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的过秋养生大全,来了!

小小兔 185 2025-05-04

9月7日迎来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这一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孟秋时节结束仲秋时节开始自白露始,天气逐渐由热转凉“秋风起,食腊味”广东人的入秋仪式感通常从味蕾开始广州的秋天是一个充满韵味的季节尤其是在饮食、养生方面

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在这个季节里无论是漫步在珠江边还是穿梭于繁华的商业区都能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秋之天气“秋”这个字意味着暑气的消退和凉意的到来秋天的广州气候宜人晴朗的日子增多阳光明媚而不刺眼蓝天白云成为日常景象相较其他城市广州的秋天总是姗姗来迟因为“秋老虎”“秋台风”会时常出没带来高温、风雨天气

近期南方“秋老虎”肆虐,多地高温不退。数据显示,自8月24日三伏天结束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较常年偏高2.29℃。

而“秋老虎”的克星正是能抑制其高温天气的秋台风今年首个秋台风“摩羯”的中心已于9月6日下午16点20分前后在海南省文昌沿海登陆登陆时为超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米/秒)成为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

台风风圈将给广东带来明显风雨同时将缓解广东连日来的高温天气

除了秋天的天气,老广的“秋日仪式感”,少不了这些↓↓秋之颜色广州的秋天是色彩饱满的油画,青山碧水,秋叶黄花,一处一景,五彩斑斓从田间地头的累累硕果到居民楼、立交桥上的朵朵鲜花,大自然在广州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秋色画卷。

菊花的金黄

簕杜鹃的紫

美丽异木棉的粉

秋之美食秋意渐浓,秋日限定味道“桂花香”袭来。古往今来,为了将桂花的香气留在味蕾之间,人们开发了多种桂花美食,其中就包括软糯香甜的桂花糕。

“秋风起,食腊味”广府人的入秋仪式感从味蕾开始广式腊味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及包装广销全国各地,深得外地人士欢迎腊味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蒸食,也可配以蔬菜炒食,还可以供点心、月饼等作肉馅用其中,广式腊味煲仔饭是最经典的搭配。

秋风起,螃蟹肥正是一年吃蟹时在追求食材本味的粤菜中南沙青蟹以鲜、香、嫩、甜而著称可谓老广味的担当秋之养生广州人最中意讲“秋冬唔补容易老!”在广州,到了秋天比较容易干燥这时为了减轻或者防止秋燥就最适合喝些清润的汤水啦

秋之“贴膘”民间有着“贴秋膘,一年病不沾”的说法眼下,不少人已经借着“贴秋膘”的名义开始大吃大喝,在朋友圈晒起了“秋天的第一顿火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块蛋糕”……岭南地区的人怎么“贴秋膘”更健康?立秋后如何科学养生?。

属于广州人的N种过秋方式你学会了吗?‍秋天,日夜温差大秋风凉意不显却带走了空气里的湿度带来了“秋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张溪副主任医师提醒,秋燥最易伤肺,正是需要滋阴润燥,仔细照料身体健康的时候。

中医养生中白露“食白”就是最好的食疗食用 “十样白” 有助滋阴润燥↓↓↓白莲子味甘、涩,性凉、平,归脾、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安神助眠、清心除烦等功效夏秋之交,白露时节,人们食用较多瓜果冷饮,容易损伤脾胃运化,出现腹胀、大便溏泻等情况,在中医理论中,对于因为脾气虚引起的腹泻,白莲子有显著的疗效;另外,对于秋燥所引起的心火旺盛、心烦失眠的人群来说,食用白莲子可以有改善睡眠、清心安神的功效。

白术是一味补虚药,其性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生用、炒用性能稍有不同,炒后补脾气力强,生用祛湿力强白露时节,虽然气温会有所变化,但岭南地区总体还是持续高温不退,但仍有人喜食生冷冰冻食物,或者各种冷饮,尤其是一些学生和上班族,面色黄,食欲差,乏力,大便溏泻等,这是白术,尤其是炒白术更加适合这类人群,健脾补气之效明显,是儿童、成人、老年人秋季的“健脾”佳品。

百合其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作用药食同源的百合堪称“秋季润肺的第一补”入秋后天气逐渐干燥,燥邪当令,而“秋老虎”最易损伤肺脏,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很多慢性肺病比如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等,出现咳嗽增多,干咳少痰,有些伴有咳痰带血丝,口咽干燥、大便干结、心烦失眠等症状。

秋季养肺也成为重中之重,这时百合成为食疗药膳的首选之品白扁豆如何“食白”?这两道家常食疗药膳请收下白术芡实老鸭汤功效:养阴润肺,健脾祛湿材料:老鸭半只,白术20克,芡实30克,陈皮3克,虫草花(干品)30克,生姜2-4片,精盐适量。

做法:将诸物洗净,鸭肉切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白术、芡实放入温水中浸泡约1小时;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毫升(约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5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百合银耳炖沙梨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材料:沙梨1个,银耳(鲜品)50克,百合15克,川贝母3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做法:沙梨洗净,去核;百合、川贝母、陈皮洗净;银耳泡开,去蒂,撕成小朵各物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小火炖2小时,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此为2-3人量温馨贴士:滋阴清热化痰可用沙参玉竹煲老鸭;补气健脾散寒可用五指毛桃煲猪排骨建议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包括银耳、梨、藕、木耳、猪肚、猪肺等;少食的是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樱桃、柚子、柠檬等。

还有一些地区,白露时节有吃鳗鱼的习惯,鳗鱼不仅鲜香肥美,而且营养价值高,享有“书中软黄金”的称号,味甘,性平,能健脾补肺、益肾固冲、祛风除湿等功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调理肺卫日常休息时可随时操作简单方便有效

宣通鼻窍的穴位上星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可以每日一次补肺的穴位中府穴:位于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处。

方法:按摩中府穴时,不宜太用力,用拇指稍微用力按揉2~3分钟每天坚持按揉,具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之功效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方法:可以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渊穴,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肺益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及时添衣:别“露”颈背关节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衣物不宜过短,最好要盖住关节,像膝关节、肘关节等位置另外人体的背部有个“风门”穴,一切风、寒邪气都可以从风门穴进入人体,所以一定要注意颈背部保暖。

对于喜欢穿短裤、短裙的女性,需要备一件小薄毯,保护膝关节同时这个时节尽量要穿袜子或者可以包裹双脚的鞋子,防止“寒从足生”对于一些慢性肺病的人群,比如慢性鼻炎、哮喘、慢阻肺等疾病,晨起可以用双手搓热颈背部,平时洗完头发可以用电吹风吹热颈部,吹干头发再睡觉。

白露过后,随着凉意渐增,建议调节好空调使用时间和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长时间、过低温度使用空调,尤其是下半夜气温下降,睡前最好调节好空调的定时功能运动作息:早睡早起 运动避免大汗秋季宜早睡早起,《黄帝内经》有经典表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说的就是早睡以顺应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夜晚睡卧不贪凉,一定记得盖好空调被,特别是不露腹部,晚上睡觉喜欢踢被子的小朋友最好穿上睡衣,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秋凉”以及“人造风寒”都很容易伤脾胃,尤其是孩子中医常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白露节气后,万物收藏,人体亦然。

在运动上也应该注意避免伤阴伤津,户外运动应量力而行,以身体感到微热、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老年人建议“轻”运动,选择相对柔和的活动方式,比如修剪花草、公园散步、手指操、使用小重量的哑铃举握、抖空竹、坐位踮脚尖、唱歌朗诵等。

同时,不推荐老年人把运动安排在清晨,凉热适宜的上午9~10点这段时间,不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因素较少,锻炼效果更佳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张溪副主任医师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张映武 通讯员:张靓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陈忧子、骆昌威、苏俊杰、李波、关家玉 通讯员 黄国宏 高干 谢惠强图片设计/李翔节气海报设计/陆凯声来源: 广州日报

上一篇: 别小看一件围裙它能决定餐饮店的形象和消费的档次
下一篇: 追求中年女人,不用举动联系,学会这两招,轻松拿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