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关隘+吃遍黄河美食,陕西潼关一日游攻略请查收!
56 2025-08-08
近期,我国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的核心指导原则,并鼓励民众增加特定三类食物的摄取。那么,如何科学地摄取营养,从而实现健康目标?又有哪些减肥要点需要掌握?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解读。
蔬菜水果+全谷物+水产品这三类食品你吃了吗?
核心信息倡导: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每日应摄取新鲜蔬菜不少于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新鲜水果的摄入量应在200至350克之间。建议每日摄入不同种类的蔬菜3至5种,水果1至2种,并且每周蔬菜和水果的品种应超过10种。
需要注意的是,蔬菜和水果不建议相互替代。
全谷物: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全谷物是指那些在加工环节中保持了籽粒完整形态的粮食,例如糙米、燕麦、藜麦以及全麦等。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谷物在加工过程中未能保留其完整的籽粒结构,即便它属于粗粮或杂粮,亦不能称之为全谷物。
成人每日应摄入全谷物量在50至100克之间为宜,并且提倡在每日的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包含全谷物。
水产品
富含脂肪的鱼类,诸如三文鱼、鳗鱼、鲭鱼等,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亦即人们常说的“鱼油”,它们是DHA、EPA、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海藻类食材,包括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碘、维生素K和叶酸等,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贝类食材,如蛤蜊和牡蛎等,则是铁、锌、碘及其他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推荐:成人每周应适量食用1至2次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品,大致量为300至500克。同时,建议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老年人适当提升水产品的摄入量。
减肥的关键是什么?听专家支招!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成年人中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已攀升至51.2%,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70%。今年的全民营养宣传周以“均衡饮食与运动,共同追求健康体重”为主题。那么,如何科学地减轻体重呢?请继续阅读,听听专家们的建议吧。
于康,中国营养学会的副理事长,强调指出,我们必须维持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负平衡,即摄入的能量应低于消耗的能量,以形成能量上的不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停止进食和饮水。均衡的饮食、对美食的追求以及体重控制三者并不相悖,希望大家不要走向极端,毕竟体重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饮食和饮水。
在体重管理过程中,专家着重指出,既要追求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负平衡,又需确保饮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需超过12种,而每周则需达到25种以上,这一规定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明确要求。同时减肥期间饮食怎么搭配,在确保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还需对食物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减肥期间饮食怎么搭配,应在合理估算能量摄入的前提下,对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数量进行适度调整,尤其是要增加全谷物食品的摄入,提升粗粮的比例,并减少精制米面、纯糖或甜食的摄入量。
营养补充剂能替代吃饭吗?这些要点需牢记!
维生素、膳食纤维、钙等众多微量元素,如今作为营养补充品广受欢迎。部分追求减肥的人士,竟然以营养补充品取代了常规饮食,他们被戏称为“胶囊族”或“维生素战士”。那么,营养补充品真的能够完全取代日常饮食吗?
专家指出,食物中的细微营养素往往更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一系列按最佳比例配制的营养素,这一点与从浓缩物质中提取的补充剂是有所区别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长期大量摄入有限的几种营养元素,可能会有未知的潜在风险。在健康状态下的普通成人群体中,并不推荐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然而,确实存在某些特定人群,他们需要定期补充这些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于康指出,若无法满足合理膳食的基本需求,应遵循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建议,挑选合适的营养补充品。特别是在孕妇和产妇等特殊生理阶段,除了确保均衡饮食外,还需进行综合性的营养补充。此外,补充剂的比例和分量需与人体需求相匹配,并保持持续性和充足性,这样才能确保补充效果得以显现。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晚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