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素面,南京最好的素面

网络来源 1 2025-05-01

赴金陵筹备五季随园,略有闲暇,倪老师说:“老白今天带你尝尝南京最好的一碗素面去”有这好事,忙问在那?就在灵谷寺,眼下正值谷雨时节,正好抓住春季最后尾巴去游玩一番,不过为吃碗面而去名胜古迹这还是第一次,以往都是先逛累了在说吃啥。

灵谷寺所在的钟山位于南京东北,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得名紫金山,有钟山龙蟠的美誉,周围名胜古迹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何香凝墓;东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

在六朝时代,山上的庙宇很多,现仅存灵谷寺一处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为江南四大名山,被誉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

去灵谷寺交通很方便,乘坐地铁2号线钟灵站下车,步行约15分钟可到达,吃面的地点在灵谷寺正门,倪老师来过几次经验丰富,到了先买面,定下来坐,在去拜佛,否则回来面就没了,面的筹码是竹雕小牌子,单这小牌就己不俗,放下素面不讲,各位先随我进寺焚香拜佛,凭吊怀古。

灵谷寺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唐为“宝公院”元未明初被称作“蒋山寺”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因为原寺塔距宫阙太近,同时准备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明太祖于洪武十四年将原寺移到钟山东南麓灵谷寺现址,此地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并敕封寺名“灵谷禅寺”,寺庙建成后,明太祖御赐匾额。

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当时的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山门上书"天下第一禅林",椐说当要骑马去关山门,你想想有多大了吧

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无量殿最早供奉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无量殿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殿内不用寸钉片木,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故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

民国21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现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玄奘,就是西天取经的唐朝高僧三藏法师,唯识宗的的创始人之一,与鸠摩罗什、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据文献记载,玄奘法师圆寂于西安,葬于兴教寺塔,黄巢起义时遭盗而捐残。

后来,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得玄奘法师顶骨,迁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建了一座砖塔,埋藏顶骨,名为“三藏塔”清未遭兵燹而毁1973年,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将存放于文管会的顶骨迎回,后建玄奘院、造金丝楠木纯金构建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塔进行供奉。

2016年,灵谷寺玄奘院地宫举行落成仪式,镇寺之宝——玄奘的顶骨从玄奘院大殿移驾地宫内保存

寺边还有“灵谷深松”、三绝碑、谭延闿墓等,谭廷闿,字组庵,号无畏、切斋,谭延闿在当年那是举足轻重,官至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他还是大媒人呢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寺边的“灵谷深松”碑,其实,这块碑就是当年谭延闿的墓碑,1951年,中山陵管理处成立,由时任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的高艺林改题为“灵谷深松”四字。

覆盖了蒋中正所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延闿之墓”椐指示牌介绍,修谭延闿墓的石料还是从北京运来的,里面有北京圆明园的古物和肃顺墓的石材肃顺就是咸丰帝驾崩后任命 “顾命八大臣”之首,后来恭亲王奕䜣与叶赫那拉西佛爷联合,发动 “辛酉政变”,将肃顺等人逮捕,冠以谋反罪,在菜市口被斩首。

顺便说一下,谭延闿书法太好了,与于右任的有“南谭北于”之誉,无梁殿谭延闿亦颇“好吃”,精擅食法,湖南谭家的组庵菜享有盛名,为湘菜和官府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好美食,谭延闿一生颇多佚闻相传谭氏好食鱼翅,每餐必食,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

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未见鱼翅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哎,即然说到吃,也游过灵谷,腹中饥饿,咱也该吃面了,要不咱干吗来的。

传说中的灵谷素斋面馆在灵谷正门对面照必壁东侧,店主人叫胡瑞是个居士,夫人强薇也是个居士,他们夫妇夫妻二人志同道合,接下此处,取堂号曰灵谷山房,面馆叫山房怪文雅的,而且只卖些禅茶、素面,可没想到就这碗素面,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尽然成了南京的一道风景线,有许多人都会专程来吃面烧香,比如倪老师就经常专程来吃面。

面馆生意火爆,当然这是山青水秀的风景区,可以说是南京最美的面馆,其实不然,这里以前是买汽水方便面烤火腿肠的售货点,大家都去过旅游过,说实话有点棚子,木凳子那美呀,而且在千年古刹对面又烤肠又啤酒又牛肉面的,实在大煞风景,当年的灵谷寺方丈传静法师对此特反感,但又无能为力,胡瑞夫妇接手后从设计到盖房子到装修,他们对于素面馆可谓是花了一翻功夫,投入亦不菲。

搭了几间屋,一间用来做素斋面厨,另外三间做透明茶室,还有七张户外茶桌,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下,若隐若现清雅的禅音,有两三鸟儿在树荫停留,让人觉得非常幽雅清凉

先上茶室喝茶,女主人强薇,穿素雅的旗袍,温雅娴静地泡茶,桌上随心插的小花艺,和整间茶室相得益彰这一切都得宜于老板娘,强薇是个奇女子,曾开过南京第一家“西部”酒吧,生完孩子因为要减肥又迷上健身,便又开了南京第一家大型健身俱乐部;后来因为看了《大长今》爱上韩餐,又经营了几家韩国料理连锁店,年纪大了,心也静了,后来归依佛门,成了号称“人间观世音菩萨”证严法师的弟子,平日研习国画、茶道,对插花亦有研究,每天清晨,她都会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时会有游客在这里滞留休息,不喝茶不吃面,还会随手将塑料袋、烟头、果壳等垃圾丢下有时负责清理的阿姨会不高兴,强薇则会笑着制止她觉得真修行,是让自己学会用欢喜心平常心面对一切,懂得圆融一切并不是为了赚钱,但同样也不是为了与世隔绝。

茶喝透了找个坐位,稍后素面端上,面条细长有嚼头,汤汁完全沁入面中,汤色淸澈,浇头配菜的颜色搭配非常好看,二块素鸡、一颗卤蛋、若干青菜、卤香菇、胡萝卜丝、蘑菇和冬笋,加上也饿了,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滋味无穷,一碗面转眼下肚连汤都没剩下,碗中面量不多不少,吃的那叫舒服。

店主胡瑞见倪老师过来打招呼,温文尔雅,有着成熟男子的稳重气质,笑起来却像个大男孩般容光焕发,一脸阳光用时髦话特正能量说来有趣,胡瑞在接下店时,发愿今年365天不休息,为来光顾的客人服务,不图什么,只是因为欢喜。

365日不休息这太不容易了,胡瑞原先是做生意场的,那环境和这古寺清泉,鸟鸣蝉噪的山林,反差减直太大了,这可能就是因缘,因缘真的不可思议,他要把这件事当成一桩功德来做,在寺庙门口每天用心泡好每一杯茶下好每一碗面,有一种幸福的使命感。

问起素面为何不多风种口味,胡瑞讲:“能做好一样,便不容易”,谈及素面,胡瑞他早先是在南京的珠江路做IT生意的,压根就不会做素面,面条用细面,后访高人求技法反复试验研究,形成了自已独特手法,在汤和面的顺序手法,别处煮面都是先汤后面,碗中放汤,在落面进汤,他是先煮面后浇汤,素面中的麻油等调味,需要用汤冲起来吃起来才舒服,所以是先面后汤的顺序。

配菜中素鸡是先切片,下锅炸,再卤出来,这样做出来的素鸡,外皮发硬,最里面像豆腐脑一样充满汤汁,口感很有层次鲜香菇也是单独卤制,肥厚多汁,咬在嘴里的口感绝不比肉类差,冬笋和其他用料都是用上等货,所有的素菜都是当天早上采购而来,保证新鲜。

特别说说他的卤蛋,咬一口异香可口,与众不同,问及根源,原来每日卖来香菇卤来做配菜,而用卤香菇之陈卤来卤蛋,您说能不香吗

说完面咱说汤,大家都知道,面要好吃关建在汤,由其素面的汤比荤汤要难制做,灵谷山房的面汤,不用味精鸡精和其他增鲜剂,全靠素材的组合和比例来调出鲜味,所以更加困难试了十几种方法之后才有了最终的配方,这个配方成本很高,光是菌类就需要六七种。

为了表现汤头的清甜味,用甘蔗调味,但甘蔗有季节性,过了那个季节,他就用嫩玉米替代,每次熬完汤头后,所用的素菜都会倒掉,绝不二次使用胡瑞坚持用心熬制一锅素高汤,原汁原味,一锅汤大概可以有26~30碗面条,所以有篇很火的文章叫做《每天只卖26碗面的隐居人生》,讲的就是这里,问及此事,胡瑞说:最开始每天只做一锅汤,每锅汤能出30碗左右,因灵谷寺游客较多,现熬二锅汤,每天大约60~70碗素面,也是供不应求,但无论多忙,他也是汤完即收工,绝不对汤凑合。

这碗素面只售25块,细算这些卖面泡茶的钱只能满足平日的水电、而员工工资等日常开销,房租、茶叶和投入的硬件成本都得自己贴这这为什么呢?用胡瑞的话讲,这是一场修行,坚持一件小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有益自己和他人的修行。

也许人对修行理解是“烧香拜佛”、“积功累德”、“种福田”、“求好报”而踏踏实实的做好一件小事,踏踏实实的在小事里学会宁静,学会安详,做回原本的自己天地宇宙间,没有一项不是佛法,也没有一项不是修心的功夫每天下好一碗面、泡好一杯茶,这就是最好修行。

胡瑞曾经他,是一个喜爱四处野游的浪子,IT人材做时尚数码生意现在他平常心来,平常心做,博览佛教经籍,每天卖完素面,就练书法、抄心经、阅读、练太极,所以有人说他的素面不是一般的斋面而是一碗禅面,难怪灵谷寺传静师傅还亲笔提字:一枝花,一碗面,一杯茶,禅意十足。

故事讲完了,素面也吃了,建议各位有机会,不仿也去灵谷山房,喝一盏强薇泡的香茶,吃一碗胡瑞煮素面,和他们聊天品禅,最后我用词人小冉的一首竹技词做为结束:东郊灵谷小亭台,有枝花黄入窗来庭前禅茶与素面,博得山花次第开。

上一篇: 美人计 | 倪妮的浓妆有多美,素颜就有多绝
下一篇: 《中国机长》里的袁泉,温柔和坚强在她身上得到完美呈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