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72小时家庭自救包,再不学习,就迟了

小小兔 149 2025-05-14

我有一个日本女友,她是个基督徒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某天,她跟我聊起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来,无限遗憾地摇摇头说,你们中国人真的缺少风险意识,很多人死于不懂得未雨绸缪出于民族精神,我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地跟她争辩了半天。

当杏子问我可知道“72小时灾难急救包”是什么的时候,我才张着一双QQ眼安静下来1995年1月,阪神发生了一次里氏7.3级大地震共有6434人在地震中死亡,受伤者近4.4万名,约65万座建筑物受损,经济损失达10万亿日元。

当时的女友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女孩但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备了那样一个急救包,除了外出的父亲外,挽救了一家五口人的性命杏子说地震来临时他们正在睡梦中,是妈妈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抱到一块巨大的水泥板下面,而他们的急救包就放在厨房门口的一个铁架子下面,取放非常方便。

母亲抱着那个包袱,对五个孩子说,不要怕,我们有食物有水,我们可以活下去,等到有人来救援杏子说,当时周围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哭喊声连成一片,而母亲低沉有力的话语,却让她驱散了恐惧心理,她不哭不闹,帮着母亲去照管四个年幼的弟妹。

母亲按照比例,把食物和水分配好,交给杏子严加看管每天只给刚够维持生命的一点点食物和饮水终于,在度过了难熬的六天五夜,父亲带着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杏子说,在遇到灾难的72小时之内,都是救援的最佳时期,而急救包就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鼓励家庭预备急救包,以备不时之需最近发生在新西兰的大地震所创造零伤亡的奇迹,又再一次证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纷纷借鉴经验,并且大力推广这72小时避难急救包听了杏子的言论,我恍然大悟,说心里话,从这几次灾难来看,很多人的确缺少这份未雨绸缪的防范意识。

汶川地震,小姑子作为一名志愿者战斗在第一线,据她讲,很多人死于缺乏食物和饮水,因为救援人员有限加上条件艰苦,更多人因缺乏药品而错过了最佳急救时机我决定放下架子,跟杏子学习,为我的家庭准备一个72小时急救包。

杏子非常高兴,她写了满满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列满所需物品我粗粗算了一下,这些物品加起来没1000也少不了800回到家里,经过我的研究预算之后,两百元不到、24小时之内,就把我家的“72小时急救包”搞定了,当然这要感谢咱物美价廉的国货产品。

【60元备足干粮和饮水】水是最重要的,人可以一周不吃食物,可是一天没水就会出问题于是,我买了两箱水,那牌子不给我广告费,所以我也不提它的名字批发市场买的,一箱24瓶,两箱一共30元,压缩饼干我备了十块,每天每人一块足够,价格是20元。

杏子说的水果干啊方便面啊,我觉得很占地方,所以买了几袋瓜子,保质期长,不用常常更换,这些花了10元我又放了几包巧克力在里面,是我朋友从瑞士带回来的我怕儿子把牙齿吃坏了,一直藏着不给他吃,所以不在预算里,只是我换了个地方藏而已。

【40元搞定应急医疗包】杏子一再提醒我,说72小时应急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医药包因为像地震这样的灾难极容易出现外伤体温计我买了一个小一些的,花了4元,圆头剪刀也买了一只,3元,不仅可以剪断绷带和胶布,关键时刻也可以把衣服剪开。

医用镊子一只,花了5元止痛药是那种普通的阿司匹林,价格是2元一盒感冒药5元,止泻药2.5,老年人应急用药我准备了速效救心丹,花掉4元因为父母都在乡下,这个不一定用得上,但我还是听了杏子的话,就算自家用不上没准也能救别人一命呢!绷带3.5元,胶布2.5,医用棉2元,创口贴3.5一包,消毒水2.5,风油精5角。

算起来,这一项我共计用去40元【40元制作避难工具箱】杏子说的那种发电帽是必不可少的应急工具她说,试想当地震或其他灾难来临时,你正处于一片漆黑的夜晚,灾难又造成了全城停电有了这只发电帽子是不是就能派上大用场了?我因为不知道去哪里买这种帽子,而且也不便于存放,于是就决定把它换成我们的家用电器——手电筒。

手电筒在我的工具箱成员的价格占的比重很大,在五金店,我一定要店员找来一个结实耐用的光是这一项,我就花掉10块指南针我是淘宝上秒杀买下的店主说价值58元,但我只花了1元杏子说的防毒面具我换成了防油漆口罩,三只花了4元。

五块钱买了几个口哨,这个是为了呼救用的另外放了一把水果刀进去,家里多出来的,所以没花钱杏子的急救包里没提到,不知道用不用得上卫生纸我放了两卷,家常用的,预计4元够了除此,应急卡片我换成了稿纸,我买了三只原子笔,这两项3元。

杏子说的防风火机非常高级,我觉得超出了我的预算,就偷了三只我老公和他同事抽烟用的,我试了试,质量还不错我又备了几盒火柴,防潮的那种,3元蜡烛我买了一捆,5块钱,72小时肯定是用不了但真的发生灾难还可以分给邻居。

杏子说的睡袋和帐篷是大件,我没有把这些打到这项预算里面只是在工具里加上了超薄雨衣和耐磨手套,这个10元这些杏子的列表里也没有提到,但我觉得都能派上用场杏子跟我分享她的急救包来非常自豪她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保险意识的时候,我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我很想告诉她,在我们国家的远古时期就有句谚语,叫做“饱备干粮晴备伞,丰年也要防欠年”这就是我们的未雨绸缪只是在现代文明的充斥下,有些人忽视了而已准备好了72小时急救包之后,我心里居然有了一种很安心的感觉。

当然,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祈祷永远用不到这些东西此文是我很早之前转自李东方老师空间的。分享给大家!!!

上一篇: 最近很火的显高穿搭,“开叉裤+豹纹鞋”,简约百搭,时髦精都爱啦
下一篇: 新手必看!最全冲锋衣选购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