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千年丝路不仅留下了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商贸大道、驿站,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也留下了一段段跨国情缘、爱情传奇。
随着“一带一路”持续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新时代世界青年的交流交往架设了桥梁,编织了纽带,一段段跨国情缘、爱情传奇为千年丝路留下浪漫佳话。自2018年起,中国人“外娶”的比例(56.4%)首次超过“外嫁”(43.6%),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
许多85后、90后新生代洋媳妇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拓展了自身发展的新天地,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露丝:“远嫁”浙江当上美食达人
中乌家庭:
吴建云&露丝(乌干达)
文/树丰
露丝 90后,来自乌干达
“大家好,我叫Rose(露丝),来自非洲乌干达,热爱农村生活,热爱中国!”号称非洲版“李子柒”的洋媳妇Rose,在抖音上干农活、做美食、秀十级汉语,拥有粉丝1400多万。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露丝和丈夫吴建云、儿子吴子安为大家表演了情景剧,讲述了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金桥,她在中国过上的幸福生活。“2015年,在我决定只身前往中国的前几个夜晚,我辗转难眠,既有对故乡的难舍之情,也有对远方的无限期待。”在这条点赞高达160多万的短视频中,露丝分享了她来中国的心路历程——“这8年里,每一次的决定都夹杂着不确定与未知,但坚持、坚信让我每一次都能迎难而上。”1993年,露丝出生在乌干达一个贫困家庭。20岁时,她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乌干达一个中国老板开的家具厂做销售。几年间,她认识了很多中国人,他们的热情、善良、厚道让她印象深刻。当一位中国女同事得知她想嫁个中国人的心愿后,便向她推荐了做厨师的表哥吴建云。两人加了微信,慢慢地,越聊越多。
吴建云和露丝,跨越8000多公里相爱网恋半年后,2014年秋,露丝来到中国,走进吴建云的老家、浙江丽水遂昌县金竹镇叶村,两人第一次面对面。“他告诉我,他从小就没有了妈妈,是奶奶把他们兄弟几个养大。”吴建云把“家底”如实相告,毫无隐瞒。听闻吴建云找了个非洲女朋友,方圆几里的村民都赶来看热闹,而一句话也听不懂的露丝只能干着急,尴尬地看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好在吴建云确实如她期待的那样,质朴善良、踏实靠谱能吃苦。吴建云还带她四处旅行,在见识了中国的繁荣景象后,露丝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中国留下来。她开始学习汉语日常对话,也逐渐适应了中国饮食。“一开始我几乎天天吃泡面,海鲜之类的东西我不敢吃,看着都害怕”,吃不好饭,露丝的心情也变得很差。吴建云便耐心地换着花样给她做饭,邻居你送一个菜,他送一碗汤,时间一长,露丝不仅喜欢上了丽水菜,自己也能做得有模有样。2015年春,两人结婚。露丝说,“2016年,生完安仔,我经历过一段非常长的难捱时光,老公在外打工养家糊口,我一个人在家拉扯孩子,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安仔上学后,我就趁空去采茶叶卖钱……”在中国,露丝学会了采茶、插秧、锄地,也习惯了你送一把菜、他送一盆豆的邻里关系,她还喜欢帮邻居上山采茶下山卖茶,合伙做饭……2021年夏,露丝在抖音发出了第一条视频。让她意外的是,只是农村集市上一段有趣的讨价还价,就让她赢得了25万点赞量。此后两年,露丝陆续发布了500多条短视频,变着花样秀她做的中国菜,“非洲媳妇+农村生活+中国美食”,让她收获了2.5亿个赞,这是露丝做梦也没想到的。从干锅虾、神仙鸡到竹筒饭、钵仔糕,丽水遂昌本地人都不常做的特色美食,露丝也能做得得心应手,且色香味俱佳。露丝说,要感谢丈夫吴建云和她的那些邻居,是他们手把手教会了她一道又一道中国菜。而她也依托乡村生态资源成功创业,帮乡亲们通过网络销售土特产,变成了当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IP。“我们刚结婚那会儿还是骑自行车,现在已经开上小轿车,日子越过越好,丈夫、兄弟姐妹、邻居和粉丝们都对我很好,我感觉嫁到中国很幸福。”露丝感叹,中国的发展机遇是开放共享的,只要勤劳肯干,即使在农村也能找到创业机会。随着“一带一路”合作逐步从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她的故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夏,露丝第一次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娘家”,她惊喜地发现,在中国的帮助下,以前她生活的小县城也有了高速公路、工厂和商场,集市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医院里也来了中国医疗队。她带着妈妈去体检,还体验了艾灸和针灸治疗;她为妈妈做了长寿面,还给乡亲们讲了许多中国故事。他们一家三口给全家人包饺子,母亲高兴地问: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现在才做给我们吃啊……“感谢‘一带一路’搭建的‘金桥’,让我们过上美好生活。未来,我希望做好中非文化交流的使者,把更多优质的中国产品带给非洲朋友!”露丝说,她想告诉更多的人,在神奇的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的梦想都可以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阿妮塔:搭上“长安号”常回家看看
中哈家庭:
元朝辉&阿妮塔(哈萨克斯坦)
文/本刊记者 张姿

阿妮塔 85后,来自哈萨克斯坦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元朝辉和阿妮塔的爱情起点。2007年,24岁的内蒙古小伙元朝辉刚从一场聚会回到住处,便立刻打开电脑,搜索哈萨克斯坦城市卡拉干达的信息——他刚刚一见钟情的姑娘阿妮塔,就出生在那里。彼时,元朝辉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留在西安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而19岁的阿妮塔正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对外汉语专业,两个人都很喜欢西安。不过,有趣的是,阿妮塔起初并没看上他,被元朝辉追问手机号时,她给了他一个假号码。没想到,几周后的国庆节,在人山人海的鼓楼,两个人竟然再次偶遇了。阿妮塔回忆道:“我们都在和朋友逛街,他忽然问我:为什么你给我的电话号码总也打不通啊?我只好说:啊,我弄错了。抱着练习汉语的想法,才又给了他真的手机号。”西安那么大,阿妮塔很意外两个人还能重逢。于是,她不再拒绝元朝辉的追求,两人一起吃饭、看电影、逛公园……半年多后,阿妮塔接受了对方的爱,这也是她的初恋。改变发生在2013年。阿妮塔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哈萨克斯坦在一家公司做采购。而元朝辉暗下决心,要争取两人团聚定居西安,“但一定要想办法能让阿妮塔‘常回家看看’”——阿妮塔的故乡卡拉干达,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天很蓝,但轻工业不发达。读书时,阿妮塔就经常为亲朋好友代购中国产品。后来,元朝辉也经常帮她代购。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中亚成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我们都很激动,意识到这或许蕴藏着商机。”元朝辉说,“当时,我们已经计划结婚,正考虑选择一项共同的事业。”2014年,元朝辉和阿妮塔在中哈两地分别举行了婚礼。成了“哈萨克斯坦女婿”的元朝辉收到了更多亲朋好友的代购请求,夫妻俩索性在卡拉干达和阿拉木图开了两家中国商品展示店。“顾客在店内浏览网站、查看商品信息,再下单付款,我们从中国发货。”元朝辉说,“没想到,两个月后,两家小店的月收入都超过万元。除了个人采购,一些小商铺店主也会来进货。”渐渐地,夫妻俩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商品展示店”扩大为“中国商品展示城”,而“哈萨克斯坦商品展示城”也在西安建立起来。他们经常在西安、卡拉干达和阿拉木图等几个城市之间往返奔波。2015年,元朝辉注册成立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代购小店到跨境电商,从卖牙膏、拖鞋到实现汽车整车出口,夫妻俩的跨国生意越做越大。起初,元朝辉负责拓宽中国国内采购渠道,阿妮塔则负责国外团队的管理和扩展。“现在,我们有了专业团队,我也就轻松了,只是偶尔做一些关键性的工作。”阿妮塔说。这背后,是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的蓬勃开展。数据显示,2022年,中哈货物贸易总额达3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创历史新高。“中哈在经贸领域互补性强,潜力巨大,我们找对了创业方向。”元朝辉笑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每年我都有几个月待在哈萨克斯坦。我不仅兑现了让阿妮塔‘常回家看看’的承诺,我见她父母和朋友的时间甚至比她都多!”

对于元朝辉和阿妮塔来说,西安是一切美好的起点2017年,儿子出生了,夫妇俩的事业也迎来重要转折点。他们成立了陕西“丝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出第一个跨境电商货物集装箱,成为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家使用“长安号”搭载跨境电商货物的企业。两年后,他们又创造出另一个第一——2019年5月28日,由“丝路城”组织的一批货物,搭载陕西省开行的首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出口专列,从西安发往白俄罗斯。“过去从西安邮寄商品到阿拉木图至少需要一个月,现在只需3至10天,时效提升几倍,成本还降低了一半。”元朝辉说。伴随着中欧班列的声声汽笛,元朝辉和阿妮塔的生意蒸蒸日上。如今,“丝路城”跨境电商平台覆盖中国、中亚多国和俄罗斯地区,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设有6个海外仓,拥有300余家中国供应商和2000余家线下电商体验店“丝路驿站”。2022年3月25日,满载哈萨克斯坦优质麸皮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入西安国际港务区中心站——依托中欧班列的强大运力,元朝辉夫妇还将哈萨克斯坦的优质农产品引进中国。“中欧班列开到哪儿,我们就要把生意做到哪儿!”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为国际贸易往来添砖加瓦,这是元朝辉夫妇对未来的共同规划。2023年9月,儿子在西安就读小学,早已成为“中国通”的阿妮塔很高兴他喜欢西安的城墙和各种博物馆。“儿子跟我说俄语,跟爸爸说汉语,在学校学英语,希望他的未来更美好!”阿妮塔说。
伯妮:“落户”厦门不当超模爱汉服
中意家庭:
王依帆&伯妮(意大利)
文/馨馨

王依帆、伯妮和女儿,幸福的跨国家庭金发碧眼,肤白貌美,身高1.73米,混血美女伯妮无论走在哪儿,都有超高的回头率和“被一见钟情率”。2015年的一天,正在独自旅游的广东汕头小伙王依帆在迷人的水城威尼斯走着走着,忽然迷路了。问谁好呢,他一眼就看见了整条街上最靓的女孩伯妮。大着胆子,王依帆用磕磕巴巴的意大利语上前问路,没想到,对方还会说俄语,两个人竟然能以俄语畅聊。原来,伯妮是一名模特,1997年出生于威尼斯,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乌克兰人,外公是乌兹别克斯坦人,17岁时她就登上米兰时装周走秀。而90后王依帆有在俄罗斯留学的经历。伯妮热情地为他指路,这让王依帆对伯妮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于是,他邀请伯妮做他的导游,伯妮欣然同意。他们不仅一起欣赏美景,还分享了彼此的经历。直到离别,伯妮送他去机场,王依帆还意犹未尽。回国后,王依帆发现自己彻底爱上了伯妮,满脑子都是她的倩影。三个月后,他再次前往意大利,请伯妮做他的导游。这次见面,两人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感情也逐渐升温。就这样,一个月后,他第三次前往意大利,正式向伯妮表白。于是,两个人展开了一段异国恋。王依帆说,“距离不是问题,文化差异是异国恋中最难的部分,需要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互相理解,互相迁就。”2015年底,王依帆邀请伯妮来中国旅游。伯妮说,“我爷爷曾在中国内蒙古生活了4年,我从小就听爷爷讲中国故事,中国对我来说既神秘又熟悉。”这次轮到王依帆做导游,伯妮游览了各地名胜,品尝了中华美食,通过亲身体验,她确认自己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说服家人,辞职来中国发展,和男朋友团聚。“这里的生活很方便,年轻人都很勤奋,晚上可以放心地在街上闲逛……”经过深思熟虑,两个人选择“落户”厦门。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伯妮 95后,来自意大利2018年,在王依帆帮助下,伯妮注册了短视频账号,成为内容创作者。起初,她随兴发布了一些舞蹈、时尚穿搭和搞笑内容,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位,浏览量和点赞数平平。后来,伯妮爱上了汉服,她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购买汉服上,还在神州楼前穿着红色汉服跳舞。这条短视频里的她长袍飘扬,舞姿曼妙,颇有古韵,一下子引来了130多万个赞,很多网友留言说,“为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美女点赞”。最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国迷”,伯妮出门在外,除了心爱的汉服,总会带上一罐“老干妈”。即使在飞机上,伯妮也会拿出“老干妈”下饭……为什么这么爱中国?伯妮调侃说,她本就是东方人,只是“转世”时走错了路。2019年,一家MCN机构签下了伯妮和依帆。从此,他们的创作走上了专业化道路,账号名为@伯妮夫妇,全网粉丝数超过2000万。最开始,伯妮被广大网友熟知,就是因为《芒果店物语》系列作品。她利用精明的讨价还价技巧与芒果店老板一较高下,招招见效,给无数网友带来了欢笑。2020年,他们又推出《外国媳妇和中国婆婆斗智斗勇》系列,同样受到追捧,伯妮一跃成为网红,账号粉丝量达到千万级别。就在这一年,伯妮和王依帆结婚了,《厦门晚报》还发表了一篇名为《意大利姑娘成为厦门媳妇》的报道。此后,视频主角变成了真夫妻,视频内容也更多了平凡生活的烟火和烦恼,拍孕妇照、坐月子、夫妻拌嘴吵架……2020年11月,女儿出生,他们为女儿取名“艾米丽”,现实生活中,伯妮和婆婆相处得很好,两个人都喜欢做饭,伯妮教婆婆用烤箱做蛋糕,婆婆给伯妮包饺子,还按中国传统把硬币包在饺子里,告诉伯妮吃到有硬币饺子的人会有好运。“伯妮的拿手菜是麻婆豆腐和炒花椰菜,她做得比我妈妈还要好。”王依帆说。来中国8年,伯妮收获了引以为豪的事业、爱情、婚姻、家庭和孩子。她特别感谢丈夫给了她浪漫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美好婚姻的经营秘诀有三:“沟通是夫妻之间建立美满婚姻的基础;多注意发现对方的优点,接纳对方的缺点;尊重个人空间和对方文化习俗,是处理异国婆媳关系的重要方法。”伯妮说,“如果我的婆婆过于干涉我的生活,我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她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当然,生活上的分歧也会有,比如在养育孩子方面,伯妮会悄悄吐槽,“中国老公比较溺爱孩子,简直太宠孩子啦!”2023年,随着女儿进入幼儿园,夫妇俩也把节奏调整到和上班族差不多,工作日用于忙事业,周末则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谈到未来的家庭规划,是否要二孩、三孩,伯妮表示,“我一直想要,但我老公觉得,有了二孩会分走对艾米丽的爱,我们决定等艾米丽5岁后再考虑要二孩。”编辑:李煜审校:杨学娟审签: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