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搭配第十二课,怎么穿出高级感?
156 2025-07-13
野外动植物资源那么多,懂得是宝,不懂是草,所以,户外徒步穿越,野外拓展等活动爱好者,一定要懂得户外识别可食用动植物的技能,今天跟大家探讨野外“拈花惹草”——可食用植物篇目录一、关于吃野味——常见误区二、现代“神农氏”尝百草
三、补救措施——万一试吃中毒草四、吃这么重要的事儿,必须要讲究五、“有毒”植物——你敢吃我,我就毒死你六、无毒不丈夫——毒蘑菇七、肉感又鲜嫩——无毒蘑菇八、海鲜也可以是植物九、当心,植物也有秘密武器十、户外“拈花”——中国花
十一、户外“惹草”——中国草十二、树皮也可以啃——饥荒年代十三、户外“采野果”——酸酸甜甜就是我
一、关于吃野味——常见误区1、以为人与猿猴类动物有相似之处,看一下猿猴可以吃什么植物,跟着他们学准没错?错!2、认为如果其他动物(比如鸟类、哺乳动物、昆虫)可以吃的植物,人类应该也可以吃?错!3、同样一颗植物,叶子可以食用,不代表根就同样绝对也可以食用,因为有些植物,只有某一个部位才可以食用;
4、毒蘑菇并不是把外皮去掉,或者在锅内多煮一会就没事了,这是大错特错;二、现代“神农氏”尝百草5、其实,很多植物能不能吃,都是人类在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尝试、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包括现在也是,对于一款陌生的植物,到底能不能吃,有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试吃流程与方法”,按照这个流程走,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6、学会对植物察“颜”观色:如果一棵植物上有很多蛆虫或蠕虫,这种植物可以果断放弃;7、学狗狗善于用鼻子“闻一闻”:如果植物有令人恶心的苦杏仁味或桃树皮的气味,大概率有毒,果断放弃;8、摸一摸又不会怀孕:取一滴植物的汁液,涂抹在身体相对敏感的皮肤表面,比如手背,如果有感觉到刺痛、灼烫、瘙痒、有红疹等不舒服症状,果断放弃;
9、大胆尝一尝:先依次用嘴唇、舌尖、舌根尝试一下味道、有无刺激性或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以咀嚼一小块,然后咽下一点点,之后耐心停留几个小时,期间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要吃,看看有无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接着下一步,就可以食用了。
三、补救措施——万一试吃中毒草10、需要指出,在试吃的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该了解一下基本的保护/缓解/挽救措施;11、饮水:可以通过饮用热水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12、喝牛奶:如果身边有牛奶,饮用牛奶更好,因为牛奶可以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层,避免有毒物质对消化道的刺激或伤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误吞药物/毒物的时候可以立刻喝牛奶的原因,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跟毒素结合或吸附在一起,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3、手法催吐:可以用手指刺激喉咙(会厌部),起到催吐作用;14、木炭灰催吐:如果不会手法催吐,还可以选择吞服少量木炭灰(与水混合搅拌成粥或米糊状),它既有催吐作用,木炭本身还可以吸附毒素,减轻毒素对消化道的伤害;
四、吃这么重要的事儿,必须要讲究15、学会“春吃嫩芽,秋冬挖根”;16、不要长期食用单一种类的植物,避免营养不良,也避免慢性累积性中毒;17、在野外采摘的植物,最好不好生吃,煮熟吃有2点好处,杀死细菌寄生虫等,并且可以通过高温破坏有可能携带的毒素成分;
18、对于叶子:一般多采摘嫩叶,更爽口,老叶子大概率更粗糙、多为粗纤维组织,营养价值更差,并且味道大概率更苦涩,也容易造成便秘;19、对于根与块茎:一般选个头大、成熟的,不成熟的时候更可能酸涩或有毒;20、对于果实:也是建议选择个头大,成熟的果子,不成熟的多半酸涩或不适合食用;如果不会辨认哪些是成熟的果子,可以通过摇晃树枝,成熟的果子更容易掉落下来;
21、对于种子类食物:如果有苦涩或刺激性味道,在不熟悉没有试吃的情况下,建议放弃;除非是自己熟悉的辣椒、香料等,其他带有麻辣味道的陌生植物种子,建议放弃;五、“有毒”植物——你敢吃我,我就毒死你22、一般植物体内都有两样毒素,氢氰酸和草酸;
23、氢氰酸:闻起来有苦杏仁味或苦桃味道,很多植物在衰老后氢氰酸含量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嫩的吃;24、草酸:汁液接触皮肤或舌尖有干涩或火辣的感觉,提示大概率有草酸,不要食用;25、常见的有毒植物还有:毒漆树、毒常春藤、毒橡树、曼陀罗、毛地黄、舟形乌头、毒芹、水毒芹、毒莓、雪松、五叶地锦、鼠李等。
六、无毒不丈夫——毒蘑菇26、任何切口处菌肉发黄的伞形真菌都不建议食用;27、在不确定有没有毒性的时候,宁缺毋食;28、毁灭天使菌:白色,茎秆有鳞片,闻起来有甜味,但是有剧毒;29、死人帽菌:菌盖为橄榄绿色,茎秆为白色,菌托比较大,有剧毒,并且目前无解药;
30、黄斑蘑菇:伞形,受损后在伤口部位出现黄色斑点,菌托部位也有亮黄色斑点,有剧毒;31、捕蝇菌:亮红的菌盖上长着白色斑点,有剧毒;关于有毒无毒蘑菇,会专门写长文介绍;七、肉感又鲜嫩——无毒蘑菇32、树生真菌:一般长在树干或树桩上,像羽毛,一般无毒;
33、牛排真菌:一般长在橡树上,一般呈现鲜红色,有点类似牛舌头,可以食用;34、牡蛎菇:外型类似牡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生蚝,盖子呈深蓝色,可食用;35、巨胀球菇:一般在树林草层中,像个大皮球,一开始白色,慢慢发黄,有些重量达8-9公斤,可食用;
36、鸡油菌:外型像漏斗,颜色像黄杏或蛋黄,可食用;37、号角菇:外型像个站立的喇叭(号角)或漏斗,可食用;38、洋蘑菇:像一把伞,小时菌褶为紫红色,成熟后慢慢从棕色变成棕黑色,可食用八、海鲜也可以是植物。
39、海藻类食品含盐量很高,不适合一次性食用太多;40、因为海中植物多数含有各种酸类,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一次也不能多食;41、蓝绿色的藻类一般都是有毒的,不建议食用;42、常见的可食用海洋类植物比如,昆布(江白菜),石花菜,裙带菜(海芥菜),龙须菜(海菜、江蓠),鹿角菜,紫菜,红藻,珍珠麒麟菜,瑚藻,海蓬菜(海蓬子),海葡萄,海青菜(扁浒苔)等。
详见文章《15种“靠海吃海”的植物,你吃过几个?》九、当心,植物也有秘密武器4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如果植物有倒刺,或者鱼钩状的坚硬的小刺,不要食用,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干咳或刺痛;44、有些植物分流出白色汁液,这种除非是自己认识的植物,不然不建议冒险食用;
十、户外“拈花”——中国花45、野菊花、小野菊、雏菊、甘菊、千里光、旋复花、蒲公英、黄鹌菜、鸡冠花、一点红、地胆草、小蓟、大蓟、苦苣菜、地榆、金樱子、蛇莓等。十一、户外“惹草”——中国草
46、车前草、龙牙草、马齿苋、龙葵、紫苏、野薄荷、枸杞、灰灰菜、鱼腥草、白芥菜、野酸模、艾菊、香蒲、野当归、菊苣、水田芹、慈姑、灯芯草、芦苇、野豌豆、聚合草、野防风草、虎眼万年青、野洋葱、菖蒲、野豆、菱角、柳叶、猫尾草、玫瑰、樱草、虎耳草、野大黄、败酱草、三叶草、野莴苣等。
详见《广东野菜篇:懂得是宝,不识是草》十二、树皮也可以啃——饥荒年代47、还有一些树皮可以食用,比如榆树、桦树、白杨、杨树、枫树、柳树、铁杉、落叶松等详见《户外缺粮,这25种树可以巧用》十三、户外“采野果”——酸酸甜甜就是我。
48、梅树、酸橙、巴浆果、山楂、野生黑莓、桑树、草莓、野葡萄、叶樱桃、海棠果、开心果、接骨木、黑刺李、松树、榛子、山毛榉、橡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