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瑜伽裤,搭配粉红色运动鞋,白色高领衫外面一件黑色皮夹克
19 2025-07-15
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寨而头村坐落在玉符河畔,这里不仅是田园风光的诗意栖居地,更因百手民艺非遗工坊的落地而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鲜活样本作为济南市首家非遗社区学堂,“百手民艺学堂”与“娥英染乡村非遗工坊”在此扎根,依托传统植物染技艺,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生活,为青少年及村民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平台。
202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工坊特别策划了“非遗手工劳动节”活动,由非遗传承人李洋老师带领历城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亲手制作蓝染小围裙,以劳动实践为载体,让传统文化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蓝染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承载着千年的自然智慧与审美哲学活动中,李洋老师从植物染料的提取、扎结技法到染色工艺层层讲解,引导孩子们用双手触摸自然的馈赠孩子们通过折叠、捆扎棉布,将无序的布料赋予个性化的纹理,再浸入靛蓝染料中等待氧化显色。
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实践,更是一场“从土地到布料”的劳动启蒙正如工坊负责人刘昱伯所言,植物染活动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乡村振兴与文化活态传承的双向奔赴 工坊的策划不仅服务于少年教育,更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非遗蓝染体验作为文旅融合项目,吸引亲子家庭参与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与增收机会未来,工坊计划通过培训村民掌握植物染技艺,开发围裙、丝巾等文创产品,形成“技艺传承—产品展销—产业联动”的良性循环。
寨而头村非遗工坊的蓝染活动,以劳动节为契机,架起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的桥梁在这里,非遗不再是橱窗中的展品,而是可触可感的劳动实践;孩子们不仅是文化的体验者,更成为传承的参与者这种“非遗+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也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丰饶的精神土壤。
资料提供:济南百手民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