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女性穿衣别焦虑!不堆大牌不装嫩,这3招穿出高级感超实用
145 2025-07-29
在磅礴我的职业生涯中,看秀可谓是最频繁的工作安排。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各种秀,看过的还真是不太数的清了。但昨天磅礴还是在看秀这件事情上,有了个初体验——第一次穿着汉服去看秀。
对我来说,这其实是一次难得又很新鲜的体验。而且整场秀看下来,不只是被那些精工细造的华服震撼,同时也被一件件汉服背后所蕴含着的历史与文化所感动。
我想你已经在好奇,这究竟是一次什么秀?其实呢,我这样盛装是为了参加今年天猫双 11 在线下举办的一场盛典——2020天猫双 11 理想之城。而磅礴去的,是位于杭州南宋御街的线下盛典。
南宋御街可是个历史悠久的好地方,这里名流辈出,是南宋王皇城达官贵人出行的必经之路,也是皇家专用道路。
这次天猫新文创为这条南宋老街带来了年轻的力量,对这里进行改造,打造古今结合的沉浸式南宋文化体验。
让本就素有“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之称的御街,更是成为一条可以在行走中观赏和学习的古今历史博物馆。
在鼓楼广场水塘一旁,一个高 8 米的巨型天猫站在船上,从荷花三潭印月的画里走出来,它身着汉服,撑着油纸伞,哦,天猫今天是白娘子。
除了巨型的天猫地标外,在鼓楼广场、沿途街道以及鼓楼南门,还精心打造了体验展,营造传统街区氛围,让人们能在寻回传统,了解南宋文化。
满满的南宋街区氛围,让你意识到,原来不是素贞喵穿越来了2020,而是自己回到了那个繁华、热闹的南宋古都。
这次,天猫新文创其实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环境的改造搭建,给人们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梦回南宋古都,身处其中的我们,所领略的不仅仅是古香古色的周遭意境,更多的还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寻回,在这个古今交缠的地点,一切都令人沉醉,不舍归去。
当天的天猫新文创主题日活动,从取名就充满意境以四个篇章——宋风雅颂、宋舞春秋、宋韵新生、宋世霓裳依次进最后完成整个盛大的 2020 天猫双 11 理想之城活动打头阵的“宋风雅颂”,其实是当天在南宋御街的快闪活动。
在街头巷尾,行人可以时不时看到身穿汉服,摇曳生姿地纵情舞蹈,一幅仕女执花之景。
而“宋舞春秋”一章,则正式的标志着这次“理想之城、品宋之夜”的开启。
悠然婉转的音乐与独具韵味的舞蹈表演相辅相成,带来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视听体验。也将杭州浓浓的历史文化魅力,如画卷一样铺开。
随着名为“宋韵新生”的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后,包括杭州市副市长胡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陶雪飞在内的各界领导们将青瓷瓶中的西湖之水,倒入启动装置中同时也是开启了代表杭州新文创之城的装置,这意味着天猫双十一理想之城收官之城圆满点亮。
今晚的重中之重,也随着揭开面纱,登台亮相没错,就是由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2014 APEC全球领导人服装主创设计师、同时还是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的楚艳女士,打造的首场杭州高定汉服大秀——《宋世霓裳》
楚艳作为“楚和听香”、“楚和觉色”品牌创始人及艺术总监,此次同天猫新文创合作此次汉服大秀,也揭示着原创品牌“楚和觉色”官方新店正式登陆天猫天猫新文创联合新品牌入驻,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风格服饰,走向广大消费者。
在这场压轴大秀上,磅礴更是感受到了不同朝代的汉服风貌,且几乎每一件都有据可依。一曲《宋世霓裳》,带我们重回了前人所创造的曼妙与瑰丽。
首先登场的是代表了初唐时期风貌的汉服,窄袖衫襦、高腰长裙、披帛绕肩。原型来自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绢衣彩绘木俑服装,从色彩到细节都还原得丝丝入扣。
在《妖猫传》中能看出唐朝后期由于国力鼎盛,女子逐渐以丰腴为美,礼服便多以合宜的袒胸、低领、大袖为主。走起路来大袖翩翩、华带飞舞,极尽美艳,就连妆容也相当鲜艳大气。
原型西安博物院的三尊唐代女陶俑虽然在色彩上难以重现当年华丽,但通过再创作,也能让我们窥见往昔风貌。
五代是承唐启宋的一个重要时期,服饰既沿袭了唐代,又开创了宋代的先河。
像下面这位造型源自敦煌五代壁画中贵族女性供养人,是当晚磅礴见到的极为奢华的汉服之一,头戴数只钿钗,宽袖大髻上更是缀满花纹,雍容华丽五代时期幞头展脚形态丰富,像是敦煌榆林窟壁画中的曹议金,圆领袍就演变成了更加宽松的样式,。
《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宴行乐的场景,服饰也展现出向简澹风雅的宋韵过渡的趋势。
其实,磅礴我当天的衣服,也正是源自这幅名作——相信眼尖的人已经发现了我这身衣服的穿着者原型,就是画卷右侧躺在椅子上的那位红衣男子,晚唐进士第一名、状元——郎粲红色在古代多个朝代都是代表富贵的颜色,作为韩熙载宴席上最尊贵的客人,全图也只有郎粲穿的是红色。
通过画卷,其实你还可以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会儿还有女着男装的现象,舞女王屋山就穿着饰有对雁纹样的窄袖圆领袍,男女同坐一塌。
另外一位女姬则是襦裙披帛装束,裙腰由唐代的高至胸上降到了胸下,颜色也更为素净清雅。
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更加注重功能和实用。像是右边的原型,主人公韩熙载更是身着交领便服,穿得相当居家日常。
宋朝服饰是服饰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以修身适体为特点。
宋代女装从初期的盛大华丽往南宋时期的窄小纤细演变,这位女性身着宋代女性典型服装——褙子,直领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内着抹胸,衣长过膝,仅在领圆进行纹样装饰。
宋代继承了隋唐古代的圆领郎袍,但袍身和袖子明显肥大许多,体现了中国古代服装所谓“宽袍大袖”的特征,并将其发展为隆重的大袖公服,搭配展脚幞头,成为标志性的宋代男装。
像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你都能看到非常典型的宋代女性窄小轻便的服饰。
不过身为皇后,龙凤花钗冠、十二等翟衣,从隋唐到宋明这一传承都并未发生改变,深青色衣料饰以翟鸟花纹,凤冠博鬓、珠翠面花,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那大概就是“人间富贵花”。
这套宋代皇后的翟衣,是根据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中的宋仁宗皇后像创作而成,衣襟处点缀的龙纹无疑是身份的象征。
登场的这两套男女服装是明代日常的典型风貌。
男装为青色暗纹道袍,女性身着的是白螺花鸟长裙,搭配浅色大袖长衫。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让明代服饰相比其他朝代有了极大的变化,中后期甚至出现了从未见过的立领和纽扣。
所以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里,我们看到很多有别以往的古代服装造型,这些可不是空穴来风哦。
明代有皇帝向有功之臣及藩属国家赏赐万福以示恩宠的服饰,模特身着赐服蟒袍,头戴乌纱帽,腰系革带,足穿皂皮靴。
蟒服的阶级又是四大赐服当中最高的,仅次于皇帝的龙袍,其荣誉和意义可见一斑。
下面这套华服是根据孔府旧藏里的珍贵文物复制而成,衍圣官府旧藏的明代官服,是保存至今,清代以前,极其难得的传世古典礼服。
展出的这件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袍,竖领阔袖,在其前胸后背处,用平金绣等古代技法绣落肩蟒、花卉等纹饰,相当精致华贵,据说是衍圣官夫人在节庆庆典场合使用的华丽服装。
这个系列是设计师楚艳及团队多年来对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西方时装的美学色彩的框架,以更加多元和耳目一新的创作方式,丰富了中国时尚设计的色彩体系。
在通过对中国经典色彩进行梳理归纳,融汇传统文化和四时公务,并结合国际流行色彩特征与日常生活场景,发布了楚和中国十二基础色。
在传统服饰的加持下,薄纱的映衬中,这些中国色也平添了几分烟雨朦胧的诗意。
安排在最后一个登场的白娘子造型,可谓是天猫埋下的一个小彩蛋。因为这套造型和背后那个高 8 米的地标素贞喵几乎完全相同。
这套服饰款式源自宋代的对襟长衫和百迭裙,颜色取自宋代汝窑的天青色系,纹样细腻,清新自然。
对襟领上的是宋代经典的缠枝纹,纤巧而又优美,裙子由腰至裙摆,色彩渐变,并有荷花若隐若现。
区别于我们熟悉的影视剧中的造型,这次秀场上的白娘子更是将西湖之美,通过华美精湛的服饰设计及工艺,带到这古今结合的秀台上。在这场别出心裁的大秀,给每一个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应该发现了,这些年汉服逐渐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活跃起来,从小众走向了大众。
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中常常见到青衣罗衫、裙袂飘飘、仙气十足……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尤其是在各类短视频或街拍下,汉服的存在感更是强烈。
几个月前“中国街拍”意外在外网走红,被国外网友讨论得最多就是身穿汉服的造型。在他们看来,这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穿搭惊艳而有趣,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输出。
演员徐娇、作词人方文山也曾数次在社交平台 Po 出身穿汉服的照片,前者甚至开创自己的汉服品牌,希望推动汉服的日常化。
不仅如此,社交媒体上关于汉服的讨论频率也越来越高。微博上“汉服”话题长期占据微博时尚美妆榜TOP 3,成了拥有 42.4 亿阅读量超级话题。
#穿汉服的女孩有多好看#、#那些令人惊艳的汉服买家秀#、#第一眼就心动的汉服#等话题轮番登上热搜当然,最有力的证明还是实打实的数据从 2018 年开始,“汉服”关键词在天猫的搜索量就已经超过“衬衫”,购买的人数相较前一年同比增长92%,其中 95 后更是购买主力。
到了去年,汉服仅在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金额就超过 1.8 亿,只要你在搜索框输入“汉服”,出现的款式无一例外月销量都高达好几百件。
很多人不知道,汉服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 2003 年当时一位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身穿自己缝制的汉服走在郑州街头,声称想要复兴汉服文化所经之处不仅引发了路人嘲笑,甚至被有人认为穿的是日本和服。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众缺乏对汉服的了解——汉服其实不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汉人的传统民族服装。前段时间许凯新剧造型就惹来质疑,被指和韩国的服饰相似,于正直接放证据证明这本就是明朝汉服。
我们如今平时最常见的汉服款式大都源自汉、唐、宋、明这四个朝代,因为鲜明的朝代服饰特征,在市面上也会出现严格考据历史的款式和带有创新的改良款式汉服的复兴从表面看,是出于最早那批人对“为什么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服装,而汉族没有”的质疑,但背后实质是一种文化认同感:。
人们希望寻找到一种能够代表中国古代汉族文化身份的服饰,并将它穿出去。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它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不管汉服以何种方式出圈走红,人们都在越来越了解汉服,也借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与传承,这无疑是“汉服复兴”最让人欣喜的地方。
不管是汉服还是云景苏绣这样的传统手工艺,这几年都在逐渐走向大众,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比如成功出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全世界的李子柒,就曾一针一线在汉服上勾勒蜀绣也曾从打靛、起缸、染布、做衣,还原一块蓝印花布的一生。
无一例外,这些举动都受到大众甚至是国外网友的追捧,评论下方直言“我也要这样试试”的也大有人在。她的走红,让年轻们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温度、更鲜活、更富生命力地向世界表达?
当初王乐天穿自制汉服上街,引发的大多是嘲笑,如今却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汉服早就走进大街小巷。
而这也正是天猫新文创的初衷,希望通过自身影响力,让更多的中国人,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不仅做收货人,更做一个愈发了解中国文化的收获人。事实上,国际上一些时装大师也曾将中国汉服元素,运用到自身的设计中。
海盗爷 John Galliano 就曾说过“我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着迷,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因为东方文化对于我来说很神秘,迫使我想进一步了解它”在 Dior 时期,他吸取了汉服中纹样、刺绣等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夸张、震撼、富有戏剧性的作品中,让汉服元素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其实更早,还有品牌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如痴如醉的 Christian Dior 先生。在 1951 年,他就把唐朝草书大家张旭的汉字石碑文内容,全数印在了裙子上。
另一位时装大师 Yves Saint Laurent 同样热爱中国文化,1977年他推出的“女子系列”中,就处处可见汉服元素——开襟、阔袖......
在后来的 2004 年,Tom Ford也以 Rive Gauche 系列来致敬了 1977 年的那场 YSL 里扬起的中国风。
看似,在我们还没有开始进行“汉服复兴”前,这些设计师们就先行一步,窥见了汉服的魅力。而这些年,汉服越发从小众文化向大众视野迈步。人们在越来越通过了解汉服的同时,也更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这也让一些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天猫新文创组织这些活动,更是直接在对汉服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积极的推动。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说明衣冠本身就是文化和文明的符号。
大众的积极参与,侧面也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就像邻国日本对和服的尊崇和喜爱那样,我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人,会在尝试在日常穿着汉服、了解并喜爱汉服并乐于参与到汉服复兴之中,成为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份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本期文字助理:Dianna、Milo、Quinn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
点击下面的文章标题👇🏻,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