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红毯:杨幂开叉露美腿,汤唯低胸诱惑,刘雯背后惊艳
142 2025-07-12
如果说近几年的很多流行风尚可以用某种“美学内核” (英语 aesthetics 或者后缀 -core ) 来概括,比如 Cottagecore (乡村田园美学) 、 Gorpcore
(户外机能风) 、 Barbiecore (由电影《芭比》带火的风格) ,那么芭蕾美学 ( Balletcore ) 也必然位列其中 这是一种紧密围绕芭蕾舞蹈衍生出的美学风格,由芭蕾舞鞋 。
(以平底鞋和低跟鞋为主) 、纱裙、袜套、连体衣、羊毛衫、珍珠、缎面、绑带等标志性元素,编织出一个轻柔优雅的梦幻世界 自从意大利时装品牌 Miu Miu 在 2022 年秋冬秀场上推出那款红极一时的缎背芭蕾平底鞋,大众对 。
balletcore 的热情被推向新的高峰,许多时装品牌如 Simone Rocha, JW Anderson , Jacquemus, Ferragamo 也纷纷下场,将自己对 balletcore
的理解与想象融入秀场从韩国当红女团 Blackpink 成员 Jennie 在 2023 年 Coachella 音乐节的舞台造型,到犹太裔女演员 Natalie Portman 2023 。
年的戛纳红毯造型 (她 2010 年斩获奥斯卡影后的《黑天鹅》也是 balletcore 的灵感来源之一) ,再到新生代女歌手 Olivia R odrigo 的 MV 造型和
2025 年的 Instagram 更新,芭蕾美学不仅不见颓势,反而愈显丰富和个性化,从优雅灵动到哥特怪诞,几乎适配一切风格。
从左至右:Jennie at Coachella 2023,Olivia Rodrigo 2025年的Instagram造型,Natalie Portman 2023年的戛纳红毯造型
Natalie Portman在2010年斩获奥斯卡影后的《黑天鹅》 人类对芭蕾这门舞蹈艺术的痴迷由来已久,20 世纪以来对芭蕾美学的借鉴与致敬更是如春雨般淅淅沥沥未曾停歇让我们先将时钟拨回 18
世纪,当时的芭蕾舞者必须穿高跟鞋跳舞,直至法国舞者 Marie Camargo 第一个穿上平底鞋走上舞台。显而易见,平底舞鞋具备更高的柔韧度,于是高跟鞋退出了芭蕾的历史舞台。
Marie Camargo 知名印象派画家 Edgar Degas 创作了许多以芭蕾舞女为主题的油画:年轻的舞蹈演员们身着白色纱裙和粉色缎面芭蕾舞鞋,在练功房里或凝神听讲,或翩翩起舞,或坐在椅上低头休息。
左:Edgar Degas, The Dance Class (1874),右:Edgar Degas, Two Ballet Dancers (1879) 如今芭蕾舞被普遍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然而彼时的芭蕾舞演员是一份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业,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不谈,许多年轻舞者势单力孤,不受尊重,忍受着生活的贫困与潜在的性骚扰。
德加笔下那些垂着头颅静默无言的舞女,她们在想什么?无人知晓,也鲜有人关心 芭蕾并不纯白,美丽的背后有血泪 实际上,几个世纪以来舞台上只有男芭蕾演员,直至 19 世纪才出现女性舞者,所谓的“有色人种”处境则更加艰难,她们还需要自己掏钱将粉色的芭蕾舞鞋染成贴近肤色的颜色,于她们,天真无邪的粉色也成为一种视觉上的霸凌。
直至 20 世纪初,芭蕾才被西方世界认可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时装设计师们也开始从芭蕾美学中汲取创作灵感,这点部分归功于俄罗斯舞蹈家 Anna Pavlova 和 Sergei Diaghilev
的精湛技艺,顶尖舞蹈家不再只是面目模糊的表演者,他们已然拥有了引领潮流的话语权 Anna Pavlova 演绎舞台代表作“天鹅之死”时穿的芭蕾舞裙非常特别,紧身胸衣腰间饰以两片柔软梦幻的布料,宛若天鹅轻柔的羽翼。
这条经典舞裙为法国时装大师 Christian Dior 提供了灵感,他由此设计出晚礼服‘ Cygne Noir ’,意为“黑 天鹅”:裙装背面两块黑色绸缎丝绒布料如流水般泻下,相比原作的脆弱纯洁,反而多出几分神秘与诱惑。
左:Anna Pavlova, costumed as the dying swan,1905.右:Christian Dior, Cygne Noir (Black Swan), Evening Dress, 1949-1950 (made)
无独有偶, Coco Chanel 女士从编舞家 George Balanchine 1932 年芭蕾表演 “ Cotillon ”的舞者纱裙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条缀满细碎银光的海军蓝薄纱长裙;法国时装大师
Yves Saint Laurent 和 Christian Dior 还分别为英国首席芭蕾舞者 Margot Fonteyn 设计过鸵鸟羽毛的轻灵裙装和缀满蓝色亮片的拖地晚礼服三位风格迥异的大师皆从芭蕾艺术撷取巧思且极具品牌辨识度,足以证明芭蕾美学的包容度之高与演绎空间之广。
从左至右:Gabrielle “Coco ” Chanel, 1937; Yves Saint Laurent , 1965; Christian Dior, 19 50 芭蕾美学的大师手笔也见证了顶级舞者的变迁史,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女性冲破禁锢的故事。
舞蹈家 Maria Tallchief 的血管里流淌着美国原住民、爱尔兰人以及苏格兰人的血液,她被广泛认可为第一位美国籍首席芭蕾舞者 ( 1947-1965 ) ,这一桂冠长期以来只安在俄罗斯和欧洲籍舞者头上。
成为首席舞者的那年,她买下 Christian Dior 先生春夏高定 Corolle 系列的一件掐腰黑色礼裙——留名史册的 “The New Look” 正出自这个系列——并在 1953
年穿着它去领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颁发的“年度女性”奖项。
从左至右:Christian Dior, 1947;Maria Tallchief, 1947;Christian Dior, the Bar Suit from “The New Look”, 1947
既然谈到了 “The New Look” 这个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时尚造型,我们也不妨展开聊聊这一系列的原名 Corolle 意为“花冠”,比喻宽大蓬松如鲜花般肆意盛开的裙摆,与掐腰设计并置更显传统女性魅力,也让人联想到芭蕾舞裙铺开的纯白薄纱与不盈一握的纤细腰肢。
“The New Look” 语出《时尚芭莎》编辑 Carmel Snow 的描述,精准概括了这一系列发布之初引发的轰动战后的人们迫切渴望摆脱战争阴影, “The New Look” 的出现满足了他们回归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景,瞬间点燃人们的赞美与追捧,也开启了 。
50 年代高定女装的辉煌 殊不知,传统女性魅力再度盛行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可谓一记闷棍 40 年代的女性响应号召投入职场, 50 年代的战后女性地位反而有所倒退,她们被重新赶回家庭的方寸间 纵观历史,芭蕾美学的美丽与黑暗始终如影随形,如同一处幽深的景观,叫人警惕,却又忍不住凝视。
与 Dior 这波风潮大约同时期,一位美国女设计师正悄然崛起,她是 20 世纪 30-50 年代极具影响力的女装设计师 Claire McCardell ,被誉为现代实用女装之母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但几乎所有女性的日常穿着都被这位女装先驱深深影响:女式紧身长裤、挂脖连衣裙、连体裤、连帽衫,当然还有芭蕾平底鞋。
左:TIME Magazine Cover: Claire McCardell - May 2, 1955;右:September 13 1943 issue of Life
Claire McCardell balletcore 美学这一核心元素正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她二战期间物资紧俏,嗅觉敏锐的 Claire McCardell 注意到布料和鞋履限量供应,但芭蕾舞鞋不受限制,于是在 。
1942 年推出芭蕾平底皮鞋,搭配日常的连体裤或者裙装出街,兼具舒适与美观。
May 15, 1949 , Vogue 封面 没有带来惊天动地的设计,却在穿衣打扮上实实在在赋予了普通女性能量 2019 年, Claire McCardell 的家乡巴尔的摩为她竖起一座铜像,只见她身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脚踩标志性的芭蕾平底鞋,笑意盈盈地站着在那里,仿佛注视着所有蒙受她恩惠的现代女性。
Claire McCardell 的雕像 除了飞入寻常百姓家,芭蕾平底鞋在电影明星和影像魔力的加持下继续进化,下可使人步履轻盈,上可为芸芸众生造梦 此处不得不提及两位银幕明星的演绎:法国女演员 。
Brigitte Bardot 自小练习芭蕾,她请意大利设计师 Rose Repetto 为电影《上帝创造女人》中的造型设计芭蕾平底鞋电影 1956 年上映大获成功, Brigitte Bardot 。
凭借精彩的表演一跃成为时尚偶像,芭蕾平底鞋由此成为 Repetto 的金字招牌,直至今日魅力不减。
电影《上帝创造女人》剧照 一年以后,英国女演员 Audrey Hepburn 凭借电影《甜姐儿》在好莱坞走红,她饰演的新手模特 Jo Stockton 身着各色服饰游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演绎了不止一双芭蕾平底鞋。
生活中的 Hepburn 也喜欢用芭蕾平底鞋搭配日常造型,它简约优雅的属性既能搭配隆重华丽的礼服裙,也能点缀极简黑色练舞套装当时的好莱坞以美艳性感的女明星居多,身形瘦削、体态优雅且带有男孩子气的 Hepburn
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成为银幕的一抹亮色,也成为了芭蕾平底鞋行走的代言人有“性感小野猫”之称的 Brigitte Bardot 与“优雅代言人” Audrey Hepburn ,两位气质与戏路截然不同的女明星,都格外钟情这款鞋履。
从左至右:Audrey Hepburn dancing in Rome in 1955;Audrey Hepburn in Funny Face (1957) 此后的几十年里,诸多时尚 icon
纷纷上身演绎芭蕾皮鞋,美国前第一夫人 Jackie Kennedy 和英国黛安娜王妃会在出席公共场合或外事任务时欣然选择它,无论造型正式还是休闲,芭蕾皮鞋都能稳稳托住穿着者的气质。
左: Jackie Kennedy in 1962;右:Jackie Kennedy in 1970
Princess Diana 随着后来服装纺织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诸多新鲜面料如尼龙、氨纶和聚酯纤维开始变得时髦,相对低廉且打理方便的特质推动了时尚进一步平民化,紧身衣与连体裤走进了万家女性的衣柜里,让她们拥有了更多闲适自在的穿着选择。
这股运动休闲风 ( athleisure ) 的持续走红,离不开当时如雷贯耳的“健美女王” Jane Fonda ,她自 1982 年起发布了一系列健身视频席卷全美,凭借闪亮的笑容、五彩的连体衣与袜套、匀称有力的身材,成为那个时代的审美代表之一。
左:1980s Donna Karen bodysuit,右:1980s Jane Fonda 如今 balletcore 风潮的复兴意味着什么?纵观时装史, balletcore 的流变可谓女性魅力与自主意志的演变史,两股力量在湍急的历史潮流中交替争妍,在
21 世纪的今天达成相对和谐在社交软件 T iktok 和 Instagram 上,不同身材类型的女性纷纷晒出自己演绎的 balletcore 穿搭,骄傲宣告: 美与舒适可以兼得,无论宽矮胖瘦,我无条件拥抱自己的女性身份和身体曲线,面对人生种种,让芭蕾美学,助我轻盈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