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蒙古族鞍马文化

网络小编 129 2025-07-04

马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尤其是蒙古马伴随其主人驰骋疆域,踏遍四方,为蒙古民族的崛起、强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而盛名远扬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下,马的拥有量和马的品种之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

蒙古马原产于蒙古髙原这种马虽然体形较小,但体质健壮在半野生状态下生存的蒙古马不怕寒冷、不择食,容易适应各种气候,而且跑得快,耐力久,很适合远行出征的需要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马、驯马的经验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出的优良马种。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在茫茫大草原上以游牧、狩猎为生长期以来,马在蒙古人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驯马、养马,使马成为交通、运输工具,游牧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马群也随之成为衡量牧民贫富的标尺在蒙古人经营的“五畜”(马、牛、骆驼、绵羊、山羊)中,马的用途尤为突显。

马是牧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同时又是劳动对象放牧、迁徙、行军作战、社会交往乃至以马为资源的商品贸易都离不开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人,如果没有骑乘的马或不会骑马,可谓“寸步难行”所以,蒙古人从小学骑马和养马,把小孩的长大比喻为“手及梢绳,脚及马镫”。

蒙古族在马背上长大、马背上崛起、马背上创业,在马背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勇敢,被世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文化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选自 蒙古族历史文化)马不是天生就能顺从主人的在半野生状态下长大的马被称为“生格子马”,必须经过驯化 后才能成为顺从主人的骏马。

驯马、骑马需要相应的用具,如从马群中套马需要套马杆、套马索, 给套住的马戴上笼头才能不让它跑掉骑马还需要马鞍、马嚼子等等我们把驯马骑马、养马 所需的一系列用具称为“鞍马用具”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蒙古族很早就发明了鞍具。

最初的鞍子是用柳条编织的,后来有了 把牛皮整形制成的鞍子,从样式上看还出现了坐垫形的鞍子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使用鞍具 经验的积累和新材料的应用,马鞍的样式、制作工艺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在长期的马背生涯中, 人们不断改进鞍具、装饰鞍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鞍马艺术。

鞍马艺术是蒙古族马文化不 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蒙古族人民爱马、饰马,以拥有骏马雕鞍为荣所以鞍马饰具制作精美,用料考究,是民族 手工艺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对鞍马用具的装饰也体现着主人的身份和审美情趣 鞍马用具分为三类:以马鞍为主的基本器具;马镫、肚带、扯肚等辅助器具;驾驭马的笼头、 嚼子等配套器具。

本书主要介绍清代以来蒙古族普遍使用的各类鞍马用具,并介绍自古以来马的调理、驯化与 骑用和相关习俗等马鞍是蒙古族鞍马用具中的最基本器具蒙古族制作马鞍和装饰马鞍的历史十分悠久著名 学者王国维先生曾赞美说:“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

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开, 故折旋而不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 受雨而不断烂,阔才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顾”(《黑鞑史略笺证》)这说明蒙古族善于 制作马鞍,善于装饰马鞍。

13世纪记录蒙古族历史的巨著《多桑蒙古史》中也说,蒙古人的马鞍 具有装饰美化的传统,而且通常都用白银雕镂出各式各样的花纹

上一篇: Nov 14 双语新闻精选:古琦推出新款天价丑鞋 Gucci sells ugly trainers
下一篇: 以“型”示人,男士衬衣着装有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