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豆面灯碗,能吃的“灯”

网络小编 200 2025-08-02

文 | 曙笑华正月里的烟台还真是热闹,除了家家户户鸡鸭鱼肉的饕餮大餐外,从正月初五开始,毓璜顶公园的庙会就拉开了序幕:大秧歌、踩高跷、舞狮等各种民俗表演伴着京剧、吕剧这些深入人心的国剧地方戏,当然,还少不了烟台街上的各种名小吃,热热闹闹地开到了正月初九。

刚消停几天,正月十五到了闹元宵的日子,估计就是花灯鞭炮相伴了谁知道早上一打开手机,朋友的一条信息引起我的好奇:“今天真高兴,要去姥姥家吃我最爱吃的豆面灯碗了”啊,有灯碗还能吃?我赶紧打电话咨询过去她乐了:“我们从小就吃,好吃还好玩呢。

”我在期待她送给我一只灯碗中度过了一天,晚上打开电视,没曾想央视二套的《是真的吗》竟然也在讲述莱阳豆面灯碗的故事,闹了半天,我竟然没吃过这么出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品。

民间制作传统豆面灯碗在莱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猴抱灯、狗看门、猪发财、看场佬、神虫等一个个豆面灯碗民俗制作,生肖逼真,巧手妙艺,做工细腻莱阳豆面灯碗习俗从元宵节闹花灯、放烟火的习俗演变而来,成为当地人们的一种祭祀、祈福的民俗形式,以它特有的纯朴自然,悄悄地传承在梨乡大地。

它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先用花生油和豆面,让油浸润在豆面中,使豆面很有筋道做好的豆面灯碗上锅蒸熟,加上棉花制作的灯捻,点燃后能透出金黄色的迷人光晕,所以也叫“金灯”

制作豆面灯碗,先要把面团捏制成灯的雏形,然后利用梳子、剪刀、火柴棒、竹片、绿豆、硬币等作为工具,进行局部精细加工,像猪的头、龙的鳞、刺猬的眼睛等等,整个捏制过程随意性很强,基本上是边创作边制作,一气呵成,作品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最后用火柴棒缠上棉花做灯芯,插在灯碗上,一盏可爱的豆面灯碗就做好了。

豆面灯碗的花样繁多,常见的有十二属相灯、十二月灯、看场佬灯、福禄寿灯、灶王爷灯、家禽走兽灯等二十余种,各包含着不同的寓意譬如捏一盏狗灯放在大门口,能够看家护院,确保平安;将马灯放进马厩则意喻来年马壮无恙,点燃猪头灯则寓意猪肥满圈;圣虫(蛇)灯放在窗台上,能够百毒不侵……一些抽象的内容,如福禄寿禧,则用相应的动物和植物来代替,取其谐音或取其形体象征,蝙蝠灯取谐音喻福,喜鹊灯取谐音喻喜,鸡灯则意喻吉祥,求生育用莲子灯,取多子之意等。

灯碗点过了以后就成“吃货”了把灯碗放进锅里蒸熟,不用品尝,光那出锅的气味就让你垂涎三尺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那花生油的浓香加上豆面的鲜香,比城里人的饼干好吃多了不过,大人们不会让孩子像吃馒头那样大快朵颐,而是把灯碗切成条条,在室外晾起来,干燥后打包收藏,什么时候馋了才用之做菜犒劳一下。

一般是在锅里和萝卜、粉条一起煮,那口感特棒灯碗的种类很多,根据每一种灯碗的用途和摆放的地方的不同,灯碗的大小、模样和制作的方法也不尽然有月灯,月灯共有12个,每月一盏灯,模样差不多少,只是灯碗边上捏的折儿的多少不同。

如正月灯捏一个折、二月灯两个折、十二月灯十二个折,朋友带给我的就是这种简单的十二月灯

灯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和向往,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情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开始,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一个好的收成,祈福全家人安康于是便有了“灯碗”这样一个能够承载人们追求与向往的载体,而且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地作为一种传统民俗被继承了下来。

蒸灯碗不能“空蒸”,就是锅里不能光蒸灯碗,一般人们在蒸的时候都要同时包一些包子之类的与灯碗一起蒸灯碗的食法以“馇”为多,当地人称馇“灯碗菜”正月十五日之后,将已完成使命的灯碗切成条状,和着粉条、萝卜丝、猪肉、豆芽饨成一锅大杂烩菜,成为春节期间餐桌上的一道味道独特的美食。

再一种食法就是打高粱面米汤时,和上灯碗条、大白菜、粉条,称咸米汤,喝后唇齿留香有的人不舍得吃,就把灯碗切成条晒干,这样一直可以放到四五月份如果想改善一下生活,吃一顿灯碗菜也是一种享受智慧烟台原创稿件,转发请注明来源!

上一篇: 烟台莱阳市:听村歌嘹亮 尝特产纷呈
下一篇: 山东~烟台自驾游美食美景攻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