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权·油画写生 | 书写性笔调与油彩融合的视觉韵律

网络来源 165 2025-07-31

在江南烟雨中铺展画布的张新权,笔尖流淌的不只是园林的禅意这位深谙时空褶皱的画家,以写生为舟,载着我们穿越历史长河他摒弃了写生的直白复刻,让历史的风云在色层间流转在《迹系列之十》中,他将亭台水榭折叠成记忆的迷宫,观者恍若穿行于时空交错的回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苔痕。

迹系列之十50x60cm2023张新权对园林的诠释,是具象与抽象的奇妙共生他删繁就简,将园林中的层叠假山提炼成水墨意象的轮廓,让写实主义陡然生出超现实的禅意这种“以形写神”的笔法,恰似文人画中的“留白”,在《迹系列之十六》中,他模糊水面的倒影,用薄涂技法营造出雾气氤氲的朦胧。

迹系列之十六60x70cm2023他的笔法和用色时而爽利清新,时而醇厚凝重,时而质朴天真,与画面主题水乳交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一个知识分子真挚而热情的文化观念,展现出一个当代画家洋溢着东方审美特色的视觉品格。

《中午时分》以诗意笔触勾勒出一方都市人向往的“心灵绿洲”画面中央的折叠椅与遮阳伞构成视觉支点,仿佛一枚楔子将观者瞬间带入闲适场域张新权以印象派式的松散笔触晕染出空间的流动感,钴蓝与翡翠绿的色块在画布上氤氲交融,既似夏日晨雾笼罩的庭院,又如暮色中褪色的回忆。

中午时分60×80cm2024《写意金鸡湖》以超现实的叙事手法,在具象与抽象的边界构建了一座诗意栖居地他将城市天际线折叠成流动的乐谱,摩天楼的玻璃幕墙化作颤动的琴键……那些看似随意挥洒的帆船与风筝,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视觉隐喻——既是对童年记忆的打捞,亦是对自由精神的礼赞。

写意金鸡湖100×160cm2024当画笔游走于耦园的漏窗,张新权捕捉的不仅是光影的韵律,更是文化基因的密码那些看似写生的即兴涂抹,实则是用油彩编织的新文人画语境在这里,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与中国园林的禅意空间相遇,谱写出既具国际视野又饱含东方气韵的视觉诗篇。

张新权的写生艺术,是时空的折叠术他在画布上搭建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虫洞,用油彩的分子记录着文明的脉动从寄畅园的明媚到金鸡湖的畅意,这位画家始终在解构与重建中,寻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方言他的写生,不是简单的风景复制,而是一场关于存在与记忆的宏大叙事,是精神的还乡。

张新权2023年春在无锡蠡园作品欣赏

《雨》50*60cm2024

《在陈诚别墅》60*80cm2024

《红色屋顶》60*80cm2024

庐山中二路60×80cm2024

寄畅园的三月80×100cm2024

风雨笔架山60×80cm2024

棚内的餐桌50×60cm2024

迹系列之十一50x60cm2024

迹系列之十二50x60cm2024

迹系列之十三50x60cm2023

迹系列之十四50x60cm2023

迹系列之十五60x70cm2023

迹系列之十七50x60cm2024

迹系列之十八60x50cm2024

迹系列之十九40x50cm2024

迹系列之二十30x40cm2024

迹系列之二十一50x60cm2024

迹系列之二十二50x60cm2023

迹系列之二十三50x60cm2023

迹系列之二十四50x60cm2023

迹系列之二十五50x60cm2023

迹系列之二十六60x50cm2024

迹系列之二十七60x50cm2024(来源:写生界)画家简介

张新权,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江苏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安徽大学客座教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国子监油画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凤凰艺都美术馆、美国纽约摩帝富艺术基金等机构收藏。

上一篇: @党员干部:来自“好干部”的“穿搭指南”
下一篇: 48小时“微疗养”,激活一年好心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