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兴安盟分行邀请保险讲师开展业务营销技巧培训讲座
153 2025-05-14
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人的生长、生存、生活,世界的延绵、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水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有一个叫程芳祥的好人以一己之力,继承红军传统,投资开山挖渠建储水池,为村民引来了甘美的清泉,演绎了水是生命之源的赞歌。
程芳祥出生于镇雄县赤水源镇平街村曾经外出打工,是个小包工头过去,他看见村民吃水是靠老天爷下雨,假如老天不开眼没下雨,人们就要上山背水,到处买水,饮用水的艰难,成了当地人头痛的老大难程芳祥把村民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的脑海里时时萦绕着自己这个出生地——板桥镇,后改为赤水源镇的故事:心中一直耸立着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为国为民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形象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最艰难时,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从此,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建立了强大的人民军队,建立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为了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行,继承红军传统,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让红色种子深耕于祖国的大好河山。
当地民众迫切希望追溯赤水源源头,成了一种强烈愿望党和政府及社会贤达,于1992年组织“千里赤水河行”考察活动,考察途经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经专家、学者、革命前辈等认真考证科学客观认定,发现赤水源源头就在原板桥镇的滮水岩。
走进滮水岩,只见赤水源瀑布高悬云端,飞流直下奔腾不已,由镇雄流经贵州、四川等地注入长江,经久不息延绵不断,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立下了赫赫战功赤水源源头被确定后,赤水源成了红色文化的象征,成了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军英勇精神的革命家园。
为了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军的不朽精神,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赤水源的红色元素,云南省人民政府便于2004年5月10日,批准同意板桥镇更名为赤水源镇生在赤水源镇的程芳祥,深感荣幸自豪为了牢记红色文化,不忘红军精神,程芳祥下决心传承红军精神,以水为本,以水助民,尽全力为人们的饮用水奔波操劳,以水托起生命之源。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赤水源,当地的村民就向我们反映,以前靠天吃水的日子太难了,有时可怜得只能靠老天挤下的几滴如眼泪般的雨过日子大多数时候不是上山背水,就是到处买水度日,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接着村民不无感叹地说,为了解决民生、民情问题,市、县、镇各级政府,将赤水源附近地区的饮水工程作为民生的示范点来抓。
于2010年前后,在政府的带领下,干群出劳出力,到山上挖沟引水建储水池、埋水管,将饮用水引到各农户家而程芳祥所在的平街村,离示范点引水工程却有一定的距离,程芳祥着急了,心想我能眼睁睁看着我们村的村民没有水吗?我能坐视不管吗?他决心学习红军精神继承红军传统,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需,将村民的困苦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决心借党和政府重视民生、民情精准扶贫的东风,为村民寻找水源,让村民吃上清澈甜美的甘泉于是,他放下所承包的工程,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用来上山挖沟修渠、埋水管建储水池,决心将清纯甘甜的水送给村民他不仅拿出钱投资,还以身作则,身穿防水迷彩服,脚套长筒水鞋,肩扛铁镐,带领与他穿一样行装的队伍,全副武装进入到大山中挖沟修渠。
为了早日让清泉流入村民家中,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日夜苦战,无论刮风下雨,总是披星戴月坚守阵地,干得热火朝天全队的人不是一身汗,就是一身泥;不是手磨起泡,就是脚起了厚厚的老茧真是老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挖出了山泉,修建了储水池,埋好了水管,引来了纯净的甘露。
村民一边享受,一边称赞,一个个乐滋滋的,眼睛笑成了豌豆角平街村合作社老社长周国忠,高兴地翘起大拇指对我们说,程芳祥真不简单啊!他靠自己投资,从深山引来、修建的水渠,长达13公里,惠及4个村的村民及中心小学、中学和医院等8千多人。
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只需要收取很少的管理费“每当人们喝着甘甜的水,大家就想起了他,都说程芳祥太辛苦了!程芳祥为了饮水安全,还常常提着水到有关部门检测,保证水的畅通,保证水的质量,保证饮水安全”老社长说着说着,一声长叹,程芳祥大好人啊!有段时间,我们的水出了问题,水又浑又黑,煮不熟饭,煮不了菜,喝着干涩苦辣。
程芳祥火急火燎,到处奔走呼吁,希望尽快查找污水源他的行动引起了县水务局、赤水源镇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当时的县水务局局长张永园更是极为关心,后任局长杨仕科同样对民众能有好的水源关怀备至,很快找到了污染源来自煤矿所倒的煤渣。
在县水务局、镇政府的支持下,程芳祥和村民积极开展治理整顿,重新换了水管,村民、学校师生、医院职工又吃上了清纯的水程芳祥日夜奔忙,他的妻子儿女非常疼惜他,有时也少不了一些埋怨自己掏钱找罪受,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但宅心仁厚的程芳祥顾不了这么多了,他说吃水大如天,怎么能甩手不干呢?他不仅要管治水,还为七八十岁的五保户,无家无儿女的单身汉,老党员,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免费供水。
近年来被免费的就有300多人在平街村,很多村民一见到我们就啧啧称赞,程芳祥真是仁厚之人,我们十分感谢他,感恩他!程芳祥得到村民暖心的回报,心里常常乐开了花!他笑着对我们说,县水务局、镇政府、村民、学校、医院可以放心了。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请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还我管理水的权力,还我110 PE水管,帮助我解决水流、水压的问题我会尽全力管护好水,让清泉源源不断滋润村民、老师、孩子、医生的心田”程芳祥如是说云南网通讯员 周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