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樱花粉沁香,霓衣袂霭翩翩舞
164 2025-08-06
张子晨,这位00后的服装设计师,未曾料想中国服饰文化,她与汉服的初次相遇,竟使她与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3年的暑假期间,就读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张子晨回到了他的家乡——山东菏泽曹县。他得知县里的有爱共创基地正举办一场大学生体验汉服的活动,于是便和几位朋友满怀期待地前往。然而中国服饰文化,他们却惊讶地发现现场人潮涌动,场面十分热闹,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年轻人对汉服感兴趣。”张子晨感叹道。
身着短襦,腰束马面裙,头戴古风头饰,张子晨宛若穿越至古代。那时,园区即将闭园,她却依依不舍,也因此邂逅了汉服体验活动的组织者蔡秀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的传承代表。随着国风潮流的兴起,蔡秀芳将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融入汉服产业,一番深入交流后,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张子晨心中悄然生根。
彼时,爱共创基地的汉服产业尚在初创阶段,正处于资源汇聚的关键时期,对设计师的需求尤为迫切。经过详尽的考察,在三个月后,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到此地实习,并最终选择在此就业。
汉服设计与时尚服饰设计存在差异,张子晨正逐步探索并学习其中的技巧。正因为如此,她对参观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有空闲时间,她便会深入研究古代服饰的图案、传统色彩以及中国图案的发展历史,致力于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
张子晨在研究服饰面料。王 盟摄
她精心打造的一款散发着香气的“盛世牡丹”马面裙一经推出,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一创意灵感源自于她在曹州牡丹园的探寻。“记得那晚,灯光透过牡丹花瓣的纹理,仿佛赋予了传统图案新的活力。”张子晨在谈及创作灵感时,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设计草图。
三月春寒料峭之际,那位固执的青年连续数日守候在牡丹园中。起初,保安误以为遇到了窃花之徒,然而,当他目睹她冻得通红的双手上那些细腻的纹样草图时——她意图将牡丹的“夜妆”描绘下来——手机手电筒的光线穿透花瓣,那些平日里难以察觉的脉络便清晰地显现出来。
张子晨巧妙地将牡丹图案与花灯、扇子等元素融合,牡丹花瓣线条圆润饱满,脉络线条流畅自然,即便是在错综复杂的花枝间,也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感。喜鹊在其中翩翩起舞,生动而优美,形态各异,层次感鲜明。
此次马面裙的设计融入了新颖的制作技术,在布料生产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植物香氛固定技术,使得成品带有独特的植物香气。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我们向布料生产商提出了要求,他们成功研发并制作出了牡丹、玫瑰、绿茶等香味的布料,未来还将尝试更多原料以丰富产品种类。张子晨如是说。
传统纹样并非仅存于博物馆的展品之中。这位来自曹县汉服产业带的00后设计师,虽在传统中成长,却怀揣着突破常规的愿望。她设计的这款带有香味的马面裙,不仅推出了适合欧美人士的版本,更贴合他们的身形,使得他们也能穿上汉服,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在去年的9月,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上,这款香味马面裙赢得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与青睐。
目前,在爱共创基地的直播间里,张子晨及其团队的作品不断呈现,各式华服映入眼帘,其中汉服、马面裙等服饰轻盈灵动,光彩夺目。衣襟裙摆上,凤凰双飞的图案、清藕暗荷的意境、鱼跃龙门的寓意等吉祥图案栩栩如生。
目前,我们团队拥有15位设计师,其中5位属于年轻一代的00后群体。张子晨表示,他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创新,使我国传统服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并迈向全球的广阔舞台。
(相关视频请见人民网“体验”栏目)
《人民日报》(2025年8月3日 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