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裙男帽的禁忌:彰显个性与反传统的太平天国服饰

网络来源 184 2025-05-28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革命的高峰在清朝政府没落封建统治的末期,太平天国运动是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沉重的打击,相传道光皇帝去世时,一直手指西南方而终,四十年后正是在西南洪秀全掀起了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

近几年,随着影视剧制作逐渐精致与良心,我们看到呈现在屏幕之上的古装剧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戏服式服装,我们发现不同历史时期与背景下服饰也传递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从1851到1864年,短短的十三年间,太平天国从迅速崛起到走向末路。

清末政府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像太平天国这样的运动有很多,但是唯有太平天国的声势最为浩大太平天国也是唯一一个在服饰穿着上有严格规定的起义运动

天国服饰制度:女子去裙,男子去帽太平天国大军攻克天京以后,正式定都天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公布服饰制度在当时,服饰代表着政治立场,甚至关乎着生死总的来说,太平天国的服饰具有传统汉服的特征。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三条太平天国服饰标准

太平天国服饰标准的第一条:严禁穿着清朝服饰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了一部分劳苦大众认可与支持,他们大都在清政府统治下痛恨清政府,因而服饰的更迭也代表着一种迎接新时代的决心与魄力,在当时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天京服饰制度是强制性的,如果再穿着清朝服饰无异于是与太平天国政权对抗;。

太平天国服饰标准的第二条:女子去裙,男子去帽太平天国的大部分领袖来自两广客家,因此太平天国服饰制度将其引用进来,要求女子不能穿裙子,男子不允许戴帽子这是太平天国改变民众服饰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及核心观念;太平天国服饰标准的第三条:关于服饰的颜色,红黄两色普通百姓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红黄两色是太平天国天朝的颜色,只能是领导者和官员可以使用。

至于平民只可以用红色做头巾,其余使用红色的一律斩首,这个规定是相当严格的。

太平天国装束与清朝官员装束对比服饰制度的背后透露出天国的梦想与实际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开创先河。

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之初就下令不许剃头,要蓄发提出这项规定,自然剑指满清封建王朝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规定蓄发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向清政府的一种宣战同样的,各地起义团体也靠留发来响应这种起义。

太平天国服饰制度建立之初是为了与满清划清界限,方法也简单粗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清朝要求留辫子,剪掉、披头发;清朝要求剃头,留额发;清朝服饰马蹄袖,不穿宁可穿戏服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太平天国服饰制度中包含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元素。

太平天国真的复刻了汉服吗?说到这里,我们再次思考一下,太平天国的服饰是汉服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太平天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有一部分是空想并没有实现在当时的清朝,汉服已经消失了三百多年太平天国的服饰并没有再现汉服,反而在制度的掩饰下有一种胡乱的穿法。

太平天国起义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首先就要到富贵人家掠夺衣服,但是为了符合太平天国的服饰制度人们甚至只能找戏服来穿太平天国部队中大都是贫苦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在太平天国中的普通士兵事实上是穿的比较混乱的正如太平天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一样,太平天国的服饰制度并没有完全被执行,也比较理想化同时又有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服饰的演变透露出太平天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着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开始了“声色犬马,养尊处优”的生活,服饰装饰也有了严重阶级等级,这违背了建立“同享太平之乐”新世界的初衷反传统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别具一格的一面,但是领导阶级由俭入奢却将那个有衣同穿的美好梦想化成了泡影。

太平天国服饰变化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服饰本身,更折射出太平天国政权的没落太平天国的起义之于清王朝腐朽统治是必然,而太平天国的灭亡之于洪秀全也是必然,洪秀全在太平天国末期生活奢靡、纵情声色,穿上龙袍的他已经完全违背了自己建立太平天国的理想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封建统治者。

上一篇: 汉服形制大科普(男女都有),值得收藏
下一篇: 5组神仙配色,重塑穿搭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