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风衣别只会配紧身裤!“风衣+阔腿裤”更高级,不挑年龄和身材
154 2025-05-14
沿着云雾缭绕的国道323线,朝着韶关乳源洛阳镇白竹村的方向慢慢深入,山路两边郁郁葱葱,旅客惬意地摇下车窗,片刻间,山间湿润的空气涌入车内,瞬间洗净车内的浊气和城市的喧嚣,让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清爽,往日的困倦也被洗得一干二净。
经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正觉寺,再往前3公里,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稻田小龙虾共生养殖基地,停下车来,清晨的雾还未散去,向田间漫步100余米,心和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正带着周边村民干劲十足地在田里,一手端秧盆,一手抛秧苗……。
突出发展脉络,确保项目落地镇域经济发展与其盲目追求“金丝雀”,不如尝试培养“本地鸡”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洛阳镇创新招商理念,调整招商思路,优化招商方式,以培育新企业新项目的方式,引进心和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开展稻虾共养项目。
该企业前身是一个小龙虾养殖大户,洛阳镇通过引导其扩大规模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心和农业有限公司,进而利用洛阳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现有闲置资源资产打造稻虾共养基地同时为加大对新引进项目的培育力度,洛阳镇还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将该产业项目纳入了2024年专项债项目,届时还可在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给予企业支持。
另外,洛阳镇还积极引导该公司通过引进虾苗养殖作业、推广先进种养技术、拓宽种养思路、探索亲子垂钓网红打卡点等农文旅一体化建设模式,以“有机、低碳、康养”为主旋律,推进农文旅产业朝着绿色、高质量、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突出因地制宜,强化产业培育依托高负氧离子的洛阳特色生态环境,洛阳镇紧抓地域特色引进了一类又一类的高附加值产业,更为洛阳培育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山有机特色产业,其中稻田小龙虾共生养殖项目便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
经过数月的设计规划、土地平整、养殖环境考察、秧苗培育,近日,稻虾共养的企业负责人赶着耕种时节,带着周边村民浩浩荡荡地开始抛秧这次抛秧面积共计80亩,大概需要2周可以全面完成5周以后,秧苗长到30cm,就可以开始将虾苗投入田中。
小龙虾性阴喜凉温度在22度的条件下,生长速度和繁殖速度是最快的,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小龙虾翻白,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但是在洛阳镇白竹村,这两种导致小龙虾生长不适的情况不会发生洛阳5-10月份温度长期保持在20-30摄氏度,洛阳的高山气候对于小龙虾生长环境最为合适,养出的小龙虾体色鲜艳,个体肥美。
一般的小龙虾成长周期为90天,企业负责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在白竹村这样气候条件合适的地方养殖,我能让小龙虾保证质量的同时缩短30天的成长周期”接下来,从5月到10月份之间该企业将不断批次批量投放虾苗,届时成品虾一年亩产量可达500斤,亩产值约1万-2万元,年产量高达20吨。
突出精准服务,推动项目落地洛阳镇上下一心,精准服务,为企业的招引落地创造出了优良的营商环境洛阳镇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服务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入开展“驿米阳光”服务专员访企行动,建立辖区企业需求清单,逐一解决诉求逐一动态销号。
落地在洛阳镇白竹村的稻虾共养项目,在落地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对此,洛阳镇村干部提供了及时精准服务,多次到村民家中帮忙协调租地事宜,多次与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多次为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该项目已为周边近30名村民增加收入,并提供了十余个稳定就业岗位,在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白竹村党支部书记文清连说:“一个企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发展不容易,企业有了政府的帮扶,项目发展有了颗定心丸,日后项目推进才可以保持高昂的斗志,才能做大做强。
”自该项目建设以来,洛阳镇村干部到访白竹稻田小龙虾共生养殖基地已达30余次,迷彩服与水鞋成了镇村干部的日常标配,一脚泥一身土已成为常态,围在茶桌前,下到田地里,镇村干部与企业之间多了“交心”,多了“解题”,更多了“发展”。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张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