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的古老蒙古族部落:布里亚特的百年传承?

佚名 112 2025-08-22

我们团队设计的布里亚特冬季蒙古族服饰在该赛事同类作品中赢得最高评价,蒙古族传统服装同样取得显著成效,这充分彰显了游牧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李洁韬科长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促进科,她对此表示肯定。

图为布里亚特蒙古族展示传统服装服饰。 包艳梅 摄

12月1日,在“第十四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展销展演现场,来自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表演队非常引人注目,许多游客都被他们吸引,少布格尔帽、“希伯格勒”头饰、苏门袍、巴斯干(未婚女子袍)、哈玛干(已婚女子袍)等纯手工制作的布里亚特服装服饰,体现着最古老的特色,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布里亚特属于蒙古族古老部落,其祖先长期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区域从事捕鱼和狩猎活动,后来逐步转变为以游牧为生的生活方式。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布里亚特族群逐渐进入中国境内,最终选择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锡尼河沿岸地区安家落户,这里成为了中国境内布里亚特人唯一的聚居区域。

图为布里亚特蒙古族小朋友展示民族服装。 包艳梅 摄

这个仅存八千余人的蒙古部落,在中国境内,至今仍较好地守护着古老的蒙古文化,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二十九岁的布其德担任布里亚特青年服饰队的负责人,她向媒体表示:布里亚特蒙古族部落组建了一支存在二十余年的服饰展示队伍,为了维护和发扬布里亚特服装文化,所有布里亚特族人必须参与这支队伍的表演活动。

照片中,一位布里亚特蒙古族女性正在展示她的未婚女子袍,这件名为巴斯干的传统服饰,由包艳梅拍摄记录。

我此次参赛的服装由我的婆婆亲手缝制而成,她肩负着布里亚特服饰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命,而我的公公则是服饰表演团队的成员之一。布其德补充道,2014年,我和部落中的青年们共同创建了布里亚特青年服饰团队,并且组建了儿童模特队伍。日常,我和我的伴侣以拍摄为业,这是一份当今社会备受追捧的工作,在族群之中,我们同样承担着继承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风情的责任。

图为布里亚特蒙古族的传统“亲子装”。 包艳梅 摄

根据相关记录,这支布里亚特青年服饰队伍组建三年以来,参与了国内外的将近十次服装类竞赛和展示活动,其中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举办的联合中俄蒙三国布里亚特服饰竞技中,该队赢得了最高荣誉。

布其德表示,自20世纪20年代起,布里亚特蒙古族逐渐从游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族人的文化习俗与生活模式受到俄罗斯民族显著的渗透蒙古族的服饰,与此同时,迁入中国的布里亚特部落相对来说较好地维系了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涵盖了衣帽样式、本民族用语、饮食偏好以及地方风俗等诸多方面。

包玉祥这位呼伦贝尔蒙古族历史研究者表示:布里亚特蒙古各部落在悠久岁月中,形成了辉煌且与众不同的物质成就与文化传承,他们以进步的农牧生产方式、别具一格的民族风尚和饮食穿着,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人的瞩目。

图为布里亚特蒙古族展示传统服装服饰。 包艳梅 摄

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信息称,布里亚特蒙古族部落已经成功登记了两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还确认了十四位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

近些年,部落创建了射箭协会,还设立了搏克组织,并且成立了蒙古象棋社团,同时组建了服饰研究会,另外还开展了布里亚特文史研究项目,通过这些举措,部落有力地推动了布里亚特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整理等相关工作。

包玉祥指出,散布在我国境内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对于自身传承的古老蒙古文化实施了周全守护,并且持续发扬光大蒙古族的服饰,这种文化最终会在世界民族文化的众多流派中,绽放出独特迷人的光彩。(中新网记者张玮)

上一篇: 浙江新郎这样接新娘!伴娘尖叫连连,数百人围观
下一篇: 河南一新郎租三轮车队接亲,回头率超高!网友:这或许是爱情该有的模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