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啦!到这个独具特色的美食天堂去吃秋天的第一口美味~

已过立秋,是时候去贴秋膘啦,弥补一整个苦夏身体流失的营养。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九江的这座美食之都——修水县,一定能满足你一切对美食的想象下面跟小编一起盘点修水最具特色的十道美食吧!1.修水哨子- SHAO ZI -最重磅介绍的第一道修水特色美食,当属这道舌尖上的“非遗”——修水哨子了!修水的哨子就跟修水的姑娘一样有名。
它是九江市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名点,已经入选江西省级非遗美食之列

它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哨”字应该是“食”字偏旁(饣肖 ),那个“哨子”的“哨”(shao)字是方言,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字的可不要以为是小时候放在嘴里吹的哨子哦,不然就闹出笑话了哨子的形状酷似包子,但在用料、工序上却有别于包子,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佳话。

相传夏禹时代,当年大禹来到九江修水组织群众治好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但是荒年灾月,没有好东西来贡献于是村民便把眼光看向了高山密林,挖野山芋做成皮子、打野兽用其肉做馅,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
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代代相传如今,修水人吃的早已不再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了,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

一般做法是:首先剥去毛芋的外边毛皮,再洗净入锅煮熟,等其凉至20-25摄氏度左右,把其搅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每斤毛芋配三两左右)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些香油(油的配量一般以每斤毛芋3-5钱左右),拌成的料以软而不粘手为宜,拌好料后放置待用。
再配制馅子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等料馅备好后,就可做哨子了把毛芋料捏成小圆团,大致像普通包子的包法,把制成的馅子包在中间,外型包成上尖下圆,表面不要有裂缝。
最后用大火蒸15至20分钟即熟,趁热装盘上桌。

由于哨子工序的复杂,平时即便是修水人也很少做来吃,只有在贵客到访,家有喜事和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做,以示对客人的盛意、敬意,代表吉祥、团圆,是家的味道2.艾米果- AI MI GUO -介绍完哨子,第一个想到的另一道修水美食便是形状与哨子最为相似的艾米果了。
它是有着三千年历史传统地方风味食品,为修水民间招待尊贵客人特备肴品

艾为当年生草本植物,春季与荠菜一样遍地丛生,其叶清香翠绿,旧时为贫民充饥度荒之物传说晚清时期,有个姓艾的女人,人称艾嫂,在修水县城清云门外搭了个小茶棚摆设茶摊为招揽顾客,就试用这种艾叶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馅、形似哨子的点心,哪知这玩艺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时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后一儒者慕名而来,为其取名为“艾米果”,遂传遍全县,流传至今其制作方法:以鲜艾加碱煮至烂熟,滤干水,捣成艾泥,再对半配上干糯米粉揉匀,然后分成小坯,包馅上蒸笼,旺火蒸熟即成馅料与哨子相似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修水最大微信公众号:"修水人"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
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3.宁红茶- NING HONG CHA -要说哪样修水特产能比哨子名气大,修水宁红茶当之无愧宁红茶制作技艺不但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还列入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

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又称宁红工夫,起源于清朝乾隆晚期,名扬于清道光初年,鼎盛于清光绪年间。19世纪中叶作为中国著名红茶畅销欧美,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美誉。

宁红茶属全发酵类中小叶种红茶,一般在明前开采采摘时间多在云雾初散的早上8点后,标准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开展及部分一芽二叶,鲜叶采下后还要经过严格的拣选分级,防止老嫩不匀、劣次混杂宁红茶传统制法为初制和精制两个流程十余道工序。
初制工序主要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精制工序主要为筛分、拣剔、复火、匀堆装箱,并创造性形成了轻萎凋、重揉捻、足发酵等独门绝技宁红茶以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高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鲜爽而驰名中外。
馥郁持久的苹果香是宁红茶特有的天然茶香4.菊花茶- JU HUA CHA -同是茶类的还有修水菊花茶,是修水县的特色小吃。

其主要特点是以修水本地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花生等佐料,冲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锦茶”饮品此茶在修水家家必备,为待人接客之佳品制菊花茶颇有几分讲究,佐料也极考究。
八九月间摘得新菊,去其花蒂,洗尽晒干,用盐腌制;将生姜、萝卜、橘皮细剁成丁,也用盐腌制,生姜、萝卜晒干,以便储存同样拌以炒得喷香的黄豆、花生、芝麻、米粒以及花椒一杯茶端上来,上不见水,下不见底若用玻璃杯冲泡之,层次更见分明,芝麻、黄豆、花生、炒米、花椒悬浮在上,生姜、萝卜、茶叶、橘皮静沉水底,其中菊瓣如云,或升或沉,意趣自然,茶香袅袅,芽尖剔透,白菊晶莹,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
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菊花茶,因其佐料共有十样,故又称“什锦茶”

修水还有另一种皇菊泡的菊花茶 ,一杯一朵菊花,汤色纯净,特别漂亮“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若有宾客到访,摆一小桌特产,烹一小壶菊花茶,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等待茶水沸腾修水人的热情与淳朴就像这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5.三都米粉- SAN DU MI FEN -三都米粉主要有炒粉、汤粉、拌粉,每种又分鸡蛋粉、肉丝粉、素粉三都的米粉粗而滑,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口感非常好,再配上三都特有的米粉调料,煮出来的米粉还没端出来,就能闻到了香飘飘的米粉味道。

同为修水特色美食,三都米粉不如哨子、宁红茶那样妇孺皆知;同为米粉,也不及桂林米粉闻名遐迩虽不出名,但它始终是很多修水人心中最好吃的米粉,吃上一口,就能回忆起儿时的画面,也许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6.碱灰粑
- JIAN HUI BA -修水县有不少客家人,他们刚迁徙到修水时,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居住在高山峻岭的岩洞或草棚里,靠开荒种麻、种兰、种粮为生但是,客家人十分好客,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亲戚朋友走往都要想方设法招待,临走时还要送一些干果给客人带回去。
当时制作的一种红边白心的碱灰粑,就是招待客人和送礼的佳品

选上好的早禾秆烧灰,将禾秆灰泡入开水中,经过滤后成碱灰水,再用这种水浸泡粘米,待米浸胀后磨成浆,放点红糖打色转味,置锅中煮熟后做成长条形,用食品红染其表面,放阴凉干燥处即可用刀切成薄薄的小片,用腊肉、大蒜、辣椒炒过,可作下酒菜,与青菜煮食,可以饱肚腹,置油中炸过可当干果。
不管是油炒还是水煮的碱灰粑,既柔软又爽口,非常受欢迎7.酸辣杂- TSUAN LA ZA -修水怀远(客家)人最喜欢用一种自己浸泡腌制的酸辣杂菜待客,这种酸菜风味独特,食后耐人回味取浸泡的酸罗卜、酸辣椒、酸荞头、酸豆角、酸刀豆切成丁状,与发胀的黑木耳同炒,加大蒜、生姜等佐料,吃起来又辣又酸又脆又爽口,是咽饭下酒的好菜。

8.雏凤孵金蛋- CHU FENG LUAN JIN DAN -这是修水山区一位大娘当年为下放知青滋补身体而特制的佳肴,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现在不但成为修水各大宾馆的名菜,而且通过知青的返城将这道佳肴传到了上海、南昌、九江等城市。

修水山区有许多野生栗子树,每到秋天,橙红发亮的圆栗子就会从树上迸裂开的刺球中落到树下,妇女孩子们每天起早到树下去拣,拣回来风干几天后剥开壳,这时里面黄黄的、圆圆的栗肉就象块软饴糖,用这种野生圆栗子烧嫩母鸡,鸡肉鲜嫩,栗如蛋黄,汤鲜味美,相当有营养,民间有“雏凤孵金蛋”之美称。
9.盖子粉- GAI ZI FEN-一汤一粉一盖子,一吃就是一大碗修水盖子粉在外地几乎吃不到,如果你在外地吃到了那也肯定没有修水本地吃的地道盖子粉对修水人来说是早晨桌上必不可少的一份,是离开家乡后都会久久怀念的美食之一。

10.金枪棍子鱼- TJIN QIANG GUN ZI YU -修水山区的河流港汉中有一种金枪棍子鱼,长五、六寸,背部微黄,少有鳞,全身是肉,只有背脊上一根主刺这种鱼由于长期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山沟清水里,因此鱼肉格外鲜嫩,鱼汤格外鲜美,许多来修水的常客都喜欢点食这种鱼,并根据各人爱好,采用不同烹调方法,做出不同味道。

传说这种背部黄色的棍子鱼是龙的化身,只有黄龙山溪水流过的地方才有黄龙山是赣西北幕阜山之主峰,此山为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有“一脚踏三省(湘鄂赣),一眼望两湖(鄱阳湖、洞庭湖),一山藏两教(佛教、道教),一水东西流(即分别流入修河和隽水、汨罗江,亦有‘一水流三江’之说)”之称,山上岩奇石怪,花珍草贵,古松虬屈,飞瀑如虹、云蒸霞蔚、景色壮观。
山下有“黄龙三敕崇恩禅院”这千年古刹,史载:“山顶有龙湫,中有黄鱼二尾,能致风雨”吴黄武八年(229)“黄龙在山上腾空驾雾升空而去”,黄龙山因此而得名黄龙山是庐山西海之源头,黄龙山之水经七百里修河流入柘林湖,因此,这一带盛产这种黄色的棍子鱼,并逐渐被开发成旅游特色食品。
以上的美食有没有让你食指大动?不如亲自到修水品尝,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在这个秋天来一场秋日的“狂膘”吧!-The end-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请扫码下载江西文旅云、九派文旅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