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微信那点儿事

147小编 170 2025-02-15

2015-03-12孟青满天都是星

孟青

最近,微信朋友圈经常会看到“求转发”的帖子,并在帖子里公布了联系电话。求转发的噱头五花八门,孩童遭拐骗求线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失求好心人扩散消息,熊猫血(Rh阴性血,因血型极为罕见,故有此称号)重病患者寻求血源……善良的公众不假思索就选择了转发。

然而,经有关部门证实,帖子里公布的多数都是虚假信息,是非法窃取用户信息的手段。一旦有人拨打了该号码,并透漏了个人相关信息,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会莫名其妙接到各种推销、骚扰电话。

可怜的是,用户遭遇了这类困扰,却意识不到自己的信息是如何被泄漏的;可悲的是,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还有多少人会对生命岌岌可危的小羊伸出援手呢?

相信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玩过这样的测试游戏软件,名目类似“测测你的前世是什么人”、“测测你的手机号价值多少”。软件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姓名或手机号码,利用用户的猎奇心理,套取用户信息,进而实施隐蔽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旦输入真实姓名,该软件会自动在后台数据库中将姓名与微信号关联,而通过其他测试又可进一步套取性别、职业等隐私信息,从而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份完美的诈骗信息资源。

隐私保护意识不强的用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仅仅一个小小的玩乐测试,等待自己的可能会是一个甚至N个可怕的陷阱。分享到朋友圈的测试结果,无疑是帮骗子播撒了更多鱼饵。无数个前世是李世民或者武则天的轮回之体,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沦为骗子的咬饵之鱼。至于谁会被煮烹,谁会被放生,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说完了那点儿“伤不起”,咱再来聊聊接下来的这些“HOLD不住”。

有没有发现,曾几何时,你朋友圈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销售的内容品类繁杂,以服装、鞋帽、化妆品、首饰等生活用品为主,主要面向的消费群体是女人。

这显然是取了犹太人的生意经:赚女人的钱是永恒的生意,也是世界上最保险的赚钱生意。九张连发的美图介绍,配上“标题党”极具煽动性的诱惑文字,想克制住给自己的钱包减肥的冲动也好,想节省宝贵的流量也罢,乖乖把这些微商的朋友圈权限设置为不可见,一定是最明智的举措。(写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种给自己拉仇恨的感觉,背后嗖嗖冒凉气。)

微信的“附近的人”和“摇一摇”两个功能在方便用户交友的同时,也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很多人在闲暇之余,感觉无聊,随手查一查、摇一摇,便可加上几个异性聊友。一不小心“聊出了火花”,于是约出去见面。涉世未深的女孩儿防范意识薄弱,往往财色双失,更有甚者,因此丢了卿卿性命。

微信的普及,将所有用户的生活细节摊陈于阳光之下。大家可以赤裸裸地窥视朋友圈里好友的动态,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于被窥视的网络环境里。(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设为私密照片”,将自己的动态隐藏起来,前提是你发的内容必须是直接发布于朋友圈而非外链接的含照片的格式。)

每日在朋友圈里走上几遭,各种刷屏,让你的内心五味陈杂。小杨把前两天去西雅图度假的照片晒了出来,细雨绵绵的浪漫街拍,水天一色的黄金海岸,纸迷金醉的霓虹夜景……这摆明了是在拉仇恨嘛,我到现在最远的去处也不过就是沙坡头。小张昨天买的那件羊毛大褂上身后,欧美范儿十足,九宫格自拍一上图,引爆朋友圈。我俯身瞅瞅身上这件去年咬咬牙狠心买下来的某品牌断码款,唉,满是辛酸泪!

这样的刷屏每天都在上演,刷掉一茬,另一茬紧接着拔地而起。大家将自己精心修饰过的生活经历频频现场直播或延时展播,同时也在内心做着各种经历等级与有无的对比。攀比之心,俯拾皆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继淘宝的“秒杀”之后,微信圈衍生出一个新名词“秒赞”(负责任地讲,这个词未必出自微信,但现今在微信较为普遍,故暂时认为衍生自微信吧)。上一秒钟刚刚发布信息,一刷屏,立马就有朋友点赞。这时再看看你的信息发布时间,显示的是“1分钟前”。这速度,用“秒赞”来形容,最恰当不过。至于点赞的人有没有看你发的内容,就另说了。不可否认的是,当你想要展示的东西能以直观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关注者的兴趣度时,点赞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你发信息后的心理满意度。也许两个“度”的交融发射给你的信号仅仅是一种错觉,却已足以喂饱那粒蠢蠢欲动的小“胜肽”。我们将很大一部分思维和情感寄居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社交软件里,而“社交”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在里面接触的圈子不是一个人或两三人,所以我们不由自主地过度在乎别人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无法忍受孤独的不被“点赞”的晾晒生活。我们一边羡慕着别人,暗自跟自己较劲,努力奋起直追。一边又渴望着被羡慕,于是更加拼命装潢自己的物质生活。所以有些人明明生活条件很优越,却有着不如他们的人所无法理解的生活压力。累,是自我束缚后的一声叹息,它掺杂了多少无奈,就负载了多少偏执。其实,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真的只有自己。

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良莠不齐,择友需谨慎;微信也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精华与糟粕共存,学习当有取舍。

东拉西扯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微信里有机遇,也有隐患。畅想浩瀚的网络资源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千万别让微信变成危信。

文中配图源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因人力所限,无法查实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联系更正。

原创声明:本平台所有文章均为团队自主原创,或作者本人授权刊发。非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首发出处,保障作者署名权,商业用途请与平台运营方联系。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

上一篇: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鹤氅
下一篇: 从多部影视作品看陕西各地人穿衣打扮,咋都这么有忒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