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纱罗衫:唐宋时期的靓丽着装,夏日的丝丝清凉

网络小编 29 2025-08-19

或许在现代人的刻板印象中,误以为古代女子穿衣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若是让外男看见露出的一小片雪肤,那就可能要以身相许来保全名声但实际上,唐宋时期对女子的约束还没有那么苛刻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女孩们很喜欢穿着透气的衣衫,并不介意窈窕的身影在半透明的薄纱罗衣中若隐若现。

在“日长睡起无情思”的燥热夏日里,“隐映罗衫薄”的姑娘们便是不可多得的靓丽姝色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回到唐宋时期的夏季,来欣赏下当时“罗薄透凝脂”的清凉风尚吧01大唐风流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步辇图》,图中绘有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情景,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画中宫女的肩臂轮廓从上衣中隐约可见,因此猜测她们的衣服质地应该是轻薄透明的纱罗。

《步辇图》(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同时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线刻舞女像上也可以捕捉到初唐女子行动间的动态美,飘逸的衣服有一种出尘之感,这是因为当时流行的着装是上身披着一件半透明的纱罗衫,举手投足间便是一片

“玉肌香腻透红纱”。

线刻舞女像(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作为传世佳作,《簪花仕女图》则无比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女性的风流体态,画中女子挽着高高的云髻,发边簪花鲜艳欲滴,妆容昳丽多姿,薄薄轻纱温柔地拢住玉体,周身似笼罩在如梦似幻的仙气里。

《簪花仕女图》局部(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此情此景无比贴合李白《清平调》中的两句描述,一是“云想衣裳花想容”,二是“一枝红艳露凝香”而且在这幅《簪花仕女图》我们还惊讶地发现仕女的手腕上还戴着一串透明的手镯,应是唐代的琉璃制成。

《簪花仕女图》局部(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在《邺侯家传》中曾记载:唐代宗李豫得到一个琉璃盘时如获至宝由此看来,琉璃在唐代还是非常珍贵的仕女们这一身雍容华贵的打扮在柔软纱罗的衬托下又不失清新秀丽,体现了唐朝强盛的国力与不俗的审美。

02宋之婉约想要领略宋朝的服饰风貌,或许我们可以在最近播出的《清平乐》中窥见一二,该剧对历史造型的还原一定程度上都是有史可考的宋代女子虽然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但穿着打扮上并没有像明清那么严肃古板,甚至可以说继承了一点晚唐五代风貌,更注重。

清雅别致的风韵我们今天形容宋朝女子的经典穿搭是抹胸加褙子(bèi zǐ),其中抹胸就是指贴身内衣,材质是舒适细腻的罗绢,绣着各色花样,由两根细带系于颈后,另两根细带围于腰间固定在《国宝档案》这个节目中就展示了考古发掘出来的宋朝女子的衣物。

图片来源:《国宝档案》褙子与现代的风衣有些类似,直领对襟,有着及腰或过膝的下摆,或宽袖或窄袖,穿戴方便、潇洒飘逸,备受各阶层的喜爱夏季,宋朝女子喜欢穿“纤裳”,也就是半透明的褙子从南京花山宋墓出土的女性素纱直襟窄袖衫

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衣物的料子很是轻薄。

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还有一种宋朝贵妇常穿的衣服样式被称为“大袖”或“大衣”,区别就是袖子很是宽大,显得身姿更为曼妙,有弱柳扶风之态。

黄昇墓出土,福建省博物馆收藏(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在宋代小词《丑奴儿》中也形容女子的穿戴是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柔软的轻纱罗衫贴合着冰肌玉骨,将女子纤柔的姿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轻纱罗衫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好看,它的避暑功能是有科学原理的。

学过初中物理知识的我们都知道,热量是会传递的当气温超过人体温度时,人感到热是因为皮肤的散热功能减弱了,相反还会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夏天的衣物应该更加追求透气与防晒,一方面增加散热面积便于体表降温,另一方面抵御紫外线以免晒伤皮肤。

所以,轻纱罗衫的出现有效帮助了古人很好的降温解暑当然在商业发达的宋朝,轻纱罗衫在市场上又很受欢迎,商人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商机的因此宋朝的丝织产业也较为发达,当时的苏州与扬州等地区都是主要的生产地03温柔琦梦

女子们一个个穿着飘逸如仙的轻纱罗衫,浑不吝盛夏的骄阳正盛,衣袂拂动间或笑或闹,女儿家的千百种娇态一览无遗,自然会引来各种赏心悦目的注视诗人忍不住将这样美好的风景定格在文字里,于是有了晏殊《浣溪沙》中的“粉融香雪透轻纱”;。

晏几道的《清平乐》也不忘提及“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更有苏轼的《菩萨蛮》,其中“轻衫罩体香罗碧”这一句尤其摇曳生姿……诸如此类的诗句不胜枚举。

一次宴席上,丝竹声悦耳动听,一位舞姬脚步轻盈地来到众人面前,她只松松地将一把青丝向上挽成个简单的发髻,清丽无双的面容略略敷了点点脂粉便明艳照人,身上的轻纱薄罗像烟笼翠雾将她环绕其中,微微扭腰旋转就如游丝飞絮般轻盈柔美。

连一向刻板公正的大宋名臣司马光也不禁动容,饱蘸浓墨挥笔记录下眼前的曼妙舞姿。

司马光的《西江月》一词直至美人舞罢、欠身离开,司马光还起了伤感之意,续写道“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言外之意是还沉浸在之前舞美的震撼中,因此留念不舍、久久难忘遇见身着轻纱罗衫的女子更像是坠入一场温柔绮梦,。

晚唐诗人韩偓也有着这样的感受酥凝背胛玉搓肩,轻薄红绡覆白莲此夜分明来入梦,当时惆怅不成眠这首诗的名字是《偶见背面是夕兼梦》,诗中女子的一个窈窕背影就有着令人惊鸿一瞥的惊艳,佳人莹白细腻的肌肤掩映在浅红纱罗中,好似烟霞映照下的一朵白莲,自此让诗人魂萦梦牵、念念不忘。

实际上,纱罗是一种古老名贵的纯桑蚕丝织物,它质地轻盈、手感柔软,制造工艺精湛又复杂,是古代夏季奇货可居的一种服装面料,只有具备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有资格享用,一定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征在西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就描述了宫人夏季的着装,尤其喜爱。

“薄罗衫子透肌肤”这样的打扮李清照在《点绛唇》中也有云“薄汗轻衣透”,可想而知,穿着纱罗在夏季是如何的轻薄凉爽据陆游的《南唐书》记载,李煜的皇后大周后还曾以一套穿搭令全城女子纷纷效仿,那就是 “高髻,纤裳,首翘鬓朵之妆”。

,像极了《簪花仕女图》中的打扮,雍容华贵又不失清雅之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真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

如梦似幻的纱罗不仅是诗人笔下的仙人之姿,也引起后人的无限遐思,如今我们在千百年后的炎炎夏日里,也不禁畅想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那一抹亮色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清风徐来,身着轻纱罗衫的女儿家们,。

笑靥如花。

馄饨异闻录,专注世界奇闻异事,喜欢记得关注我呦。

上一篇: 什么腿型,就选什么裤子!今夏这么穿,清凉舒适又显腿瘦胯小
下一篇: 今秋“牛仔外套”学会这样穿搭,五六十岁女性也能穿得时髦又减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