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老街探寻

网络来源 70 2025-08-15

在浦东之北,有座600年古镇——高桥今天,我走进高桥老街,在老宅与展馆间穿梭,来探寻时光沉淀的文化密码第一个踏进的是钱慧安纪念馆钱慧安,从高桥走出的‘双管楼主’,用一支笔绘成就了海派画的半壁江山馆内不仅展示了他的书画作品,还有‘双管楼’,重现了他与夫人共同作画的场景。

叶辛高桥书房与纪念馆南北相连,当绘画遇见文字,古镇的文化底蕴便有了双重注解建于1918年的凌氏民宅,如今是‘高桥人家陈列馆’宅内集中了徽州建筑的精华,门窗、廊檐雕饰精美,还有各种砖、木、石雕,每一件都精雕细刻。

房间还原了当年的床、桌、凳,床帘的花色尚未褪色这座中式传统民宅不只是文物,而是民国时期高桥地区大户人家的生活镜像这第三家老宅门后,是200种色彩的盛宴百年前,高桥绣娘将西方绒线与东方技艺结合,绣出了远销海外的‘软黄金’。

2011年,这项技艺带着高桥人的巧思,成为国家级非遗这幅《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耗时3年完成,每一针都凝聚着匠人的灵魂,比油画还细腻如今,一代代高桥人仍在这里坚守,把非遗变成活的、会呼吸的传承走进这间神奇的艺术馆,每一块三峡石都是大自然的即兴创作——无需雕琢,自有山水意境,人物风骨。

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石头,在高桥找到了第二个家它用沉默的纹路,诉说着江河的故事,等待着懂它的人驻足,聆听时光的回响这家艺术馆的主人,是在艺术与史学间架桥的徐建耿他的画笔既描绘当下的古镇烟火,也追溯艺术的源头;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鲜活的高桥基因,都是对古镇文化的深情注解。

我进的最后这家宅院,藏着高桥营造商的传奇1932年,‘石库门大王’钟惠山耗资20万银元,为母亲建造了这座私宅他或许没想到,百年后,老宅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生如今,它变身‘一尺花园’,咖啡香漫过雕花窗棂,荒芜庭院成为文化客厅,现代生活与历史肌理在此共生。

从画笔到泥刀,从针线到奇石,高桥宅院后,藏着说不完的故事。这里的每座建筑、每项技艺、每件藏品,都在等待你,让百年时光,与你的脚步共振出回响。

上一篇: 上海这些“高颜值”小众古镇你都去过吗?乘公共交通直达
下一篇: 高桥老街探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