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白色亚麻神搭,谁穿谁是氛围感女神!
1 2025-08-17
我这人吧,又懒又勤快。
感兴趣的事,非常积极,执行力超强,不断给自己找事儿;不感兴趣的事,拖拖拉拉,就在眼前,也很难动手去做。今天聊几个我平时会使用到的偷懒方法。
P.S.最后有一个双十一团购好物,少有的活动价,不要错过哈。
这招是从婆婆那学的,她那的衣服,大到大衣,小到内裤,全都直接晾干,连同衣架,挂进衣柜,省去了拆衣架、叠衣服的麻烦,所以衣架特别特别多。
我现在家里的衣柜全都是挂衣服的地方,为的就是从此不叠衣服,而且不叠衣的好处很多:1)分类方便,直接通过衣架排序即可;2)衣服不容易皱;3)自己有什么衣服,一目了然,很好找衣服。
长发除了洗头麻烦以外,其实比短发好打理,还可以一直不去理发店,非常自由。
为了偷懒不洗头,我有三宝:
1)干发粉:如果不想洗头,又要出门见人,那干发粉是我对他人最高级别的待遇哈哈哈哈,用的依然是fujiko干发粉,推荐过n次,不多说了。
2)帽子
:我大概想明白了,以前我戴帽子不好看,可能是穿搭问题,以前的紧张穿搭,戴个帽子就很夸张,现在宽松休闲风,反而更适合了,不但能遮油头,还让穿搭更丰富了。
另外我发现,在家扎丸子头,清爽舒服,然后出门直接解开丸子,放下头发,再戴顶帽子,直接就是一个微卷的发型,妙啊哈哈哈哈(更不用洗头了)。
我的帽子不多,5顶,就草帽和鸭舌帽,以前推荐过,如果以后多了点,再出个专题分享哈。
3)高颅顶发箍:戴一天帽子,尤其到了晚上,确实对脑袋有点压迫感,如果没洗头又实在不想戴帽子,我通常会祭出比较宽的发箍,直接挡住了一半油头,同时头也不单调了,哎呀绝世小聪明好吗哈哈哈哈。
自从搬离了婆婆家,我就决定请人帮忙收拾屋子。我说的是收拾,不单单是打扫卫生,要知道很多家政公司的保洁服务不包括收拾,比如洗碗筷、叠衣服、换床单,仅仅只是把家擦干净。
但实际上,保洁不做的事情,工作量非常大: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熨衣服、换床单洗床单、屁屁的玩具归类收拾、洗鞋、洗脚垫、洗咖啡壶、整理弄乱的家居物品、倒垃圾、洗厨具、收拾露营装备残局等等。
老实讲,我真的很烦做这些事,所以我现在请阿姨的主要目的是收拾,当然也会打扫卫生,不过打扫得自然没有保洁干净,但至少我现在是可以在家务上完全摆烂了。
不过现在屁屁上学,我也不太做饭,所以不需要阿姨天天来,一周来两次,每次4小时,费用按次结算,大概1.3k的样子,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笔非常值得的支出,节省出来的时间,我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超高性价比。
扫拖机器人、洗碗机、洗地机,这些都是阿姨不来时,万一要做家务会用到的东西,用了基本就属于「消除了一项家务」的感觉。
尤其这几天,我们被封了,智能家居就属于是救命的东西。虽然这些大件,一次性支出费用较高,但确实是属于长期回报率较高的产品。
扫拖机器人依然用科沃斯,平时我也会让阿姨用(阿姨说拖得很干净),这样她就能把精力放在收拾上了,然后隔一周她会再人工拖一次。
洗碗机用的是西门子,周末囤几顿碗(如果做饭的话),集中洗一次。其实洗碗机主要还是聚餐时用。
洗地机用摩飞和西屋,屁屁吃喝东西我们常常没眼看,基本吃完的地上都是一堆残渣,洗地机真心方便,不然老腰不保。
这大概是我最偷懒的一件事,我经常在想,人要是不用吃喝该多省事啊,我虽然嘴巴挑,也常探店,但实际上对吃喝的兴趣和欲望,并不算大。
搬家后,我依然很少做饭,工作日的18点以后,都会跟梁同学一起回婆婆那吃饭,而婆婆不但接屁屁放学,还会给屁屁洗好澡,还做好一家人的饭,关键饭菜做得还非常好吃。真的,太辛苦了!
我经常跟朋友说,我婆婆是十项全能,真正的铁人,我都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能有这样的田螺婆婆、神仙婆婆,大概是我最幸运的事之一,感恩。
屁屁现在还在喝奶粉,虽说已经不用吸管杯喝,不用洗奶瓶了,但冲奶粉的动作还是有些麻烦。所以我常备酸奶,偷懒的时候,我会直接从冰箱里拿酸奶给他,喝完就扔,方便。
他最爱喝的是简爱和明治,不过他消耗的速度实在太快,简爱那个父爱配方,他一次干3袋,这谁受得了啊,买的速度完全跟不上他喝的速度。
所以,实际情况是「家里很难有囤货」。于是,屁屁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从奶奶那回来,都要去楼下7-11买酸奶,这节奏跟我每天去咖啡店差不多,不愧是我儿啊,一天天的,非常有仪式感。
你看,他在家吃个酸奶,要选杯子、要加麦片、加葡萄干、加紫薯圈、加蜂蜜,然后端坐桌前,开心就餐,仪式感满满。
很多人觉得小孩都这么大了,要完全戒掉尿片才行,还有一堆人拿孩子的戒片时间互相攀比。
怎么,闲吗?还是说有法定戒片年龄?3岁不戒尿片,违法了?违背道德了?当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为什么要折腾彼此呢?好好睡整觉,不香吗?
我个人完全没有戒片焦虑,倒是身边的人都挺急的,之前白天没戒片,总有人问我为啥还穿着尿片。现在白天戒了,而关于晚上戒片这个动作,我想,我一定会等来孩子准备好的那天。
夏天屁屁不乐意穿睡袋,基本都是穿家居服睡觉的,但到了秋冬,就必须穿睡袋。
因为即便到了3岁,他睡觉依然满床滚,盖被子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不穿睡袋,要么就是我疯(醒10几次给他盖被子),要么就是他感冒,所以冬天我会备3-4个睡袋,根据气温穿不同厚度。
有些实穿的厚度,我会备2个,用于替换。
屁屁常穿的品牌有3-4个,实话实说,其中穿得最久的是Nest Designs。不到一岁时,就给他买了,后来陆陆续续又买了几件,不同厚度,不同季节穿。
Nest Designs的面料没话说,非常绵软,手感糯糯的,即便我曾吐槽过它家拉链,但屁屁依然很爱它,大概是靠着出众的面料触感获胜吧,你们别看屁屁小,不懂面料,但他会以实际行动告诉你哪种面料不舒服。不舒服的料子,他直接就是一个拼死拒穿的大动作
,然后告诉我这衣服热,或是扎之类的。
所以能获「屁屁认证」的品牌,真心不多。我是老早就放弃给他搞穿搭了,这不喜欢、那不喜欢已是常事。这孩儿跟他妈一样,挑得很,舒服第一,其他好说,不舒服的话,再好看也不肯穿。
有一段时间,睡袋屁屁只肯穿Nest Designs。
(去年给屁买的Nest四层纱布睡袋)
最近非常高兴,因为收到了Nest的新品「晴感」夹棉睡袋,及时雨好吗,屁屁第一件Nest夹棉睡袋穿了两年(特意买大一码),今年穿不下了,正好,「晴感」续上。
同样是2.5t的厚度,我认为这是冬天非常实穿的厚度,穿上就不需要被子了,绝不用担心感冒。如果再薄一些,2.0t的话,在比较冷的天气,就还是需要盖盖被子。
晴感是Nest的新系列,我对比了一下之前的款,细节上做了不少升级。
1、袖口和脚踝部分:面料更有弹性了,丝毫无束缚感
,我之所以会观察到这个细节,是因为屁屁很在意,之前买过几个牌子,袖口和脚踝的面料没弹性,他直接就暴走了,最后不得不脱,所以我家一次没穿过的睡袋,有好几个……
2、拉链顺滑了
:这是之前我对Nest的唯一槽点,卡卡的,但这次的「晴感」系列,拉链很顺滑(我的吐槽只对产品,不对品牌,并且很欣赏不断完善升级的态度)。
3、裆部拉链位置,增加了保护「免划伤」设计。
以上仅仅是我对比屁屁第一件夹棉睡衣的升级细节,除此之外,我喜欢Nest的点在于:
摸过就知道,手感绝好,亲肤零敏,连我都想穿,我一度好奇里面的填充物是啥,竟如此绵软蓬松。
后来才知道,填充物有2种「Sorona®纤维+Dacron®纤维」,这两种纤维构成了聪明的「晴感纤维」,可以在保暖的同时,吸湿排汗,没有闷热感,像被阳光晒过的小被子,温暖、蓬松又透气。
而外层面料同样优秀,用的是「竹纤维和美丽诺羊毛」,吸汗性是棉的3倍,且触感更细腻柔软。
就拿屁屁穿了2年的那件睡袋来说,穿着频率非常高,却越洗越软,越穿越贴合皮肤,很神奇。如果不是屁屁穿不下了,我感觉还能继续穿。
Nest Designs是睡袋界公认的高颜值
,在图案的设计和配色上,走的是淡雅洋气风格,确实花了心思,晴感系列薄夹棉4个花色、厚夹棉2个花色,每个都挺好看的。
其实我对睡袋的颜值没啥要求,这点实属是Nest的附加价值了,锦上添花的动作,至少可以给孩子拍出洋气的睡衣照哈哈哈哈。
最后想说,在给屁屁买的所有衣物里,我最讲究的就是睡袋,一个是因为屁屁对面料很挑剔,另一个是每天睡10+小时,一天中一半的时间都在睡觉,尤其秋冬,特容易在睡觉时着凉感冒,为尽量避免生病的折腾,我对面料选择十分严格,不只看保暖度,还很看重「能否及时排汗」等重要功能,而这两点,Nest「晴感」都做到了。
对了,「晴感」有两个厚度:
2.5t(适合室温16-18℃):最适合冬天的厚度,利用率最高。
3.5t(适合室温13-16℃):这个厚度我没体验过,成功用过这个厚度的妈妈们聊一下吧。
这次双十一,Nest Design给了独家团购价,平时很少有折扣,不要错过哈。优惠信息如下
Discount
优惠信息
团购时间:10.14-10.16
薄夹棉长袖分腿睡袋
原价:428优惠价:358
购买链接:
https://m.tb.cn/h.UW62pBJtk=4InF2BLQF7F
厚夹棉长袖分腿睡袋
原价:488优惠价:418
购买链接:
https://m.tb.cn/h.UeUEKxctk=CqTZ2BqzJ2P
购买流程:
1.原价拍下,一定要备注暗号 【撸大包】
2.确认收货后凭2张图片+10字以上评价截图
联系客服,客服将根据专属价返还差价
(不可用详情页中原图或其他无关图片,评论不得提及与优惠信息相关内容)
3.客服将通过旺旺聊天红包形式退还差价。
对啦,双十一的排期基本已定好啦,蛮多好东西(很多返场),预告我会发朋友圈,大家提前做个功课,定好闹钟蹲吧~
还有,最近我被封了,屁屁停课,梁同学随时待命支援,公婆也因为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帮忙,我爸妈正从老家赶回来支援我,哎,处境好艰难,而且这次双十一档期又满,所以最后能不能全部完成,确实没谱,且买且珍惜吧(抹一把泪)。
周五愉快~
END
- 往期文章推荐 -
独自旅行这件事
9月好物
「自在感」旅行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