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原之旅:游潼关古城

网络小编 46 2025-08-08

2024年5月7日,潼关古城,晴 去潼关之前,我做过攻略,知道潼关古城是一座在原址上重建的仿古城,不是原生态的古城,而且重建的项目尚未完全完工,也不收门票,但即使如此,也不妨我对它的期待和向往 潼关古城靠近黄河拐弯处,离潼关县城8公里左右,没有公交车直达,我打车前往,到达潼关古城的广场,时间刚过早上八点,阳光正好,但是广场里冷冷清清,中间竖着双龙戏珠大拜年的红色拱门和照壁上古铜色的“潼关古城”交相辉映,我正在拍照,突然从侧面走过来一个小伙子,由于广场里就我们两个人,我向他打了声招呼,他看了一会说这里好像不是入口,他走到保安室问了保安,保安指着侧边的一条小路说这是进入古城的道路,我问还有多远?保安说从这里进去古城还有一两公里,小伙子听后对我说:“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开车载你进去。

”我一愣,半信半疑,敢情一大早又碰到好心人了 虽然我点头答应那个小伙子等他,但我还是慢慢地沿着小路往上走,不一会儿,就见小伙子把车停在我旁边,示意我上车,交谈中得知小伙子是安徽人,趁着假期自驾来爬华山,昨天刚爬完华山,今天路过潼关古城顺便来逛逛,我见他走路一瘸一拐的,便问他脚怎么啦?他说这是爬华山的后遗症,他是一路徒步上华山的,真是后生可畏,看到他这样,我把想去华山打卡的念头摁灭了。

从路口到古城真有点远,而且是上山路,古城在山顶,一路可见一排排灰青色的仿古民居,古色古香,很漂亮,但都关门闭户我们在女娲广场下车,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创世女神,相传女娲从天庭云游到黄河边,见黄河在潼关转弯向东,风光秀美,土地肥沃,唯无生机与灵气,遂用神力抟土造人,创造天地间之生灵,为此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最终长眠于潼关东山脚下的黄河滩上。

据《水经注》载:潼关口河滩上有女娲陵,女娲氏,风姓,因此女娲陵亦称风陵,有一个渡口叫风陵渡,是黄河三大古渡口之一,也是潼关八景之一“风陵晓渡”

女娲广场上的女娲雕像取材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裸露着上半身的女娲端坐着,手抚一个小孩,女娲美丽、慈爱,不过可能是风吹日晒雨淋的缘故,女娲的脸部有些黑点,特别是鼻子下有一黑点,破坏了女神的美丽,我看了很不爽,恨不得爬上去把它擦干净。

山河一览楼按照明代潼关古城西门复建,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现作为潼关博物馆使用,馆内分别为历史文明厅、关隘文化厅、水运民俗厅、美好金城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潼关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我粗略了解了潼关的前世今生。

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处,地势险要,北临黄河,南障秦岭,西拱华山,东连函谷,是一个比函谷关更重要的关隘,潼关是中国十大名关之一,《山海关志》记载:“幾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由于潼关在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兵家视其为必争之地自古多战争,华夏数潼关自远古传说到有史料记载,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潼关一直战事频繁,潼关在战火硝烟中见证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苦难,抗争与辉煌博物馆里逐个说明了发生在潼关的历史最大战役:阪泉之战黄帝兵进潼关、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夸父血染桃林塞、八王之乱潼关之战、一直到潼关抗日保卫战和解放潼关之战。

本来站在山河一览楼上,南可望巍巍秦岭,北可览滚滚黄河,近可观古城全貌,可惜当我气喘吁吁爬上六楼顶楼竟找不到门口出阳台,也就是说现在不开放顶楼观光,真是遗憾不过后来站在一览楼的后面还是可以看到黄河大拐弯处,只见西来的渭河与南下的黄河交汇后,滚滚向东流去,宽广的河面让人顿觉心胸都开阔了许多。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天空晴朗,阳光灿烂,而黄河河面处却雾气濛濛,看得不清晰

钟楼是整个潼关古城景区的中心点,非常漂亮,钟楼一层平台悬挂神钟,再现潼关八景之一“道观神钟”神钟是一口来历不凡的奇异之钟,相传明万历年间,洪水泛滥,河流有二钟,䧳钟止于潼关,雄钟则流于陕州,这两口钟在河里“摩铛之声,出于阴晴”。

潼关古城面积很大,古城里还有十二生肖广场等景点,今天来古城的游客不多,都是自驾游的游客,他们一车车来又一车车走,好像只有我一个人是自由行我在古城的一家店里吃了一个肉夹馍和一碗凉皮后便下山了,这差不多两公里的路程走得我腰酸腿疼,汗流浃背,本来还想去看看黄河渡口,但实在没有力气了,只好作罢。

上一篇: 西安→潼关一日游| 登古城、瞰黄河、品肉夹馍,穿越千年兵家必地
下一篇: 朗姿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融资互保并接受关联方担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