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之后称汉族,那汉朝之前叫啥?名字霸气超乎想象

佚名 116 2025-08-14

众所周知,“汉族”这一名称源于历史上的汉朝。汉朝时,人们的民族观念已经相当明晰,例如。汉元帝年间,有一位名叫陈汤的杰出将领,他负责镇守边陲,对于匈奴郅支单于的残暴行径极为愤慨,于是向汉元帝呈递奏章。

悬挂头槀于蛮夷住所门前,昭示万里疆域。若有人胆敢侵犯强盛汉朝,无论相距多远,定将施以惩罚。此段文字见于《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由此可见,当时汉人在精神层面与物质文化上都占有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优势,才会萌生向天下传播大汉威名、彰显自身不容侵犯的信念。现在汉族在人口多寡上依然占多数,到2009年,汉族人口已接近13亿,是全世界人口最庞大的族群之一。实际上,民族这个观念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因此汉族这个名称才应运而生,在那之前,族群称呼一直是汉人。

这个“汉”字具体指什么?要明白汉朝出现,才有汉人的概念,那么在汉朝形成之前,我们的先民以何种称谓来标识自己的群体?首先,“汉”这个字最初的意义是指汉水,古人将银河想象成天上的汉水,因此产生了“银汉”、“星汉”等说法。“汉”字和“江”字一样,原本都仅用于描述河流,《尚书》中“江汉朝宗于海”的记载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汉朝建立之前,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后,秦朝最终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春秋战国之际,列国众多,人们凭借各自国家名称加以区别,鲁地居民称为鲁人,秦地居民称为秦人汉族服饰,齐地居民称为齐人(著名典故“齐人之福”就源自这个时代)。楚国因位于偏远南方,常被中原诸国视为“楚夷”。再追溯至周朝,遵循周礼、通晓礼义的族人被称为“夏人”、“夏族”,统称为诸夏。这很好理解,因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实行王位世袭的朝代,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夏”这个名称,在当时的语境中,实际上是指中原地区,以此区别于周边的少数民族群体。

在“汉人”这个称谓广为流传之前,汉族的远古先民都统称为“华夏族”。然而,鲜有人知晓昔日的“华”与“夏”实为同一含义,它们的读音也完全相同,可以彼此替换。华夏族这个名称显得格外威严,究其原因,需从字面意义来解读。“华夏”二字合用时,能够指代整个中国。在远古时代,夏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人们便把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域称作“夏”。直到周代才开始把“华”和“夏”两个字连用,据《春秋左传正义》所述,是因为中原地区礼仪制度非常完备,所以称作夏;又因为服饰制度十分华美汉族服饰,因此叫做华。

表明中国素有文明礼仪的美称,国民的穿着打扮十分漂亮,国家具备温文尔雅的气质,并且创造了非常先进的文明。因为典籍记载“华”字极富神圣庄严、崇高卓越的意味,一旦“华夏”连用,便体现出伟岸大国的气度,浩瀚的中华。

华夏文明的源流,可上溯至八千年前的黄河地带大地湾文化等处,关于中华历经五千年的说法,其实仔细推算,五千年远远不够,因为三皇五帝之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缔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即便“汉人”这个称谓出现后,“华夏族”的称谓也未随之消亡,而是延续至今

上一篇: 中国的造梦工厂“东方好莱坞”横店这么玩?攻略来了,收藏关注
下一篇: 横店——梦幻谷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