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登泰山记(节选)

小小兔 162 2025-07-04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定陶融媒主播孙学斌,今晚与您分享的文章是《登泰山记》(节选)我10岁的时候就开始仰望泰山,这仰望之心,起自于泰山之神没想到,加上去年底的“泰山之行”,我已四次拜谒泰山。

由于年龄和心境的不同,四上泰山的感觉也完全不同回想起来,可以用“观、感、品、悟”四字概而括之21岁时首登泰山中午参观过岱庙后,一路经红门而上,过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直攀玉皇顶。

一路5个多小时,先累后喘、汗流腿颤,山路的风景如影而过,只记得人跟人、山接山、树掩树,大小神庙和刻字随处可见当时,我是被杨朔先生的《泰山极顶》所引领,只怀着到极顶看日出的向往,并未过多留意风景正可谓,少年登山只逞强,不解风情步自枉。

那年,玉皇顶有一个简陋的宾馆类似大通铺的房间里,放着上下两层的钢丝床,被子潮湿,条件真是艰苦但是,由于一路上山实在太累,加上还要早起看日出,在天街随便吃了点东西,我倒头便进入梦乡那次,印象最深的就是雾中观日出。

第二天凌晨4点多,披着绿军大衣赶到日观峰,只见群山俯伏、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唯见举灯自下而上的登山人,一路星火蜿蜒约莫半小时后,白雾突然从东方山底而起,瞬间弥漫而上这时,人们叹息不止,都说看不到日出了。

我也十分失望,焦急地期盼着,希望雾开云散,此行如愿没想到的是,几分钟后,突然有人惊叫:“雾散了!雾散了!”接着,壮丽的云霞从灰白色的雾丛里露出一抹鲜亮,人们都屏息静气,眼盯东方这时,橙红色的太阳弧线缓缓地冒了出来,人群中再次响起尖叫声:“啊!出来了!出来了……”。

十年后,二次上泰山,留给我的印象却是一个“感”字。

这次登山时,年龄刚过三十,正是心智似开未开、崇伟求大之时登山路上,感受最深的是泰山的雄浑巍峨、坚韧大气“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登泰山而小天下”……古人对泰山的膜拜与礼赞,一直激荡着我的胸怀,真可谓激情澎湃,眼中尽是苍茫肃穆、云海松涛。

及至再到玉皇顶,真正感觉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登峰造极、五岳独尊”之气势42岁那年秋天,我三登泰山,正是鲁地孔圣人所谓“四十不惑”之时此次登临重在一个“品”字上,其机缘来自于一书家朋友那几年,我爱天下书帖,每观古人留下的墨宝帖拓,便心平气和、浮想万千。

书家朋友说,天下名山多刻石,唯泰山石刻为最于是,相约结伴,专为石刻而来

可以说,泰山石刻,就是一座活着的“中国书法博物馆”现存的石刻,自秦至今,历代皆有巨制其精品之多、承续之强、书艺之精,堪称一部书法艺术史泰山石刻有隶书、楷书、行书、篆书和草书,在书体上既一脉相承,也形变神异、多姿多彩,纵贯中国千年书法史。

观其石刻,既有帝王将相所留,又有大儒墨客所书,纷呈竞秀,都体现了泰山沉稳雄浑的气质精神驻足细品,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感慨万端!去年12月8日,四登泰山时已五十有六,入知天命之年此次泰山之行,老友新朋说说笑笑,自西门桃花源乘索道而上。

到了天街,我突然心有一问:传说中,泰山为什么安住着这么多的神?有象征着光明不朽的太阳神,有主宰万物生死的东岳大帝,有智慧慈祥的碧霞元君,有主持天庭的玉皇大帝,有象征长寿的西王母娘娘……除了这些大神外,玄女、伏羲、蚩尤、飞廉、穷奇、后羿也各有供奉。

泰山巍巍,苍茫静穆,三界神灵各安其位:天上神仙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地狱神仙有城隍、阎王,人间神仙有三皇、孔子、颜子、鲁班以及为民除妖驱魔的石敢当真可谓诸神在山,日夜听报应愿,解难救急,俯视万家灯火,共襄天下太平。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文艺报作者:杨小凡主播简介:

定陶融媒体中心主播 孙学斌

上一篇: 侯佩岑《浪姐6》下班路透来袭,绿军大衣配披肩发 笑容甜到心坎里
下一篇: 91年大年三十,我偷偷给跟公婆不走动的老婶家,送去一碗糯米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