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风水穿搭指南,助你招贵人、增异性缘!
107 2025-08-04
12年坚持传播人文之美,2017浙江人文大讲堂昨开讲
昨天,2017年浙江人文大讲堂首讲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清华教授彭林演讲的主题是礼仪。
跟随《人文大讲堂》12年的忠实听众卢进成“我们提倡礼,不是要回到坐在地上的年代我们照样可以坐沙发,将来还有坐得更舒服的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能变的,礼的精神你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敬静净雅这四个东西不能改变。
”昨天,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教授,跟浙江工商大学的几位老师一起,坐而论“礼”,很是热闹这是延续了12年的大型公益讲座“浙江人文大讲堂”2017年首讲,由浙江省社科联和钱江晚报共同主办,本期的主题是“学礼、立德、树人”。
清华教授说礼仪“礼”应成为一种社会财富彭林穿了一件中式对襟的薄棉袄,很文雅,头发灰白“我是研究儒家经典的,主要的精力放在《礼记》上由于自己曾经下功夫去学过,知道这是宝藏,应该成为一种社会资源,成为每个人都懂的知识财富。
”彭林说,“我们现在都在谈家风家教,其实司马光就说过,治家莫如礼”彭林说,现在社会上流传一部叫《朱子家礼》,这部书不仅影响了我们中国,也影响了朝鲜半岛“韩国到现在还有人是按照《朱子家礼》的要求来生活的,我到这些人家里去考察过。
”2000年,彭林第一次在清华大学开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我是一个礼仪老师,我开这个课,第一堂课我给同学鞠躬,并且,站着讲结果学生毫无反应地看着我,到下课时我还是鞠躬,第二周、第三周、第三周我还是这样鞠躬。
学生都翘着二郎腿”彭林说,“然后,我不讲不行了,因为有的学生竟然说‘老师、免礼、平身’”“我要跟他们讲这个道理,我在这个年龄做你们的爸爸都不过分,我孩子都比你们年纪大,一个老头站了90分钟给你们上课、行礼,你们怎么就那么心安理得接受了呢,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嘛。
”不过,彭林对学生很宽容,“跟学生一讲,不错,都懂了,也会做了学生是张白纸啊,没有人跟他讲道理他怎么懂呢?”所以,现在,彭林在清华大学,无论上什么课,无论下面是多少人,“我往中间一站,喊一声‘上课’,我和学生就互相行礼。
”有人说这是清华大学的一道风景线,彭林说,“大家觉得互相尊重很好所以我们身体力行”彭林演讲的具体内容,将在近期的钱江晚报上刊载,敬请期待追随人文大讲堂12年的读者300多个签名见证成长史昨天现场,我们依然见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热心读者卢进成。
他是浙江人文大讲堂的忠实粉丝,从2005年的第一期开始,风雨无阻只是在早年间,因为工作原因,错过了几次讲座“彭林教授讲礼仪,挺好这个话题很少有人讲到,他呼吁大家要重视礼仪,并希望更多的大学开设礼仪课程”卢进成说。
他还记得,这应该是彭林教授第二次来人文大讲堂了“五年前,我在浙江图书馆听过他的演讲,那时讲的也是礼仪”很多来听讲的读者,都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让演讲者留下签名,而卢进成则把这些签名收集在信封上,每个人一个。
“我是集邮爱好者,我觉得把每期演讲者的签名收集在信封上,再请他写上几句话,这样更有意义”这样的签名信封,他已经有300多个12年372场讲座我们传播的是人文之美自2005年4月8日启动至今,由浙江省社科联和钱江晚报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座“浙江人文大讲堂”进入第12年。
以“大众、大学、大家”为宗旨,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提高国民人文社科素质为己任,传播思想智慧昨天,由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带来的,是总第372场讲座彭林是清华历史系教授、博导,也是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首席专家,《中国经学》主编。
他主要从事先秦史等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偏爱经学,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是央视“百家讲坛”《彭林说礼》的主讲人除了彭教授的精彩演讲外,当天浙江省文明办、省社科联还举行了“有礼开讲啦!——浙江人文大讲堂主题活动”,寻找身边“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的典型,凝结成短短的一句话或一幅画。
活动从今年3月持续到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