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荞面、王冰粉、周海味… 这些双流人从小吃到大的特色小店变样了
近日,双流区市监局、卫健局、商务局、城管局联合发文,确定袁荞面等19家餐饮商家成为双流区东升街道首批特色餐饮示范店,这些餐饮商家将总共获得150万元的资金,用于补贴店面的升级改造。

顺着这份名单记者对部分店面进行了探访看看他们改造升级后的情况丁哥肥肠粉:店面融入文化元素

位于棠湖西路二段的丁哥肥肠粉可谓是陪伴双流人度过了十几个春秋的老店,借着此次评选特色餐饮示范店的机会,老板丁杰投入了六万元对店面进行升级,除了对后厨和大厅的重新装修,店内墙壁上的手绘画是改造的亮点,“这个墙壁我们不单纯是把它粉刷了,还专门请绘画的老师来画了反映我们餐饮文化的画,很好看,顾客来了都说非常满意!”

记者在丁哥肥肠粉店内看到,墙壁上的手绘画虽然简单,但却完整地展现了双流肥肠粉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流程“我算是这家店的老主顾了,从小吃到大,这里就是我记忆中家乡的味道”26岁的市民毛伟,刚从外地出差半年回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行李,就先来这里吃碗肥肠粉,“味道没有变,店面却有了大变化,厨房也变成了明厨亮灶,加上这些手绘画的点缀,既让人觉得干净卫生,又很好地展示了肥肠粉的餐饮文化,我觉得特别好!” 。

周海味抄手:30年老店换新颜 说起位于广场路的这家周海味抄手,那绝对是无数双中学子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从1989年至今,这家店已经陪伴附近的街坊邻居走过了三十余个年头从最初的老板周思久,到现在由女儿周艳阳接过味道的“传承棒”,那一碗海味抄手的鲜香依然留存。

“受店面格局的影响,我们店之前的硬件条件确实太差了,特别是厨房,有时候早上和中午比较忙的时候,我们两三个人在那里都错不开身”周艳阳告诉记者,装修忙了差不多两个月,大到整体布局图,小到地砖的颜色质地,她都亲力亲为精心选择,“成本很高,装修工人都开玩笑说比家装的价格还贵了!”装修完成那天,看着崭新的店面和整洁的后厨,周艳阳和父母还开心得在门口放了一小挂鞭炮,期待未来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让猪脚脚跑中餐:时尚现代受欢迎 这是一家名字听上去特别动感的中餐厅,店老板曾刚是位标准的80后,初入餐饮行业,由于缺乏经验,店内的初次装修既缺乏特色又没有创意“当时生意不好,请了行业专家过来现场一看,就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装修风格。
”曾刚告诉记者,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几十万创业资金就要泡汤,却得知了东升街道要举办特色餐饮示范店选评活动,“这简直就是我当时的救命稻草”

曾刚下定决心,邀请专家来对自己店面进行整体风格的设计,“我这个算是小区底商店面,住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所以当时专家就提出来要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餐饮消费习惯,我特别认同这一点”经过两个月的重新装修,一个充满时尚元素、特色鲜明的中餐店最终呈现了出来,不仅如此,曾刚还把厨房的布局做了升级,方便菜品快速出品,“我们这儿一条街几乎都是餐饮店,目前我算是生意比较好的。
”曾刚喜滋滋地向记者透露,现在每天的营业额是过去的两倍以上,“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新菜品,明年有合适的机会我就接着开分店”

据悉,此次特色餐饮示范店评选主要针对中小型餐饮商家他们分布在双流的大街小巷既有像袁荞面、王冰粉、张砂锅这样具有较高本地知名度的特色小店也有一些像魏希松茸包子放牛娃跷脚牛肉多味小吃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精品特色餐饮商家

通过对他们进行提档升级能够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对于提升双流餐饮行业的整体形象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示范店的改造成本,对每家进行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改造升级补贴”区商务局社区服务科科长李绍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入选的19家特色餐饮示范店以此次评选为契机,在坚决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出更多具有双流本土特色的美食产品,打造品牌、塑造形象。
“我们作为促进行业发展的主管部门,也会根据双流餐饮的发展实际,制定更多更有利于企业的政策和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动行业整体升级,为双流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贡献力量”【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崔凯 编辑:杨怡欣 审核:刘薇】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双流政事”,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空港融媒”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