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上了年纪,比剪短发更减龄的是“戴帽”!看完这4组对比就懂
156 2025-08-14
“现在穿Nike、阿迪出门,十步能撞三双”最近和几位40+的朋友聊天,总听到类似抱怨曾经被视作“潮流入场券”的国际大牌,在中年男性群体里逐渐失宠;反而是一个来自瑞士的运动品牌——昂跑(On),悄悄成了朋友圈的“新话题王”。
从跑友群到商务饭局,从健身房到周末徒步,这双带着小瑞士国旗标识的鞋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占领中年男性的鞋柜它凭啥能取代曾经的“顶流”?这场男鞋圈的“改朝换代”,藏着中年消费观的深层变化从“撞鞋尴尬”到“身份标识”:中年男性的选鞋逻辑变了
“以前买鞋看logo,现在看脚感和‘辨识度’”在互联网公司做中层管理的老周,去年把穿了五年的Nike跑鞋换成了昂跑Cloudsurfer他坦言,最直接的触动是某次陪客户打球,三个人穿同款Nike,“客户开玩笑说‘咱们这像团建’,当时就觉得该换了”。
这种“撞鞋焦虑”在中年男性中并不少见——根据《2024中国运动消费白皮书》,35-50岁男性购买运动鞋时,“避免撞款”的优先级从五年前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仅次于“舒适度”和“品牌调性”而昂跑恰好精准踩中了这一需求。
作为2010年才成立的“新贵”,它没有Nike、阿迪的大众普及度,却凭借“瑞士高端运动品牌”的标签,天然带着“小众高级感”更关键的是,其设计风格跳脱了传统运动品牌的“潮酷路线”:Cloud系列的流线型鞋身、低饱和度配色,搭配鞋侧若隐若现的瑞士国旗标识,既有运动感又不失稳重,完美契合中年男性“不刻意装嫩,也不油腻”的穿搭需求。
用老周的话说:“穿这双鞋见客户,对方扫一眼就知道‘这人对生活有讲究’,比戴块表还省事”
从“科技噱头”到“专业硬实力”:藏在鞋底的“中年刚需”但光靠“面子”显然不够中年男性选鞋,“里子”才是核心——他们大多有长期运动习惯,跑步、徒步、健身是日常,对鞋子的缓震、支撑、耐用性要求极高而昂跑的“杀手锏”,正是其被跑圈称为“云端科技”的CloudTec技术。
这项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测试的专利技术,将传统一体化中底拆解为多个独立Cloud模块。
跑友“大刘”是昂跑的忠实用户,他用“踩棉花但不软脚”形容上脚感受:“以前穿某国际大牌,跑5公里就脚酸;换了昂跑的Cloudstratus,半马下来膝盖都不疼”这种“着陆缓冲、离地推进”的动态反馈,正是基于昂跑对千人足型数据的研究——每一步触地时,Cloud模块会根据压力自动调整形变,既减少运动损伤,又能节省30%的体力消耗。
专业赛事的成绩更印证了技术实力。
2025年香港一百越野赛上,昂跑合作运动员刘君慧以3小时28分52秒的成绩拿下女子33公里组冠军,领先第二名7分多钟;男子组杨章兴则以2小时45分56秒刷新赛会纪录这些“冠军战靴”的标签,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中年男性或许不追流量明星,但会为“专业运动员都在穿”的产品买单。
从“小众圈地”到“破圈生长”:一场精准的“中年营销”昂跑的爆火,还藏着品牌对中年群体的深度洞察不同于年轻消费者追求“潮流迭代”,中年男性更看重“长期价值”——他们愿意为“穿三年不过时”的设计买单,也愿意为“售后有保障”的品牌溢价。
而昂跑的策略,正是用“专业+品质”构建信任,再用“场景延伸”扩大受众
一方面,它持续强化“高端运动”的专业形象:与铁三世界冠军、网球巨星费德勒等深度合作,赞助国际顶级赛事,甚至将测试场地设在阿尔卑斯山无人区,用“瑞士工艺+极限测试”夯实“耐用”标签另一方面,它悄悄拓展使用场景:除了专业跑鞋,推出的Cloudnova全天候轻量鞋、Cloudtilt休闲鞋,既能配运动裤跑健身房,也能搭西裤出席商务场合。
有网友调侃:“以前买鞋分‘跑步穿’‘日常穿’,现在一双昂跑全搞定”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土化创新。
2024年底,昂跑推出蛇年新春限定系列,将红色、金色等春节元素融入Cloud X 4训练鞋和Cloudtilt休闲鞋,甚至首次推出童鞋、帽袜配件,打造“全家新春装备”这种“国际品牌+中国文化”的碰撞,让中年消费者在“穿大牌”的同时,多了份“文化认同”。
结语:这场“换鞋潮”,藏着消费升级的真相从盲目追国际大牌,到理性选择“专业+品质”的新品牌,中年男性的“换鞋潮”,本质是一场消费升级的缩影他们不再为“品牌光环”买单,而是为“解决需求”付费——需要一双不撞款的鞋子维护体面,需要一双护膝的鞋子支撑长期运动,需要一双百搭的鞋子适配多重场景。
而昂跑的崛起,恰恰证明了:在消费分级的时代,能精准击中“中间群体”痛点的品牌,终将被市场看见或许未来,会有更多像昂跑这样的品牌涌现但对中年男性来说,这场“换鞋”不是终点——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一个群体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不盲从、不将就,穿什么鞋,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