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皮肤疙瘩,可能是这种“宅”癌!

网络小编 123 2025-07-28

三月的杭州又到了乱穿衣的时候小编羽绒服还没脱同事已经穿上短袖没有了大棉袄的包裹不仅小肚子藏不住皮肤上的小小问题也浮出水面人家都是“肤如凝脂”“肤白胜雪”咱一低头总能发现莫名其妙的“疙瘩”肉色的、红色的不痛不痒也不知道是啥

这不,有位年轻的小姑娘就被皮肤上的“疙瘩”缠上了突然升级的斑块?29岁的小章(化名)两年前因为右上腹一块“赖着不走”的萎缩斑块,在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本以为这事儿早翻篇了,没想到几个月前,手术疤痕处突然“膨胀”了起来。

,还越长越大!小章心里嘀咕:“这瘢痕疙瘩怎么还带升级的?”

患者示意图于是,她赶紧去了当地医院医生看了看,也觉得是“瘢痕疙瘩”,给她进行了3次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可这肿块不仅没消停,反而愈演愈烈,小章心里直打鼓:“这‘疙瘩’是成精了吗?”带着满腹疑惑,小章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接诊的皮肤科主任乔建军主任医师经过仔细查体,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这肿块,可能不是瘢痕疙瘩!”乔建军主任为小章安排了皮肤活检并送检病理检查。

皮肤活检是皮肤科医生的“侦探手段”,能揭开皮肤问题的“真相”,是诊断多种皮肤疾病(如炎症、感染、肿瘤等)的“金标准”通过取一小块皮肤组织,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医生能够明确病变的性质,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结果一出,真相大白——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小章一听,瞬间懵了:“啥?肉瘤?不是疙瘩吗?”疙瘩变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和中年人,多数发生于躯干、四肢近端”乔建军主任介绍,“DFSP早期常表现为皮色结节或斑块,摸起来硬硬的,表面可有萎缩,但通常不痛不痒。

随病情发展,结节会缓慢增大,逐渐变成紫色至红棕色,部分外形类似瘢痕”

该病起源于真皮层,会缓慢向皮下组织浸润生长但它比较“宅”,通常只在局部“搞事情”,很少“到处乱跑”所以虽然是“皮肤恶性肿瘤”,但只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手术扩大完整切除后,很少转移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

“伪装术”一流,常常被误认为是瘢痕疙瘩或皮肤纤维瘤,误诊率较高。

不过,幸好小章及时就医,才没让这个“戏精”肿瘤继续演下去随后在皮肤科潘云雷主治医师的“操刀”下,小章接受了手术扩大切除治疗,彻底把这个“冒牌疙瘩”请出体外为啥被这肿瘤缠上?这也是小章最疑惑的问题,怎么小小的“疤痕”就变成皮肤肿瘤了?是不是所有的“疤痕”“疙瘩”“肿物”都会变成这种肿瘤?

乔建军主任结合小章2年前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认为,她可能是两年前DFSP首次治疗不彻底,剩余病灶持续生长。

除了爱伪装、爱局部搞事外,DFSP具有一定的复发概率简单来说,切了可能还会长尤其是首次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复发情况而且,潘云雷主治医师表示,复发性皮损更倾向于伴肉瘤样变,此时转移风险会增加乔建军主任提醒,皮肤表面肿物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检查。

No.1大小变化皮肤表面是否有新出现的肿物,或原有肿物短期内变大No.2颜色变化皮肤肿物的颜色出现变化,颜色不均或加深变浅,多种颜色混合等No.3形态特征肿物周围边界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界限不清No.4

伴随症状肿物出现破溃、出血,长期不愈合等变化。一旦怀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不要自行盲目判断,更不要随意使用药物或偏方处理。本文专家

本文通讯员:皮肤科 陈心怡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上一篇: 朱西甯|红灯笼
下一篇: 那年父亲摔伤,我过小姨猪肉摊,她转脸忽视,次日门上挂了个猪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