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开面馆,善待化缘高僧,高僧:你父亲坟前开朵桃花

147小编 154 2025-02-16

桃花坟前缘

在江南水乡的一处小镇,有一对夫妻,男的姓李名大壮,女的则是镇上出了名的贤惠娘子,叫王桂花。

这夫妻俩在镇口开了一家面馆,名叫“桃花面馆”。

为啥叫这名字呢?

说来也是奇,那面馆门前不知何年何月长了一棵老桃树,每到春日,桃花盛开,香气扑鼻,引得过往行人都愿驻足停留,面馆也因此得名。

这李大壮是个实诚人,力气大,手艺好,揉的面劲道十足;王桂花呢,心灵手巧,调的汤汁那叫一个鲜美,再撒上一把葱花、香菜,那味道,简直能勾了人的魂儿。

夫妻俩待人热情,童叟无欺,日子久了,桃花面馆在镇上便小有名气。

一日黄昏,面馆刚要打烊,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身披袈裟、手持禅杖的老和尚踉跄着走了进来。

这和尚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只是神色略显疲惫,显然是赶路急了。

“阿弥陀佛,施主,贫僧路过此地,不知可否赐一碗斋饭?”老和尚双手合十,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沙哑。

李大壮见状,连忙迎了上去:“老和尚,您来得正好,我们这正要收摊呢,不过饭食还是有的,我这就给您下碗面。”

王桂花也赶紧搭把手,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便摆在了老和尚面前。

老和尚也不客气,双手捧起面碗,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赞:“好手艺,好手艺!

贫僧行走江湖多年,这面,怕是头一遭吃得如此舒心。”

夫妻俩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呵,连忙说:“和尚师傅您慢用,不够还有。”

老和尚吃完面,抹了抹嘴,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大壮:“此玉佩乃贫僧随身携带之物,虽不值几个钱,却是个念想。

今日受施主恩惠,无以为报,愿它能为施主带来福泽。”

李大壮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中却暗自嘀咕:这和尚,真是个怪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桃花面馆的生意依旧红火,只是那块玉佩,李大壮一直放在柜台上,没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云游道士,见了玉佩,神色大变。

“这位施主,你这玉佩,非同小可啊!”道士捋着长须,眼中闪过一抹惊异。

李大壮一听,忙问缘由。

道士解释道:“此玉佩乃是一件法器,能驱邪避凶,保人平安。

看其质地与纹路,应是出自道家高人之手,非比寻常。”

李大壮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那老和尚更是感激不尽。

转眼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桃花盛开的季节。

这天,李大壮和王桂花正忙着招呼客人,突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年轻人闯了进来,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哭喊着求收留。

这年轻人名叫阿福,原是镇外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因家中突遭变故,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只好流落至此。

李大壮和王桂花心肠好,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在面馆帮忙。

阿福也是个勤快人,干活利索,嘴又甜,很快就成了面馆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深夜,面馆突然起了大火,火势凶猛,瞬间便吞噬了整个店面。

好在李大壮和王桂花发现得早,带着阿福逃了出来,只是那辛苦经营多年的面馆,却化为了一片灰烬。

火灾之后,夫妻俩心情沉重,整日唉声叹气。

阿福更是自责不已,认为是自己带来了霉运。

李大壮却拍着他的肩膀说:“阿福,别这么想,咱们人没事就好,面馆没了可以再建嘛。”

就在夫妻俩准备重振旗鼓,重建面馆时,李大壮的父亲——老李头的坟头上,竟奇迹般地开出了一朵鲜艳的桃花。

这事儿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老李头在天有灵,显灵了。

李大壮和王桂花听闻此事,连忙赶回乡下,只见父亲坟前那朵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真的有了灵性一般。

夫妻俩望着那朵桃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惊讶,也有感动。

就在这时,那个曾经赠予玉佩的老和尚,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们身后。

老和尚面带微笑,目光深邃,仿佛早已知晓一切。

“阿弥陀佛,施主,可还记得贫僧?”老和尚开口问道。

李大壮和王桂花连忙行礼,感激道:“当然记得,大师,您怎么来了?”

老和尚微微一笑,指了指坟前的桃花:“此花,乃是你父亲生前善行所结之果,也是他对你二人的护佑。

贫僧当日赠你玉佩,便是为了今日之局。”

夫妻俩一听,更是云里雾里,忙问其中缘由。

老和尚叹了口气,缓缓道来:“实则,你父亲生前曾救过贫僧一命。

那日,贫僧云游至此,不幸遭遇山贼,是你父亲挺身而出,将贫僧救下。

为了报恩,贫僧曾许诺,要护你李家一世周全。

只是,贫僧虽修行多年,却也无力逆天改命,只能尽力而为。”

“那夜面馆起火,实乃天数。

但贫僧算出,你李家有贵人相助,可逢凶化吉。

这贵人,便是你父亲坟前的那朵桃花。

桃花者,春之使者,生机盎然,它既能在此处绽放,便意味着你李家有重生之机。”

李大壮和王桂花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却升起了一丝希望。

老和尚接着说:“然而,要想真正重建面馆,还需你二人心怀善念,继续努力。

记住,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只要你们不忘初心,坚持行善,定能迎来转机。”

说罢,老和尚从怀中掏出一本古朴的经书,递给李大壮:“此乃《道德经》副本,贫僧虽为佛门弟子,但对道家经典亦有所涉猎。

此经书赠予你,望你二人能从中领悟道法自然,顺应天命,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大壮接过经书,双手颤抖,感激涕零:“多谢大师指点迷津,我二人定不负所望,继续行善积德,重建面馆。”

老和尚点了点头,转身欲走,却又突然停下,回头说道:“还有一事,你父亲坟前的那朵桃花,需每日以清水浇灌,不可使其枯萎。

若桃花凋零,你李家之运,也将随之而衰。”

李大壮和王桂花连连点头,目送老和尚远去,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希望。

自那日起,夫妻俩每日清晨,都会来到父亲的坟前,精心照料那朵桃花。

而阿福,更是将此事视为己任,每日不辞辛劳,从河边提来清水,细心浇灌。

时光荏苒,转眼间数月过去,那朵桃花依旧娇艳欲滴,仿佛永不凋零。

而桃花面馆,也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逐渐重建起来。

虽然规模不如从前,但生意却比以前更加红火。

每当夜深人静,李大壮和王桂花都会坐在面馆门口,望着那轮明月,心中默默祈祷:愿父亲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一世平安;愿那朵桃花,永远绽放。

桃花坟前缘

桃花面馆重建之后,李大壮和王桂花那是倍加珍惜,整天起早贪黑地忙活。

阿福呢,也是没白没黑地干,心里头就想着报答这俩恩人。

这日,镇上来了一位身着华服的公子哥,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排场大得很。

那公子哥一进门,就嚷嚷着要吃最好的面。

李大壮一看,心说:这人八成是个挑剔的主儿。

不过,人家既然来了,咱就得好好招待。

于是,李大壮亲自下厨,精心做了一碗招牌桃花面。

那面汤清味美,面条筋道,上面还撒了几片桃花瓣,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公子哥一尝,眼睛立马就亮了,直呼“好吃”。

吃完之后,还非要见见做面的人。

李大壮和王桂花出来一瞧,这公子哥长得那是真俊,皮肤白皙,细皮嫩肉的,跟个大姑娘似的。

公子哥一见面,就连声称赞:“好手艺,好手艺!

我赵某人走遍天下,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原来,这公子哥是京城赵家的少爷,名叫赵明轩,此次南下,是奉了家父之命,出来历练的。

赵明轩吃了这碗桃花面,那是念念不忘,非要跟李大壮和王桂花交个朋友。

李大壮和王桂花一看,人家这么诚恳,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赵明轩一看俩人答应了,高兴得跟啥似的,非要请他们去府上做客。

李大壮和王桂花推辞不过,只好跟着去了。

这一去,才知道啥叫大户人家,那府邸,那真是金碧辉煌,比皇宫还气派。

赵明轩领着他们逛花园,赏美景,吃美食,临走时,还送了不少金银财宝。

李大壮和王桂花那是受宠若惊,连连推辞。

赵明轩却说啥也不让,非要他们收下。

夫妻俩一看,这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了。

回到面馆,夫妻俩那是感慨万千,心说:这好人有好报,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这日,镇上来了一伙恶霸,领头的是个叫孙二狗的家伙,整天横行霸道,欺压百姓。

这孙二狗一看桃花面馆生意兴隆,心里头就不乐意了,非要来找茬。

一进门,孙二狗就指着李大壮的鼻子骂:“你这面馆,为啥叫桃花面馆?

是不是有啥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大壮一听,火就上来了:“你这话啥意思?

我这面馆,光明正大,咋就见不得人了?”

孙二狗一听,嘿嘿一笑:“行,你说光明正大,那就让我搜搜,要是搜不出啥来,我孙二狗给你磕头赔罪。”

说着,孙二狗就带着手下开始搜。

这一搜,还真搜出了点东西,不过不是啥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李大壮藏在柜台底下的那块玉佩。

孙二狗一看玉佩,眼睛立马就直了:“我说你这面馆,还真有点猫腻。

这玉佩,可是个宝贝,赶紧交出来,饶你不死。”

李大壮一听,说啥也不给。

孙二狗一看,急眼了,招呼手下就往上冲。

就在这时,赵明轩带着一群家丁赶来了。

原来,赵明轩回京之后,一直惦记着桃花面馆,就派了几个家丁暗中保护。

这日,家丁们见孙二狗带着人来闹事,就赶紧去禀报了赵明轩。

赵明轩一听,那还了得,立马带着家丁们赶来了。

这一来,正好赶上孙二狗要动手。

赵明轩一看,心说:这孙二狗,真是活腻了。

于是,赵明轩一声令下,家丁们就冲了上去。

孙二狗一看,心想:坏了,这次踢到铁板了。

想跑,哪还来得及,被家丁们一顿乱拳,就给打趴下了。

打完之后,赵明轩让家丁们把孙二狗绑了,押送到官府。

这孙二狗,平时作恶多端,官府早就想抓他了,这一回,正好顺水推舟,把他给办了。

经过这一闹,桃花面馆的名声那是更响了,来吃饭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李大壮和王桂花一看,心说:这赵明轩,可真是咱们的贵人。

这日,赵明轩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个道士。

这道士,可不是一般人,那是京城有名的玄机子。

赵明轩说,这玄机子,能掐会算,无所不知。

玄机子一进门,就围着桃花面馆转了一圈,然后来到李大壮父亲的坟前,看着那朵桃花,连连点头。

李大壮一看,心说:这玄机子,不会也是来瞧这桃花的吧?

玄机子还真就是来瞧这桃花的。

他看了半天,然后对李大壮说:“你这桃花,非同小可,乃是天地灵气所化,能保你李家一世平安。

不过,这桃花也有灵性,你得好好待它,不可让它受了委屈。”

李大壮一听,连连点头:“道长放心,我这桃花,那就是我的命根子,我肯定会好好待它。”

玄机子一听,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说完,玄机子就从怀里掏出一个符咒,贴在了桃花上。

这一贴,那桃花立马就更鲜艳了,仿佛要滴出水来。

赵明轩一看,心说:这玄机子,还真有两下子。

于是,就请玄机子在面馆里吃了一顿。

吃完之后,玄机子就告辞了。

从这以后,桃花面馆的生意那是越来越好,李大壮和王桂花整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他们心里头那是美滋滋的,心想:这好人有好报,这话那是一点不假。

这日,李大壮和王桂花正在面馆里忙活,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夫妻俩连忙出来一瞧,只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口,车上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太太,身后还跟着几个丫鬟。

这老太太,一看就不是一般人,那气质,那派头,那绝对是大家闺秀出身。

李大壮和王桂花一看,心说:这老太太,来找谁呀?

就在这时,老太太从车上下来了,一看见李大壮,就扑了上来,抱着他就哭:“儿啊,我可找到你了。”

李大壮一看,愣住了:“老太太,您这是干啥呀?

我可不是您儿子。”

老太太一听,哭得更厉害了:“儿啊,你别不认娘啊,你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儿啊。”

就在这时,围观的群众里,有人认出了老太太,连忙说:“这不是京城赵家的老夫人吗?

她咋跑这儿来了?”

李大壮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心想:这老太太,不会是认错人了吧?

就在这时,赵明轩也闻讯赶来了。

他一看见老太太,就连忙行礼:“老夫人,您咋来了?”

老太太一看赵明轩,哭得更厉害了:“儿啊,你快来看看,这是不是你弟弟?”

赵明轩一听,愣住了:“老夫人,您这是说啥呢?

我哪有弟弟呀?”

老太太一听,更着急了:“你咋能没弟弟呢?

当年,你爹在外头,不是还有个私生子吗?

就是他呀。”

赵明轩一听,头都大了。

心想:这老太太,咋还整出这么一档子事来呢?

就在这时,玄机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看了看老太太,又看了看李大壮,然后摇了摇头:“老夫人,您这是认错人了。

这位施主,根本就不是您儿子。”

老太太一听,愣住了:“道长,您可别骗我呀,他就是我儿子呀。”

玄机子叹了口气:“老夫人,您这是心病啊。

您当年失去儿子,心中悲痛,日思夜想,就幻想着有一天能找到他。

可是,这世上的事,哪有那么容易呢?

您还是放宽心吧,别再执着了。”

老太太一听,嚎啕大哭,瘫坐在地上。

围观的群众一看,纷纷上前安慰。

经过一番劝说,老太太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哭着离开了。

李大壮和王桂花一看,心说:这老太太,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经过这一闹,桃花面馆的名声,那是更响了。

来吃饭的人,那是越来越多。

李大壮和王桂花一看,心说:这好人有好报,这话那是一点不假。

从此,桃花面馆那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李大壮和王桂花,那也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那朵桃花,依旧在坟前绽放,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传奇的故事。

桃花坟后传

打那以后,桃花面馆那是出了名儿的好店,镇里头外头的人,都巴巴地赶来尝一口这传说中的桃花面。

李大壮和王桂花忙得脚底生风,却也乐呵,心想这日子算是真的活出个样儿了。

可是好景不长,这日晌午,店里正忙着,一个穿戴破旧的年轻人忽然闯了进来。

这年轻人面色苍白,神色慌张,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像丢了魂儿似的。

李大壮心里头嘀咕,但也没多想,赶忙上前询问:“小伙子,你这是咋啦?

想吃啥面,快跟我说。”

年轻人眼神空洞,颤声说:“桃花面,我要一碗桃花面。”

李大壮一听,心头一震,赶忙给年轻人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桃花面。

年轻人捧着面,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像多少天没吃饭似的。

王桂花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小伙子,你这是饿了多少天啊?

慢点儿吃,别噎着。”

年轻人吃完面,神情缓和了一些,但还是神色忧郁。

他掏出一块破布,打开一看,竟是块玉佩,跟李大壮那块一模一样。

李大壮愣住了,心里头直犯嘀咕:这玉佩,咋跑到他手里去了?

年轻人看李大壮愣住了,忽然跪下,连声说:“恩人,救命啊!”

李大壮和王桂花吓了一跳,连忙扶起年轻人,追问:“你这是咋啦?

快跟我们说说。”

年轻人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我叫阿福,是这镇上的。

可你们不知道的是,我其实是个孤儿,是被人贩子拐卖到这镇上的。

当年,多亏了李大爷您和桃花仙子的庇护,我才得以活命。”

李大壮一听,惊讶不已:“啥?

你是阿福?

那你咋变成这样了?”

阿福叹了口气,接着说:“几年前,镇上发生了大水,你们一家人不知所踪,我也被洪水冲走了。

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身边还有个陌生人,说是我爹。

他待我不好,总打我骂我,还逼我偷东西。

我一忍再忍,直到前几天,我偷听到他与人密谋,说要把一个神秘的东西献给京城的大官,换一笔大钱。

我一害怕,就偷跑了出来,这才发现,他们要献的东西,竟然是你家祖传的玉佩。”

李大壮一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当年玉佩失窃,并不是遭了贼,而是阿福被人贩子拐走,玉佩也跟着落入了贼人之手。

王桂花在一旁听着,心疼地说:“阿福啊,你这孩子,这些年受苦了。”

阿福摇了摇头,说:“没事,我逃出来了。

但我担心他们会对你们不利,就匆匆赶回来告诉你们一声。”

李大壮一听,眉头紧锁:“这可咋办?

那帮人肯定不好对付。”

就在这时,镇上的老赵头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紧张地说:“大事不好了,镇上出大事了!”

李大壮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啥大事?”

老赵头喘着粗气说:“镇上来了一伙人,个个武艺高强,说是要找啥玉佩。

他们还扬言,要是找不到,就把咱这镇给平了。”

李大壮一听,怒火中烧:“这帮强盗,太嚣张了!”

王桂花在一旁焦急地说:“这可咋办啊?

咱可不能让他们毁了咱的家乡。”

李大壮冷静下来,想了想,说:“阿福,你赶紧离开这里,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我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那帮人得逞。”

阿福点点头,含泪说:“恩人,你们保重。

阿福欠你们的,来世再报。”

说完,阿福转身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李大壮和王桂花回到面馆,开始商量对策。

经过一番合计,他们决定请赵明轩帮忙。

赵明轩一听这事,拍案而起:“这帮强盗,真是反了天了!

你放心,我赵明轩,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于是,赵明轩带着一队家丁,匆匆赶到镇上。

他们埋伏在暗处,等待着那伙强盗的到来。

这日深夜,镇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那伙强盗终于来了。

他们冲进镇里,四处搜寻玉佩。

可是,搜遍了整个镇子,也没找到玉佩的踪影。

强盗头子气得哇哇直叫:“这玉佩,到底在哪儿?

再找不到,你们都得死!”

就在这时,李大壮和王桂花从面馆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那块玉佩,大声说:“玉佩在这儿,你们想要,就过来拿吧!”

强盗头子一看玉佩,眼睛都绿了,挥着手中的大刀,就朝李大壮和王桂花冲了过去。

赵明轩一看,大喊一声:“上!”

家丁们一听,纷纷冲上前去,与强盗们厮杀在一起。

经过一番激战,强盗们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逃跑。

强盗头子一看大势已去,转身想逃。

可是,赵明轩早就盯上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他一剑刺死。

危机解除,镇上的人们纷纷欢呼。

李大壮和王桂花看着手中的玉佩,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日,赵明轩来到面馆,看着李大壮和王桂花,认真地说:“你们打算咋办?

这玉佩,可是个烫手山芋。”

李大壮叹了口气,说:“这玉佩,虽然珍贵,但我们不能让它再带来灾难了。

我打算,把它还给桃花仙子。”

赵明轩一听,愣住了:“还给桃花仙子?

这咋还?”

李大壮看着桃花坟,说:“当年,桃花仙子救了我们,现在,是时候还她这份恩情了。”

于是,李大壮和王桂花带着玉佩,来到桃花坟前。

他们虔诚地跪下,将玉佩放在坟前,默默祈祷。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拂过,桃花坟前的桃花瓣纷纷飘落,仿佛在回应着他们的祈祷。

从这以后,桃花面馆的生意依旧红火,但那块玉佩,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镇上的人们都说,桃花仙子收回了玉佩,保佑着他们平安幸福。

而李大壮和王桂花,也在这平凡的日子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们时常会来到桃花坟前,给桃花仙子送上一碗热腾腾的桃花面,感谢她的庇护和恩赐。

日子一天天过去,桃花面馆的故事,也像那永不凋零的桃花一样,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上一篇: 今年「针织背心」开挂了,这样搭巨好看
下一篇: 做手擀面,全程不用1滴水,只需放1样,劲道爽滑,不粘连不易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