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仅次于Miu Miu,拉夫劳伦究竟有何独特魅力?
109 2025-08-13
一餐一饭,热气腾腾结束一天的奔忙,很多人习惯用一顿外卖犒劳自己这个时候,总能在深夜的大街小巷看到外卖配送员的忙碌身影他们脚步急促,行色匆匆,只为保障餐食准点送达《交通新闻热线》五一·五四特别报道“流动的北京——致敬最可爱的新青年”今天推出第三期《晚间外卖配送员:三餐四季奔忙,匆匆骑士身影》。
三餐四季奔忙,匆匆骑士身影.mp36:32来自北京交通广播
在北京顺义,00年的外卖骑手月薪超过一万元是怎么挣的?在闫继辉身上,记者找到了答案晚上八点,他一路小跑到商家取餐,似乎分秒必争闫继辉:您好,饿了么24号取走了啊这是他今天的第30单闫继辉:我一般一天跑12个小时左右,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
天气再热点的话,晚上可能点夜宵的会多一点,单子多的话我一般会跑到凌晨2点左右,节假日的话单子可能会更多,一般节假日都不会休息为什么一定要休息呢?因为休息一天就少挣一天钱嘛,你干这个活,就是出来挣钱的
到商家取餐/记者拍摄今年23岁的闫继辉是山西人,成为饿了么专送骑手已经有两年时间谈到刚来北京的时候,他直言:闫继辉: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这个城市生活节奏太快了,感觉每天特别忙碌,后来慢慢适应了,发现挺喜欢这个城市的。
各类资源都很多,晋升空间也很多相比城市的快节奏,似乎夏天烈日的炙烤和冬天刺骨的寒风更让他记忆深刻闫继辉:我记得我刚干第一年就赶上北京那年,最低温度零下20度,戴口罩、口罩外边再戴个面罩、脖套,完了以后头盔是只露个眼睛,那时整个面罩全部结的冰碴。
夏天会特别晒的慌,冬天会特别冷,我感觉穿多厚都没用
闫继辉深夜送餐/记者拍摄即便如此,他依然希望在这个城市扎根等单的间隙,闫继辉分享着两年间的点滴回忆他说,曾经顾客的善举,给了他留在这座城市,坚持这份工作的勇气闫继辉:有一次送到天鹅湾小区,进门的时候,保安跟我说的是小区停电了,进去以后我才反应过来电梯没电。
记者:你送的那一单在几楼?闫继辉:17楼,当时一咬牙就给爬上去了,爬上去以后出了满头汗,客人看见了给我拿了瓶水,我感觉特别暖心我们是干这个工作的,即使爬楼给人爬17楼送上去也很正常,但是顾客非常的体贴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碰见这种事,心里一下子特别暖,就会很开心。
乐天派是他身上最明显的标签,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总能很快化解闫继辉:有一次送一个园区,园区那会儿都不让送进去,直接放在门口桌子上,拍照拍好了以后给他发过去,过了有一个半小时俩小时,他给我打电话说餐没收到,我那会刚回到家,刚端起碗,他叫我我只能回去给人家找,要么就得自己赔钱了。
他找了半天没找到,我过去一眼就看见完了,然后扭头再给我个差评,这件事让我很寒心遇到这种事,可能跟同事分享一下,自己嘟囔两句也就过去了,这种事你得看自己怎么想,其实也没啥这个单子不好有委屈,但是呢下一次接了一波好单子,一下子这个事就忘了。
家里人都说我心态好,没什么太多的心事
闫继辉骑电车走在空旷的马路上/记者拍摄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不论远近,每天至少配送40单一天将近200公里的配送路程,让他的电动车几乎一年就要换一辆闫继辉:因为我们每天都得骑,一年左右就得换一辆,跑得太多了,超过一年以后那车就感觉快散架了。
上一辆车可能跑了有将近1万公里晚上九点半,接到第36单取餐时他仔细核对着顾客地址,避免出现失误闫继辉:拿到餐的时候餐上面会贴有小票,首先先对一遍自己的手机,确认自己的餐取对了没有,完了以后到顾客楼下也会先给顾客沟通,确认一下地址,再和自己的手机对一下自己送的地址有没有问题,然后再送到顾客手里,谨防送错餐嘛。
送餐前闫继辉核对顾客信息/记者拍摄闫继辉:喂您好,饿了么蓝骑士我把餐给您放门口了啊顾客:好谢谢,闫继辉:好的,祝您用餐愉快返程的路上,他一边享受夜晚难得的安静,一边打开手机播放音乐,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这时的晚风似乎也有了律动。
闫继辉:我不喜欢白天送的原因就是白天车太多,看见车多我就会有种心烦意乱的感觉,但是晚上的话就是人也少,骑手也少,单子呢会多派给你一点,这样的话送的又快,单子又多我喜欢安静,越没人的时候我越安静,我越喜欢这种感觉,就喜欢这种一个人骑着车,有时候手机还放着点歌,感觉挺好的。
闫继辉在路上播放音乐/记者拍摄晚上十点闫继辉还在路上,这一单是他今天的第40单闫继辉:喂你好,饿了么蓝骑士,您的餐到了,祝您用餐快送完这个正好40单,就可以完成我自己给自己定的小目标了闫继辉说,每天完成小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可观的收入,也希望能脚踏实地,给自己准时配送一个更好的未来。
闫继辉:想往上升,争取再过个三五年吧,可以干调度、后台,再努力学习,可以干站长,在我看来都可以做到,因为我感觉我还年轻,我学习的比别人要快现在就是熟悉自己的区域,降低自己的超时率,保持每天出勤,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看到的,你这个人努不努力,勤不勤奋,都可以从后台的数据看出来。
闫继辉为顾客送餐/记者拍摄十点二十,退出接单软件,闫继辉走进一家山西面馆闫继辉:来份油泼面,一瓶矿泉水...这是他当天的第二顿饭闫继辉:最晚的时候可能到11点多,12点,那就饿得不行了这片熟的话,你知道哪个商家要开到什么时候,有的时候没有营业的,就买点面包吃什么的,吃饭不规律,一般都是啥时候收工啥时候吃。
因为这家店营业时间比较晚,有的时候没地方吃了就来这,而且它叫山西面馆,我是山西人爱吃面吃,所以来这吃我们吃饭的时间肯定要和就是客人吃饭的时间错开,要不然的话根本就跑不着单子做了这个工作就是尽可能的要保证顾客吃到热乎的饭,他们可能工作更忙,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的嘛。
送餐结束,闫继辉终于开始吃晚饭/记者拍摄晚饭结束,离家还有将近10公里,闫继辉再次骑上电动车,但此时他明显变得轻松下来闫继辉: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是我最放松的时候,不需要再赶时间了,吹着小风听着小歌慢慢悠悠的回家。
十一点一刻,终于回到他十平米的出租屋摘下头盔,脱掉外套,十二个小时的奔波疲惫,足以让他快速入睡闫继辉:基本上每天都是这个样,周而复始洗漱完以后躺会,最多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吧,沾枕头就着,精神放松下来以后就会很快的入眠。
记者:张赛男编辑:苏婉主编:朱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