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 设计师系列】安宁扎染第三代传承人杨语嫣:让穿上扎染汉服的人增强文化自信

网络来源 39 2025-05-24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扎染,与汉民族传统服饰结合而成的扎染汉服,将这种独特的民族传统之美创造出来的就是安宁千趣文化创意中心的杨语嫣,她将携自己原创的扎染汉服亮相于6月13日至19日举行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为人们演绎一场传统技艺与传统服饰融合迸发出的中国之美。

(△扎染作品雅鲁藏布江)科普扎染技艺是古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一千六百年前的秦汉年间,古时称绞缬安宁扎染传承了源于汉唐时期的绞缬技艺杨语嫣是安宁扎染传承人的后人,家中三代从事扎染工作,父亲杨成被安宁市政府任命为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可以说是泡在扎染缸中长大的”,杨语嫣这样形容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从小她就看着爷爷、父亲那一辈的人做扎染,而且已经见过好几种复杂的工艺在杨语嫣早期的印象里,扎染布都由家中工厂的工人制作出来,不少还出口到日本。

后来,由于人工成本上涨,养不起那么多工人,制扎染的工厂逐渐变成了作坊“很喜欢扎染,觉得这种手工艺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即使是从小就埋下对扎染的热爱,杨语嫣也没想过要让扎染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2016年,父亲被任命为安宁扎染传承人,而从事扎染的人却越来越少,还在上大二的杨语嫣萌生了回家继承扎染事业的想法。

杨语嫣对家族的传承有着一份骄傲,她说,只要是学者说得出来的扎染技艺,杨氏家族都掌握了,而且制作水平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数一数二作为杨氏家族的后人,杨语嫣觉得自己有责任继续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技艺,也应该让更多人认识这种中华民族的非物质遗产,“这就是习主席告诉我们的,要有文化自信”她语气坚定地说。

让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人们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令杨语嫣略感尴尬的是,当她设计出第一套运用扎染工艺制成的汉服时,被认为是和服或韩服汉服悠久的历史和对日韩文化的深远影响,在年轻人当中鲜有认识把扎染和汉服结合到一起,源于杨语嫣从小的耳濡目染,以及大学时期对汉服的逐渐了解。

杨语嫣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关联,这样的结合在业内是一种创新

(△扎染作品大鱼海棠)随着对扎染技艺应用的不断纯熟和对汉服文化理解的逐渐加深,从第一套扎染汉服到现在设计的汉服,已经从简单制作飞跃到工艺复杂的阶段杨语嫣说,下一步她打算设计以汉唐技艺鱼子缬、三套缬为主要技法的婚服系列,这种更为复杂的技艺,结合现代多彩的颜色,会产生令人意外的视觉美感。

面对当今审美趋势与传统的不同,古老的扎染如何迎合人们的趣味?“要做出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图案”,杨语嫣认为这是扎染在当今时代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而市场也在证明这个观点,在千趣文化创意中心制作的产品中,具备现代设计感并且具有日常使用性的扎染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杨语嫣介绍,安宁千趣文化创意中心除了保留桌布、门帘、壁挂这些传统产品的制作,更加用心研究扎染在现代产品上的应用,新开发制成的扎染真丝围巾和领带,以及花色多样的扎染汉服,让人耳目一新,不仅扎染特色浓郁而且实用性很高,让穿戴者个性鲜明。

(△扎染工艺制作的产品)“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是昆明市首次打造时装周品牌,主打“民族时装”的概念杨语嫣说,这是一个展示扎染技艺与文化的大好机会,她期待自己的扎染作品在时装周绽放光彩,她希望更多人看见民族传统技艺与传统服饰结合的美,更希望“穿上扎染汉服的人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

编辑:小毛tao责任编辑:宋力锦监制:沐利芸频道总监:朵翔总编审:李晓风出品人/总监制:和亚宁

上一篇: 快码住| 妆容和别人不一样,一定要有这几把“刷子”
下一篇: 设计师系列 安宁扎染第三代传承人杨语嫣:让穿上扎染汉服的人增强文化自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