形螨由于人脸上的毛孔和皮脂腺比其他部位更多,这也成了蠕形螨的最佳居住地一个毛囊中就常常有6个以上的螨虫居住,多时可以达到18条它们白天在脸上潜伏起来,到了晚上则出来散步、觅食和交配它们以皮肤分泌的皮脂、脱落的角质为食。
而且没错,蠕形螨甚至嚣张到在你的脸上交配。
等到夜晚寄主已经熟睡,毛囊里成熟的毛囊螨则悄悄爬到体表干柴烈火的午夜寂寥时分,雌性毛囊螨与雄性毛囊螨开始在毛囊口进行交配结束后,雄螨随即死去,而雌螨则钻回毛囊内产卵,孵育下一代毛囊螨也许你难以想象,有些人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脸上生活着几百只虫子。
而这种人可能是我们每一位。
1842年,法国科学家最早在人的耳屎里发现了蠕形螨人们开始好奇,蠕形螨到底与人类有多么密切的联系早年人们用显微镜在脸上检测蠕形螨的存在,发现只有12%~25%的成年人感染了但受限于显微镜的精确度和脸上观察的难度,这个数据并不准确。
到了2014年,美国科学家用在脸上提取螨虫DNA的方式,发现几乎每一张脸上都生活着螨虫。
用黏性物质粘取样本蠕形螨与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关系接近于共生关系但是当共生平衡被打破,蠕形螨就可能成为引发人类皮肤病的凶手当蠕形螨过量繁殖,再成批死亡,腐烂的尸体在毛囊或皮脂腺内液化,则引发皮肤发炎一部分青春痘的形成就是因为惨遭蠕形螨的毒手。
而在人群中,蠕形螨造成的疾病发病率达到14%左右。
疥螨这是比蠕形螨更亲近人类的一种螨虫疥螨不满足于毛囊、皮脂,而是深居皮肤表皮角质层中,取食角质组织和淋巴液雌雄疥螨同样在皮肤表面交配,此后雌螨开始用螯枝在角质层上挖掘隧道,产卵在孔穴中几天后,刚孵出的幼虫走出皮肤活动与成长。
它们在人体皮肤上生活2~4周后,则重复着父母的老路,继续交配与钻隧道。
疥螨这时受苦的宿主皮肤上出现一道道波浪状的鳞状线则是“隧道”痕迹这些“隧道”通常在手腕、手指之间,或者腰部皮褶等部位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人类剧烈的瘙痒和红肿体验这是人类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皮肤病——疥疮,也就是疥螨的恶性产物。
残留的“隧道”与疥疮通常疥螨更多是寄生在猫、狗等动物身上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沦为猫奴、狗奴,疥螨也就转移到人体身上。经由同居或性行为,病症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每年全球大约有3亿人不幸患上疥疮。
除了这三种较为常见的螨虫之外,其实围绕人类的种类还有很多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5万多种螨虫,而在人类居住环境中生存的就有40多种螨虫为患的惊悚事实令人惶恐,人们也因此对螨虫深痛恶觉于是人们奋起反击,浩浩荡荡的除螨行动开展了许多年。
夏天的烈日下,架在竹竿、阳台上的被褥、枕头就是人们的集体宣战老一辈的家长如此教导我们对抗螨虫,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难道就没有一些新创意高科技?再说如今一些小型公寓不再方便晾晒大被子,而许多年轻工薪族也总以没时间推脱家务。
于是有的商家抓住这个痛点,推出了形形色色的除螨服务。
既然传统的晒被子方式是公认的除螨大杀器,于是商家就开始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太阳照射除螨,容易让人认为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发挥作用于是商家打折紫外线除螨的噱头,纷纷推出各种紫外线除螨仪只需看着除螨仪的紫外线灯,出门一天回来后就能重获干净无螨的家?。
市场上出现了号称“0.93秒除螨”、“253.7纳米波长紫外线除螨”等看似满满科技感,实则天方夜谭的产品。
某产品宣传图前文也提到螨虫的宜居温度只在20多摄氏度烈日晒被子其实是用高温杀死螨虫,而并非紫外线的功劳紫外线的作用也并非全无,但即使在30W紫外线灯持续一小时的照射下,才能杀死小部分螨虫但即便如此,一张轻薄的纸巾就等抵挡紫外线的杀伤力。
而市面上绝大多数紫外线并不会做到如此高功率大部分的紫外线灯管只能达到3~5W,用到10W以上的也只在极少数不仅对杀死螨虫基本无效,而紫外线照射下,即使杀死了螨虫,它们的尸体呢?螨虫残留的尸体依然作为过敏原存在,依然危害着人们。
0.93秒根本不能除螨,而253.7纳米波长更是空穴来风紫外线在阳光中的波长范围为10~400纳米根据光量子能量公式,波长越短,能量越大,照理来说杀螨虫能力也越强而介乎其中的253.7纳米,其实只是商家节省成本的巧妙计谋。
因为这个波段左右的紫外线灯管,成本造价几乎是最低廉的。
于是,又衍生了另外一种拍打式除螨仪通过机器拍打被褥衣物,甩拖紧黏其上的螨虫,甚至号称每分钟拍打上千次这种拍打形式同样作用不大高频率的拍打意味着振幅小,这种力度不足以让螨虫的螯枝脱离对棉织物的坚韧抓取
琳琅满目的除螨仪器标榜着虚伪而无效的高科技,收着许多消费者的智商税实际上暴晒太阳的除螨土方法,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智慧而不需要高科技,凭借吸尘器的强效物理吸除就能清除混杂在尘土中的尘螨对于脸上的蠕形螨,与其信奉各式洗面奶,不如用几次硫磺皂进行深度清洗去除。
不过这种方式也不能常用,因为硫磺本身对皮肤也有一定的损害能力。
在虚假名头的高科技面前,传统的晒被子智慧反而更胜一筹同时,无形中加深人们对于螨虫的恐惧也可能是人们被潜移默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对螨虫保持适当恐惧,也应科学除螨啊*参考资料你了解螨虫吗[J]. 新华网,2019.01.10.。
沈莲,孙劲旅, 陈军. 家庭致敏螨类概述[J]. 应用昆虫学报, 2010, 47(6):1264-1269.LucyJones. These microscopic mites live on your face[J]. BBC, 2015.05.08.
蠕形螨.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06.09.02.ThoemmesM S , Fergus D J , Urban J , et al. Ubiquity and Diversity of Human-AssociatedDemodex Mites[J]. PLOS ONE, 2014, 9.
脸盆说. 在知乎问题“除螨吸尘器真的有用吗?”的回答.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