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戴这些被笑“土”?她们的时尚委屈谁懂啊!

网络小编 124 2025-07-25

刷短视频时总刷到“中国式大妈土味配饰大赏”,评论区一堆年轻人笑:“阿姨们审美该回炉重造了!”可上周末陪我妈去公园拍照,她特意翻出压箱底的大花丝巾系在脖子上,眼睛亮得像小姑娘——那一刻我突然想问:这些被吐槽“廉价”“土气”的配饰,真的是阿姨们故意选的吗?

那些被群嘲的配饰,藏着阿姨们的“时尚密码”咱们先掰扯掰扯被吐槽最多的三样:花丝巾、水钻墨镜、艳绿翡翠。

我妈衣柜里就有十条以上的花丝巾,大牡丹、大芍药、红配绿的,她总说“拍照上镜”有次翻老相册才发现,80年代她结婚时,陪嫁里就有两条印着“喜”字的大花丝巾——那时候,能戴条颜色鲜艳的丝巾,可是“城里时髦人”的标志。

再看水钻墨镜,我表姐去年给我姨买了副纯黑细框墨镜,结果被退了回来:“镜片太小,戴出去人家看不见我!”阿姨们要的“存在感”,其实是从她们的生活场景里长出来的——跳广场舞要显眼,带孙子在小区遛弯要让老姐妹一眼认出来,那些大镜片、闪水钻的款式,本质上是她们对“被看见”的朴素期待。

至于翡翠,我奶奶有次跟我念叨:“隔壁王姨的闺女从云南带回来的翡翠镯子,绿得跟菠菜汤似的,她天天戴着说‘这才是真货’”后来问了懂行的朋友才知道,很多阿姨买翡翠根本分不清“染色B货”和“天然A货”,市场上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珠宝店,十有八九摆着高饱和度、粗工的“旅游款”,她们哪知道自己花了钱,戴的却是“塑料感”?。

不是阿姨们审美差,是“为她们设计的时尚”太少了去年有份《中老年群体消费趋势报告》特别扎心:超过60%的50+女性表示“买配饰时找不到合适的款式”,而市面上80%的配饰设计都瞄准20-40岁人群我有个做服装设计师的朋友说:“给年轻人做设计,追流量、跟爆款就行;但给阿姨们做设计,得懂她们的身材特点——脖子有颈纹,戴太细的项链显老;得懂她们的使用场景——带孙子要耐脏,跳广场舞要轻便;还得懂她们的心理——要‘贵气’但不想太招摇,要‘特别’但不能太另类。

更扎心的是“审美断层”咱们这代人从小看时尚杂志、刷穿搭博主,可阿姨们的时尚启蒙大多停留在电视广告和商场柜台——你觉得“大花丝巾土”,可她们记忆里,《渴望》里刘慧芳系丝巾的样子,是当年最时髦的“都市女性”模板;你觉得“水钻墨镜low”,可她们年轻时,邓丽君戴水钻墨镜的照片,贴满了全班同学的日记本。

阿姨们的时尚,该被温柔接住了上个月陪我妈逛商场,在一家新开的“妈妈装”专柜,看到条浅紫渐变丝巾,图案是淡淡的玉兰花,我妈摸了又摸:“这颜色衬得我脸白,纹路也不扎脖子”店员说,这种“低饱和、小图案、真丝材质”的丝巾,最近卖得特别好——原来阿姨们不是不爱“高级感”,是没人给她们机会接触。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在改变。

某国产珠宝品牌推出“妈妈系列”珍珠项链,特意把珍珠直径控制在8-9mm(太大显老,太小没存在感),链身做了可调节设计(方便搭配高领毛衣或V领衬衫);某户外品牌出的宽檐防晒帽,帽围有三个尺码可选,里衬用了吸汗棉(阿姨们跳广场舞最怕帽子滑下来)。

这些细节,才是真正懂阿姨们的“时尚”

那天我妈试戴新丝巾时,镜子里的她突然说:“你小时候我总嫌你穿得花哨,现在才明白,不管多大年纪,穿得好看自己高兴,别人看着也舒服”是啊,时尚从来不该有年龄门槛那些被吐槽“土”的配饰,藏着阿姨们对美的渴望;而我们该做的,不是站在“审美高地”嘲笑,而是牵起她们的手,一起找找——属于她们的、不廉价的、真正好看的时尚。

下次再刷到“大妈土味配饰”的视频,不妨点个赞再留言:“阿姨们开心最重要!”毕竟,等我们老了,也想戴着喜欢的配饰,在阳光下笑得像朵花啊。

上一篇: 鞋子终于不再是“陪嫁丫鬟”了!这款鞋子实用又好看,存在感一绝
下一篇: 猫咪超喜欢自己的小被子,主人拿去洗的时候,猫咪变得满脸委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