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到经典------老马6究竟好在哪里?

网络来源 19 2025-08-10

2012年,当一汽马自达6率先在国内合资品牌中将旗下B级车价格接轨国际,车价下探到13万左右时,笔者便开始频繁的将马六介绍给前来咨询的朋友们,其中既有原计划购买中级车的车主,也有原计划购买顶配紧凑级车型的车主,他们有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少对汽车有所了解,绝非小白。

一汽马自达6问世已经13年了,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车市中算得上是款“老爷车”,但依旧畅销不衰许多朋友对笔者的建议起初产生过许多质疑,后又多次咨询过几个“懂车帝”之后,终于将马6收入囊中马6的确很老了,无论是一成不变的外形轮廓、内饰模具和动力总成,还是近年来在新车里出现的一些豪华配置和发动机启停\一键启动等装备,马6都堪称“古老”。

马6的最新换代产品“阿特兹”不日也将上市,但市场预测新型车可能仍将处于叫好不叫卖的尴尬处境之中,销量甚至难超“过气”的老马6,包括新浪汽车名嘴-胖哥杨力在内的“懂车帝”也都不无例外的津津乐道于这匹老马,那么,马6究竟好在哪里呢?。

一,同级中极为少见的双叉臂式前悬架麦佛逊式前悬架一直是中级车的标准配置,尤其是在横置(发动机)前驱的众多轿车\城市SUV设计上,象老马6那样采用双叉臂式前悬架的车型几乎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其一,是出于成本考虑(双叉臂比麦佛逊成本更高),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日产天籁、三菱戈蓝、大众帕萨特、雪铁龙C5等中级车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其二是在狭窄的横置前驱发动机舱内设置占用空间较大的双叉臂悬架难度不小,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外形结构等都需要做专门的设计和调整。

装备双叉臂前悬架和多连杆后悬架的老马6因此在超控性上远强于上述同级车型,加之前后均加装了抑制侧倾的平衡杆,素以“弯道之王”而著称,甚至可以媲美锐志、皇冠那类同样装备双叉臂悬架的前置后驱高端车型马自达6有着出色的操控性能与它的悬架结构不无关系,双叉臂+多连杆的悬架系统造就了一副天生的运动基因,可惜的是,最新一代的马6阿特兹的前悬架由双叉臂改成了麦佛逊结构,引来阵阵唏嘘。

二,与众不同的3H车体构造与丰田独创的“GOA”车体安全结构设计不同,马自达6的“3H”车体安全系统由H形车体构造、前后悬挂系统和刚度极高的车桥共同构成,它们共同作用,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从而给乘员带来很好的保护。

在这种3H结构中,车顶盖用横梁连接A柱和C柱,横梁则是固定在B柱上端的;车身上用粗壮的B柱来连接强度极高的顶盖和地板;而地板则交用交叉梁连接前后悬挂这种三位一体的造型赋予车辆较好的抗冲击力,安全系数得以提高,前后双叉臂和多连杆的设计后也能参与吸收车祸发生时的冲击能量。

老马6的前悬架上的缓冲带具有双重功能,轻度碰撞时,可以“以身殉职”吸收能量避免更复杂的车身后结构受损,从而大幅减少修复费用;在重度碰撞时,车桥的两根纵梁与横梁之间的32度角引导碰撞能量传向两边的纵梁,远离乘员轿厢,保证车上人员安全。

三,性价比高又好玩的老车型马6在十多年中,已经经历了自马6、睿翼、阿特兹三代的换型,在畅销9年后的2012年,老马6的价格大幅跳水,用当时流行的A级车的价格即可购入一辆老款马6,其空间和动力又远超A级车,这两年,价格又再次下探,部分地区花13万元以内即可上路,较高的性价比,使得这匹老马畅销不衰。

马6厚道的前后独立悬架,扎实的底盘功夫,使得它具备了一流的操控水准,有较大的改装空间,不少朋友购入老马6后随即进行改装,打造出个性化的外观和内饰,其回头率和招摇指数不低于现款新车《老柳说车》微信互动:fmlaolilu。

结语:一汽马自达6是一款在畅销中改型,却一再成就老款车型的典型这匹老马,以其精湛的设计、厚道的配置、安全的构造、极高的性价比,被众多国人拥趸了13年,真的可以算的上是一辆从流行开到经典的车型曾几何时,极个别马6车主的马路流氓行为猖獗,甚至让马6这款车型都遭受连累,桃代李僵的被路人非议和指点,这匹老马甚至成为中国首款“差点因车主行为而毁誉的车型”。

然而,汽车毕竟与奢侈品不同,再流行的时尚和奢华到头来终究敌不过性价比,绝大部分车主购车并非用来招摇和炫耀,而是当作交通工具来使用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属性最终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一篇: 这才是真真的浪的飞起~
下一篇: 炎夏,最凉爽的穿衣方式居然并不是穿浅或少穿,和你想的不一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