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带娃一定要记住六个重点,纯棉时令睡好觉,户外防晒多预防
55 2025-08-02
「三分法」:平衡天地与主体● 适用场景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山草原等大场景风光● 操作打开手机网格线(设置→相机→网格),将地平线 / 湖岸线对齐上 1/3 或下 1/3 分界线,避免居中死板若天空有云 / 晚霞,将天空占上 2/3,突出色彩;
若地面有花海 / 羊群,将地面占下 2/3,强化细节● 案例拍青海湖时,湖面占下 1/3,留出上 2/3 给渐变天空;拍卓尔山时,山脉占下 2/3,山顶积雪与天空分层
对称构图:强化镜像与秩序感● 适用场景茶卡盐湖(镜面倒影)、水上雅丹(水天对称)、寺庙建筑(中轴线)● 操作横屏拍摄,镜头与水平面平行,确保倒影完整(可开启「水平仪」辅助)建筑拍摄时,对准大门 / 廊柱中轴线,左右对称,适合塔尔寺、莫高窟等人文场景。
● 技巧茶卡盐湖拍摄时,让人物居中站立,裙摆 / 倒影对称,画面更显静谧;水上雅丹以水面为中线,上下岩层与倒影形成对称结构。
引导线构图:延伸视觉动线● 适用场景公路(青海湖环湖路、315 国道 U 型公路)、沙漠沙丘、丹霞纹理、栈道● 操作利用公路延伸线、沙丘脊线、栏杆等作为引导线,向画面深处汇聚,增强纵深感低角度拍摄(手机贴地或蹲下),引导线从前景延伸至远方(如 U 型公路从脚下延伸到天际)。
●案例315 国道拍摄时,将公路中线作为中央引导线,人物站在远处弯道处,视觉焦点自然汇聚;鸣沙山拍沙丘,沿沙脊线从左下向右上延伸,表现沙漠的辽阔框架构图:聚焦主体,增强层次感● 适用场景门框(敦煌古城、嘉峪关)、窗洞、树枝、岩石缝隙、经幡框架
● 操作寻找自然或人文框架(如盐湖的盐雕门框、鸣沙山的骆驼队剪影框),将主体(人物 / 风光)置于框架中心框架可虚化(手机人像模式或后期模糊),突出主体;或保留清晰框架,增加故事感案例透过塔尔寺的红墙窗洞拍转经人,框架限定视觉范围,人物成为焦点;。
在卓尔山用前景的树干作为框架,框住远处的雪山,层次更丰富阔
留白构图:突出空旷与意境● 适用场景沙漠(鸣沙山)、戈壁(火星营地)、草原(门源夏季)、星空● 操作减少画面元素,大面积保留单一色调(如黄沙、草原、夜空),主体(人物 / 驼队 / 帐篷)占小面积主体置于边角(左下 / 右下),留白部分强化「孤独感」「辽阔感」。
● 案例鸣沙山拍单人徒步,人物占画面 1/5,其余为沙丘纹理和天空,突出沙漠的孤寂;星空拍摄时,将银河置于上方,地面留少量沙丘轮廓,增强空间感避坑指南● 避免贪多:单一画面聚焦 1 - 2 个主体,大环线风光易「空泛」,用构图框定视觉中心;。
● 注意光线方向:顺光拍色彩(如丹霞),侧光拍纹理(如沙丘),逆光拍氛围(剪影);● 人物互动:拍人像时让人物「动起来」(走、跑、抛丝巾),避免呆板站立,构图时给人物视线 / 动作方向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