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青岛老街系列 E字形老街的别样风景

网络小编 166 2025-07-07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常州路不长,仅有几百米,它的形状近似E字形,这里一竖三横的街道都叫常州路。常州路上大多数的老建筑已经不在,仅存下几处处老建筑,每栋老建筑都是精品。

常州路21号,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建于德占时期的1900年,时称德国监狱,又因关押的人犯多为欧籍人士,又称为欧人监狱1914年日本占据青岛后,该监狱又成为日军囚禁场1922年民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青岛地方检察厅看守所,青岛地方政府重新命名青岛市区道路时,将看守所所在的路段命名为常州路,始称常州路看守所。

之后,看守所又历经国民政府、日伪政权的更迭青岛解放后,常州路看守所又几易其名如:青岛市人民法院看守所、青岛市公安局看守所、山东省青岛市看守所、青岛市第一看守所

曾几何时,青岛人最忌讳的有两条路,一条为殡仪馆所在的小白干路(现重庆路),一条即为看守所所在的常州路当时,老人们恫吓孩子常常会说:“再不听话、叫警察把你送到常州路去”常州路看守所迄今已有115年的历史,是早于旅顺日俄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的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国近代殖民监舍。

而今的常州路看守所已为国务院确定的市级文化保护单位,辟为“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青岛市法制教育基地”

常州路9号,这里是1897年设立的战地邮站据资料显示,当时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的建立是一种应急的措施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使占领军的士兵和商人们的通信在短时间内变得较为容易些该建筑面积424.99平方米,砖石结构,其简化的德式风格表明,当时没有将它作为长久的邮政主要建筑来考虑。

第一邮政代理处撤消后至1929年,该建筑的用途已无可考。

胶济铁路通车后,一些穆斯林从外地陆续移来青岛,传入伊斯兰教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初期,集中居住在四方的客籍回民已有300余户,1800余人后来,淄博王万英阿訇在河南路租赁平房二间,当作穆斯林礼拜处所1929年,王万英和回民穆斯林穆华亭、刘尊五、石小坡等人发起募捐,得到青岛市回族市长马福祥的支持,购买了常州路9号、11号、13号房屋,并将9号原第一邮政代理处的建筑改建成为清真寺。

清真寺将原建筑正面山墙花饰改成3个清真寺圆顶形,并保留下原先嵌入的1898字样这次改建还在门前阶石上加刻了有寿字及中国古典云纹的装饰图案此后形成的建筑使清真寺楼上设立了可容纳百余人的礼拜楼下则设有阿訇办公室、学员室、会议室、伙房等。

(陈志伟)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上一篇: 月薪5000也能住出高级感,这10个穷装技巧让我后悔没早知道
下一篇: 网红打卡地 | 长春市胜利公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