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赤足小子,为做出“永远合脚的鞋”奋斗终生

小小兔 73 2025-05-16

文/龚青“我制作鞋子灵感来源于脚部线条、舒适和优雅三者之间的和谐,以构成极尽完美的线条。”——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

“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中展出的“隐形凉鞋”【“隐形凉鞋”获时尚界“奥斯卡”】目前,由中意双方精心策划的“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正在国家博物馆热展,静静陈列其中的一只“隐形凉鞋”(Sandalo Invisibile)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好奇,并驻足欣赏。

这款设计制作于70年前的“隐形凉鞋”,其突出的特点是,鞋底使用软木材料,鞋跟为楔形,鞋面用透明的尼龙线串起,充分凸显出女性脚部所透露出的妖娆性感显然,这是一款美感与技术完美融合、时尚与实用兼具的凉鞋,从使用材料到鞋款,无不彰显出设计师的非凡创意。

关于这款凉鞋的创意灵感,设计师在其自传中曾提到,它来自一位在阿诺河岸边用透明钓鱼线垂钓的人此外,材料的选择与当时传统制鞋材料严重紧缺的困境也有一定关系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的影响,皮革、橡胶等主要制鞋原料十分紧俏,而这反而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各种可以替代的制鞋材料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诞生了多款如“隐形凉鞋”一样的独一无二的鞋品。

从材料、款型到颜色,这些挑战传统鞋履的新颖美鞋一经面世,便深受女性的追捧,并成为当时的流行鞋款当年,这些优雅舒适的女鞋从设计到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被视为意大利设计和战后开始美好新生活的象征直到今天,那个年代的一些原创经典鞋款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可谓历经岁月的沉淀,经典依然时尚1947年,设计师凭借“隐形凉鞋”的独特创意及设计理念,赢得“内曼·马库斯奖”(Neiman Marcus Award),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一个制鞋设计师先来说说什么是“内曼·马库斯奖”。

该奖项创立于1938年,由190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起家的知名连锁高端百货商店Neiman Marcus创设,旨在奖励对时尚界具有重大贡献的人士,是一项被誉为“时尚界奥斯卡”的全球时尚大奖至1995年,先后有150位设计师获此殊荣,获此奖项的时尚界人士往往视其为一生的荣耀。

获“内曼·马库斯奖”的这款“隐形凉鞋”,早已载入设计和时尚史册,那么它究竟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呢?他就是享誉全球的顶级时尚品牌之一——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的创始人。

1947年,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左2)荣获“内曼·马库斯奖”(图片来自网络)【赤足小子成鞋匠】1928年,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在意大利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创建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和品牌可以说,菲拉格慕作为一个品牌的历史由此开始,但其制鞋历史则要从创始人9岁就开始制鞋的传奇人生说起。

菲拉格慕无疑是一位制鞋天才,也是一位创意天才,但他自己则称,是从“胸无点墨的赤足小子最终成为著名鞋匠”的确,菲拉格慕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1898年6月,他出生于距意大利那不勒斯100公里左右的乡村小镇博尼托,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

他在1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119岁读完小学三年级后,家里就再也没有钱供他继续升学由于自幼对制鞋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超乎寻常的兴趣,失学后的菲拉格慕常常背着父母偷偷溜到镇上的一家鞋铺去看鞋匠如何做鞋,因为在当时的意大利南部,鞋匠是被视为最卑微的工作之一。

9岁那年,他无师自通,竟然亲手为两个妹妹制作了两双首次参加圣餐礼时穿的小白鞋由此,打动了父母,被允许去鞋铺学徒9岁的菲拉格慕开始了鞋铺学徒生活,这样既可以实现“我要做一名鞋匠”的愿望,同时还可以贴补家用。

10岁时,他已经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远近闻名的鞋匠,开始为镇上的乡绅太太们制作时髦漂亮的皮鞋13岁时,在家乡小镇上拥有了自己的店铺和客户,由此迈出了缔造鞋业王国的第一步【小鞋匠闯荡好莱坞】1914年,16岁的菲拉格慕凭着一手做鞋的好手艺去美国闯荡。

刚开始,他投靠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大型鞋厂工作的哥哥虽然一时间他曾对工业化制鞋很着迷,但很快就发现机械化批量生产的不足,与自己的制鞋理想有距离于是,他移居美国加州圣巴巴拉,与在那里谋生的哥哥们一起开了一家手工制鞋店。

1923年,移师好莱坞,开设了好莱坞鞋店(Hollywood Boot Shop)当时,正逢加州电影业迅速崛起之时,美国电影业的制片中心已从东海岸的纽约逐渐移到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方兴未艾的电影业催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附加产业的蓬勃发展。

菲拉格慕以无穷的创作激情和精湛手艺,再加上独特的商业眼光,开始与当时享有盛名的电影制片商合作,为电影设计和制作道具鞋,从西部牛仔靴到罗马和埃及式的凉鞋,无所不做如1924年为塞西尔·B·戴米尔(Cecil B. De Mille)执导的电影《十诫》、拉乌尔·沃尔什(Raoul Walsh)执导的电影《巴格达窃贼》中的演员制作鞋品。

很快,他在好莱坞的鞋店就成了当时的电影明星们慕名光顾的地方,他也因此赢得了“明星御用鞋匠”的美誉【银幕内外的“仙履奇缘”】在美国加州的这段经历,使这位年轻的意大利鞋匠名声大噪,他由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当时和日后好莱坞著名的电影明星结下了一段段“仙履奇缘”。

如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罗马假日》中穿的绑带芭蕾平底鞋、在《甜姐儿》中跳舞时穿的黑色鹿皮鞋及《龙凤配》中的几双随性而舒适的平跟鞋,玛丽莲·梦露在电影《七年之痒》中做经典的扶裙动作中穿的那双白色镶金属细高跟鞋,都出自菲拉格慕之手。

赫本在电影《罗马假日》中穿的绑带芭蕾平跟鞋(图片来自网络)银幕内的“仙履奇缘”也延伸到了银幕外,这些影星都对菲拉格葛设计制作的舒适高品并带有意大利风情的鞋喜爱有加,并成了他的忠诚客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奥黛丽·赫本、葛丽泰·嘉宝、索菲娅·罗兰等大牌影星,以及温莎公爵夫人等皇室贵族、众多社会名流等,纷纷来到菲拉格慕位于佛罗伦萨的公司总部,定制时尚舒适、优雅别致的鞋品,这成了当时佛罗伦萨城中的一大盛景。

1954年,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为赫本设计了酒红色绒面鞋(图片来自网络)菲拉格慕因鞋与电影明星们相识并结下甚好私交,为时尚界留下了一段段美谈佳话,而这种明星效应也极大地助推了品牌的时尚感和知名度【探寻“永远合脚的鞋”】。

加州岁月也为菲拉格慕提供了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艺的机会,为了探寻制造“永远合脚的鞋”的秘诀,他曾到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研修人体解剖学,同时旁听了化学工程和数学课程,并学习和掌握了护理皮肤和使用不同物料的新方法和新知识。

加州的特色地域文化和时尚气息也为他带来了美妙的灵感,为他所设计的鞋品增添了鲜明的时尚品质1927年,在好莱坞成名后的菲拉格慕带着自己的梦想回到故乡意大利,定居佛罗伦萨,并在此开办了第一间制鞋实验室第二年,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并亲自担任品牌设计师。

1927年,萨尔瓦托雷·菲拉格慕在佛罗伦萨创建的制鞋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这里不仅是令人向往的文化之城、艺术之都,皮革业也享有盛名,同时也是能工巧匠的聚集地菲拉格慕雇佣了60多名鞋匠,并将工厂模式运用到手工制鞋上,建立了每个制鞋环节都由一名手工匠人完成的流水作业线。

最初,公司的产品重点销往美国,成为首批出口美国的意大利皮鞋从好莱坞到佛罗伦萨,菲拉格慕继续他时尚与梦想相互交织的精彩人生,也开启了菲拉格慕品牌极富传奇色彩的时尚之旅(未完待续)(作者龚青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策展团队成员,曾担任“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和“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中方项目负责人和策展人、“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策展团队成员)。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意)菲拉格慕著:《梦鞋匠》SALVATORE FERRAGAMO自传,陈言译,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9月版本文图片来源:https://www.ferragamo.cn/classic/brand-history.html

http://brand.haibao.com/article/1509532.htm【展览信息】

海报设计 / 郭奕然展览: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展期:2017/4/25-7/25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6展厅票价:30元【策展团队】 意方策展人:安德烈•布兰齐中方策展人:侯春燕策展团队成员:龚 青 雷 琳 张维青

展览形式设计:王宇洁展览制作协调:刘 桐翻译及国际协调:彭 梓(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日本职场女性“拒穿高跟鞋运动”:我的鞋,我做主
下一篇: 赤足小子的逆袭——“隐形凉鞋”背后的传奇(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