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6年级,184斤”,肥胖儿童涌入暑期减重门诊
55 2025-07-26
中新网吉林7月1日电,标题:吉林省的满族传统服饰“十八镶滚”工艺深受“Z世代”的喜爱。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代悦历经选材、去浆、裁剪、拼接等工序,耗时整整一个月,终于完成了那件旗装的缝制。其中,袖口部位采用的“十八镶滚”工艺尤为引人瞩目。
代悦,年方41,身为吉林乌拉满族十八镶滚传统工艺的传承者。自2011年起,她便潜心研究这门技艺,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满族服饰的制作过程。2019年,她荣幸地被邀请至俄罗斯萨马拉国际时装周,并在压轴环节的中国风主题秀中,展示了她的杰作。
吉林市的代悦家乡是满族的起源地之一,那里的满族服饰制作依然坚守着古老的技艺。满族服饰的镶滚工艺拥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其装饰风格较为复杂,以精致细腻为佳品,缝制技术既细腻又扎实,领口、袖子、衣襟和衣摆都装饰有宽大的多重镶边。
代悦正在缝制旗装。 苍雁 摄
代悦回忆起童年时光,她穿过的棉袄和裙子,每一件都是由姥姥亲手一针一线缝制的。那时候,衣服上的一字扣采用的是十八镶滚的工艺,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装饰手法。代悦提及,镶滚工艺从最初的三镶三滚、五镶五滚,演变至现今的十八镶滚,使得旗装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代悦用“十八镶滚”技艺缝制旗装。 苍雁 摄
代悦在本地开设了一家售卖旗装的店铺,26岁的陈旭山成了那里的常客。他自诩为中式服饰的忠实爱好者,衣橱中中式服饰的比重高达一半。陈旭山不仅对穿着旗装情有独钟,而且对制作旗装也充满热情。
陈旭山在大学期间,经常在宿舍里充当裁缝的角色满族服饰,偶尔还会前往图书馆搜集历史资料以供考证。为了裁剪出自己心仪的服装,他经常向代悦请教盘扣的技巧。他说:“旗装的刺绣、镶边,还有十八镶滚的技艺满族服饰,这些都可以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时装的设计中。”
代悦提到,众多年轻顾客如同陈旭山那般,对旗装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爱穿着,更乐于亲自动手制作,沉浸其中,享受这份乐趣。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陶瑞峰指出,当代年轻人愈发充满自信,他们正对中式元素情有独钟。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造型、色彩以及技法等元素,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满族等民族服饰的鲜明特点,不仅能够展现个性,还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陶瑞峰如是说。
代悦正在设计旗装。 苍雁 摄
代悦的图案设计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采用提花缎和香云纱材质的旗袍更是年轻顾客的热门选择。代悦乐于与顾客深入交流制作细节,双方都渴望打造出一件无懈可击的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