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啊!今年春天温柔色穿搭,真的把治愈感焊在身上了
111 2025-08-16
苗族银饰元素在现代箱包产品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以作品“苗银之恋”为例关霓(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苗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底蕴与独特的美学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苗族银饰的传承与推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如何基于苗族银饰的特色,汲取设计灵感,并将其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以满足当前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成为苗族银饰创新设计的核心问题。
此研究通过箱包设计作品“苗银之恋”的创作构思与实践,探讨了苗族银饰元素与创新设计相结合的新途径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如拆解、重组和重塑,将苗族银饰元素转化为箱包五金饰扣,实现了苗族银饰与箱包设计的跨界融合。
这一过程不仅赋予了苗族银饰新的实用功能,而且在尊重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使其更贴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从而突破了苗族银饰仅限于苗疆地区和影像资料中的局限研究旨在将苗族银饰转化为具有特色、适度、易于搭配、适合日常使用的现代时尚产品,以期苗族银饰能够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促进国人对中国制造新形象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苗族银饰;现代箱包设计;融合创新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iao Silver Elements in Modern Bag Design:A Case Study of "Love for Miao Silver"
GUAN Ni(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000, China)Abstract: Miao attir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ich in ethnic history and unique aesthetic value. However, with the relentless march of modernizati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Miao silver craftsmanship have fa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core issue of innovation in Miao silver design lies in how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iao silver, fuse it with contemporary fashion elements, and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personalized and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among modern consumers. This study explores new pathways for combining Miao silver elements with innovative design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bag design work "Love for Miao Silver". The novelty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employing modern design techniques, such as deconstruction, reassembly, and reshaping, to transform Miao silver elements into bag hardware accessories. This process not only endows Miao silver with new practical functions but also blends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with contemporary fashion trends, making it more attuned to the aesthetic preferences of todays public. As a result, it transcends the geographical and visual limitations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Miao silver, confined to the Miao region and archival image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transform Miao silver into distinctive, versatile, and easily combinable modern fashion items suitable for daily use, with the aim of expanding its reach to a broader audience, thereby fostering a renewed recogni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mage.
Keywords: Miao silver; modern bag design;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基金项目:校级科研项目“时尚品模块化设计与数字化开发研究——以金属部件为例”(1007/210224280)结题论文作者简介:关霓(1983-),女,硕士研究生,皮具设计专业教师,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皮具艺术设计。
--------------------------------------0 引言“银饰”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如苗族、彝族、藏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银饰的传统。
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以苗族银饰最具代表苗族银饰品类繁多,主要包括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等其中,头饰最为丰富,有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等[1-6]。
这些银饰造型丰富,款式多样、色彩质朴、工艺精湛,极具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对于设计师而言,苗族银饰无疑是一个充满魅力且丰富的灵感源泉,为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创作空间1 苗族银饰的美学价值自古以来苗族人民就有将贵重、稀缺之物披挂在身上的习俗。
在苗族的传统观念中,银饰具有神秘的力量,不仅能够驱邪避凶,保佑佩戴者平安吉祥,又能彰显财富,是家境富足的表现因此,苗族家庭往往会在女儿年幼时就开始为其置办银饰套装,以备将来婚嫁或节日庆典时使用家境越富足盛装的造型越大,造就了苗族盛装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的传统审美。
在节日庆典中,苗族姑娘们身着盛装出席,佩戴着琳琅满目的银饰行动时银饰发出叮当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银饰不仅衬托出苗疆姑娘的曼妙形象,更充分展现了苗族璀璨的文化历史2 苗族银饰图案的象征意义
苗族银饰上的图案和纹饰不仅仅是装饰艺术的表达,更是深邃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苗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图腾崇拜,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苗银图案的题材多样、寓意丰富,如图1所示,苗族银饰图案主要有[1-6]:。
(1)动物图案苗族银饰上常见的动物图案有龙纹、凤纹、鱼纹、骏马纹等龙和凤寓意着祥瑞和神权;鱼,因其极强的繁殖力,象征着繁衍子孙和种族的繁荣,是苗人对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祝愿骏马则代表力量和速度,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勇敢和自由的赞美。
(2)植物图案苗族银饰上的植物图案主要有花草纹、枫叶纹、葡萄叶纹等枫叶纹是苗族银饰中的重要元素,常作为连结其他图样的中介造型;葡萄叶纹造型多被用于耳环造型装饰花草纹则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图腾崇拜苗族银饰上的图腾图案主要来源于苗族的图腾崇拜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因此,银饰中经常出现蝴蝶、枫香树木、水泡等图案。
这些图案不仅象征着勇敢和新生,更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祖先的缅怀和对自然、生命的崇高敬仰
图1 苗族银饰图案①3 苗族银饰的造型与工艺特色3.1 苗族银饰的造型特点苗族银饰的造型效果巍峨壮观最具代表性的是银凤冠和银角的造型,其尺寸庞大惊人,银角有时甚至能达到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例如贵州雷山县西江苗族大银角花冠,整体硕大,宽近1 m,立高可达70 cm,面上錾刻有双龙抢宝的主纹,两端尖角处可插羽毛或彩线,中央插有一把银扇,既像鸟羽,又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呈现出巍峨之美。
而黄平苗族的球形银花冠,其重量和体积也相当可观,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佩戴这种宏大的花冠在视觉上非常震撼此外锦鸡苗的发髻高耸且宽大,盛装时在发髻上插百花银雀头饰,银雀的尾巴有一尺多长,跳舞或走动时尾巴上下摆动,与身后的织锦花带、流苏一起营造出旖旎翩翩的整体形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苗族世界。
苗族银饰在重量上也追求厚重感苗家妇女的银项圈,有的重达数斤这种以重为美的造型特点,不仅使银饰在佩戴时更加稳固,也彰显了苗族人民对财富和地位的重视除此之外他们在数量上也追求繁多的效果苗家妇女在穿着盛装时,通常要带上头饰、胸襟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和脚饰。
每个部位的银饰又由多个部件组成,如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这种以多为美的造型特点展示了苗族银饰的丰富多样和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特点苗族银饰在图案布局上,呈现出繁简对比的特点这种对比并不是对立的繁复与简化的对立,而是繁与简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映衬的存在。
例如黄平苗族盛装的银花帽,是由近百只造型相同的立体金钱花银片密集排列镶嵌而成,间有蝴蝶、蜜蜂、螳螂立于花间,银花帽顶部中心则装饰一只栩栩如生的凤鸟,与繁复的花簇形成了虚实相间、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形式美感。
突出主题,给人以银光闪烁、生机勃勃的印象
图2 贵州苗族盛装中的银饰3.2 苗族银饰铸造工艺的特点苗族银饰的锻造工艺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苗族银饰铸造复杂,通常需要十几道工序,银匠首先将融化的白银加工成银片、银条和银丝,然后经历錾刻、退火、填松香、錾花、去松香、焊药、洗银、挂水等工艺过程,最终呈现出一件件亮白耀眼、璀璨夺目的苗银饰品。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代相传,银匠们不仅在锤錾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独具匠心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纹样中吸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使件件银饰各具特色如今,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4 苗族银饰传承与推广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苗族银饰的传承与推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甚至部分苗族地区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7-11]其主要成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方面,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苗寨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选择外出务工,从而使得从事银饰产业的人员数量逐渐减少。
那些年长且掌握精湛锻制技艺的银匠,因年龄、体力、视力等因素,面临技艺传承的危机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那些无文字记载的民族文化,主要依赖于口头传承和亲身示范的方式进行传递,而非通过正规的官方学校教育,这进一步加剧了传承的难度。
另一方面,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旅拍文化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往苗疆地区旅游他们被苗族银饰的绚丽多彩所吸引,愿意在旅途中试戴苗族银饰,或装扮成苗族姑娘进行拍照留念,这反映出现代人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然而,这种喜爱与认同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一旦脱离了吊脚楼、千户苗寨等传统环境,回归到城市生活,苗族服饰便显得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毕竟,繁复庞大的银饰并不符合现代简约生活方式和当前的流行审美趋势面对这一挑战,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当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为苗族银饰的辉煌传承与推广贡献己力。
5 苗银元素与时尚箱包的创新融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为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苗族银饰的传承创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苗族银饰特色,从中获取设计灵感,并融入时尚元素使其更加符合当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者需求,是创新设计的关键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创作的箱包作品“苗银之恋”的设计实践过程,为大家分享苗族银饰元素创新融合的新思路。
5.1 作品“苗银之恋”的整体设计思路在本次设计实践中,笔者对苗族银饰的种类、造型、装饰用途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保留其原有特色风格的同时融入潮流趋势,运用拆解、重构、改造等现代设计手法和思维,将苗族银饰符号化,搭配箱包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完成本次箱包设计的创新实践。
5.2 苗族银饰元素的提取苗族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经过调研整理最终选取了银发簪、银项圈、银指环、银挂件为本次创新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试图设计出既保留了苗族银饰的特色,又符合现代流行审美的箱包设计作品。
5.3 苗族银饰元素与箱包造型风格融合苗族银饰古朴的色彩、丰富的纹饰、精雕的工艺无不透露着独特的东方民族风格,笔者尝试用极简的箱包造型与繁复的苗银银饰进行搭配融合,如图3,在尊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潮流元素,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大众审美,打破苗族银饰只能存在于苗疆里和照片中的困境。
让其成为有特色的、不夸张、好搭配、能日常的现代时尚产品让苗族银饰走进大众视野,让国人重新认识中国制造的新形象,这是本次创新设计的初衷
图3 极简风格箱包造型线稿5.4 苗银元素与箱包五金饰扣的融合本次设计实践的主要创新点是将提取的苗族银饰元素,通过拆解、组合、重塑的手段,转化为箱包的五金饰扣,将两者跨界融合,赋予苗族银饰新的实用价值,也使箱包产品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
具体融合方式如下:(1)苗银斜跨包的设计如图4,将银项圈拆解后取挂脖连接处的银片,将其弯折再与皮革相连改造成箱包的提手部分,银发簪改造成箱包盖头上的钩扣,搭配方形挎包造型,打造古朴酷辣的风格。
图4 苗银斜挎包设计(2)苗银横梁手拿包的设计如图5,原本是苗族妇女盘发髻所用的银发簪,将其对叠,用皮革包裹中间重叠部分,再缝制到长款手拿包的前幅上,制作出箱包横梁,将包盖插下去后,一款特色鲜明的横梁手拿包就制作完成了。
图5 苗银横梁手拿包设计(3)苗银蝴蝶饰扣手提包的设计如图6,将苗银戒指改造成连接箱包提手的拱桥耳仔部件,将戒指翻转过来缝合在包盖之上,裁切好的皮革提手穿过戒圈恰到好处的卡在两端形成受力点,再搭配上用苗银挂坠改造的包盖饰扣,一款既复古又时尚的苗银手提包应运而生,这一系列箱包的作品展现出设计巧思所带来的无限创造力。
图6 苗银蝴蝶饰扣手提包设计“苗银之恋”系列箱包设计,将古朴精致的苗族银饰打造成既时尚又实用的现代箱包产品,赋予传统苗族银饰崭新的使用价值,满足当下热爱传统又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穿搭需求,这种创新融合的手法有别于只将苗族银饰作为装饰元素复制粘贴的设计思路,而是真正赋予了苗银新的生命力和价值,让其成为成熟的箱包设计产品,以全崭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之中,让优秀的苗银文化真正的活起来、传下去。
6 结语本次创新设计实践不仅是对苗族银饰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对苗族银饰创新发展方向的一次探索以时尚箱包产品设计为载体,通过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为苗族银饰文化的推广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注释:①图片来源:王星星、陈敏《以图表意:清水江中上游苗族银饰的图像基因》,http://www.gzfwz.org.cn/xslt/202407/t20240718_85129062.html。
②图片来源于小红书,博主偶或Ouhuo的笔记《贵州苗族盛装是仪式感,生活感》,发表于2024-01-02参考文献:[1]冯艳春,卿尚东,田洪刚.黔东南地区苗族民族文化“贵银”银饰创新设计研究[J].艺术品鉴,2024(18):71-74.。
[2]白墨阳.苗族银饰的现代转译与时尚创意产品设计实践[J].上海服饰,2024(01):23-25.[3]王星星,陈敏.以图表意:清水江中上游苗族银饰的图像基因[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02):81-88.
[4]杨灿灿,田野.文旅融合视角下民族非遗手工艺的传承路径创新: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为例[J].文化学刊,2023(06):23-26.[5]万兰芳.基于贵州传统苗族银饰工艺的创新性设计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3.
[6]关红,程瑞佳.湘西苗族传统银饰图案在设计中的创新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3(08):50-53.[7]潘博成“.创意导向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台湾经验[A].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8]黄文怡.广府文化影响下的鳌鱼元素与现代箱包设计的融合创新:以作品《鱼戏壶》为例[J].西部皮革,2024,46(17):75-77.[9]曾小艳.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皮具设计相融合的创新设计研究[J].天工,2024(11):34-37.
[10]赵敏晶.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箱包产品设计研究[J].中国皮革2024,53(08):116-119.[11]王皎.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皮革箱包设计中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皮革,2023,52(12):120-124.
原载:《西部皮革》杂志2024年12月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