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客机遭遇意外: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机组仍违规在8900米飞行

小小兔 177 2025-05-02

每当我们乘坐飞机即将起飞时,机舱内总会播放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氧气面罩是客机上的重要安全设备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外界的压力很低,机舱内必须加压一旦遭遇客舱失压,如果不及时戴上氧气面罩,乘客在较低的气压下有可能会缺氧昏迷并受伤。

然而2月6日南方航空一架飞机却经历了一场氧气面罩意外脱落的“惊魂”事件

南航一航班出现氧气面罩脱落事件据“上游新闻”报道,2月6日南航由昆明飞往广州的CZ3416航班(机型为空客A321),在起飞并爬升到9500米巡航高度后,客舱内的氧气面罩突然全部落下在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就意味着客舱有可能即将或已经失压,于是客舱乘务组立即作出应急反应,通过客舱广播发出了“拉下面罩、系好安全带”的口令。

据称当时大部分乘客已经戴上了氧气面罩据民航专业人士介绍,客机氧气面罩里的氧气来源于化学制氧实际上,在正常飞行时,乘客呼吸的空气来自飞机发动机压缩后的引气,再经过空调组件调温调压后送入机舱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机组人员会使用专门的氧气瓶供氧,而客舱则是由氧气发生器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氧气,再供给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

氧气面罩会在失压时脱落(示例图片)客舱的紧急供氧装置位于乘客头顶,在失压时氧气面罩会自动下落面罩一侧与氧气储存袋紧密连接,在储存袋上方有几根柔性供应软管,这些软管连接着化学氧气发生器而在氧气面罩另一侧,有一根细绳又与氧气发生器相连。

当氧气面罩下落后,并不会刚好落到乘客口鼻的高度,因此需要用力向下拉面罩

乘客上方的化学制氧装置这个动作会拉动细绳,触发氧气发生器内部的释放销撞针,使其刺穿发生器内的化学物质腔,化学物质(氯酸钠和铁)迅速混合,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气,再通过导管输出到氧气面罩中当乘客带上面罩后,供氧将是连续的,即不管乘客呼气还是吸气,都会供氧。

客舱压力越低,供氧量就越大

客舱紧急供氧装置的结构根据国际民航法例,氧气面罩必须至少供应10分钟的氧气不同型号飞机的供氧时间略有差异,不过一般都在15分钟左右,足够飞行员将飞机下降到一个安全摘下氧气面罩的高度从巡航高度下降到安全高度,一般只需要3到4分钟,所以十几分钟的供氧时间已经够用了。

但假如客舱已经失压,而紧急供氧系统又没有启动,或是没有氧气可用了,那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伤亡事故:2005年,塞浦路斯一架波音737在起飞前,飞机工程师做完机舱加压测试后,忘记了把加压掣从手动模式切回自动模式,而飞行员并未察觉。

飞机爬升到高空后,由于发生了减压和缺氧,导致飞行员和乘客集体昏迷,飞机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一直飞到油量耗尽,最终机毁人亡

2005年塞浦路斯太阳神航空公司客机发生空难而至今仍被人们念念不忘的马航MH370航班,也有人猜测是因为机舱失压,导致飞行员昏迷,最终坠入了大洋不过万幸的是,南航CZ3416航班的客舱实际上并没有失压,氧气面罩脱落是其它故障所致。

于是飞行员驾驶飞机继续飞往白云机场,并安全落地乘客也许觉得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事件,安全落地了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事后机务组却受到了处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机组在出现氧气面罩脱落事件后,随即进行了检查,发现飞机座舱高度稳定,压差正常,飞机也没有出现异常升降的情况,并初步判断氧气面罩脱落是由于飞机的氧气系统异常工作,属于机械故障,飞机实际没有出现影响飞行安全的故障。

2018年国航也曾发生氧气面罩意外脱落事件于是机组决定下降高度至8900米,并继续在高空(3000米以上)飞行了50多分钟就是这个决定,造成了一次违规行为!原因是由于大部分乘客的氧气面罩已经被使用,50分钟足够耗尽氧气发生器的最大供应量。

如果此后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再发生一次真正的失压事故,由于紧急供氧系统能提供的氧气有限,氧气面罩已经无氧可供,就会引起真正的伤亡我们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86米(2020年12月公布的最新测量值),客机在8900多米高度巡航时,如果客舱不增压的话,相当于乘客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放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空气中的氧气只有海平面附近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就相当危险了。

在8900米失压相当于处在珠峰峰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下降高度到3000米以下的安全高度,在这个高度下即使没有氧气,客舱失压后的伤亡风险也将大大降低但降高度的缺点就是一般要向空管申请,而且低空飞行的速度要降低,到达时间又要推迟。

但这些缺点与乘客安全相比就都是小事了有网友说飞机又没出什么大问题,出现客舱失压的概率很小,机组也判断维持高空飞行并没多大风险,所以才没降高度,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飞机飞在天上,一旦出事就容易酿成大祸,即使真发生客舱失压的可能性很低,还是应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下降到安全高度。

不然的话,又为何每次飞行都要为每位乘客配备氧气面罩呢?

氧气面罩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显然,乘客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在报道中能看到,民航中南管理局认为:“南方航空CZ3416飞行机组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决策,安全意识淡薄,敬畏意识、底线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缺失”。

因此,这次事件中机组决策失当,受到处分是完全合理的

上一篇: 为什么战斗机飞行员必须戴面罩,而民航却不用?
下一篇: 青岛飞广州MU5257航班因氧气面罩脱落备降南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