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从红楼梦学汉服穿搭(三)

147小编 187 2025-02-08

试问红楼梦中服饰描写最多的是哪个季节,必然少不了冬季。

冬季万物凄冷,一片肃杀,然而在曹雪芹笔下,琉璃世界,粉妆玉砌,在一片苍白中,那些身穿华服的少年男女被衬托得温暖灵动,他们身上的服饰不仅填补了冬日的苍白,更穿透时光,惊艳了三百年的岁月。

今日,我们继续请出曹雪芹,带我们去看看红楼梦里那些绝美的服饰。

*

大家好,鄙人曹雪芹。

听闻凡间兴起了国学热和直播潮,身为一位人生头几年身处钟鸣鼎食之家的风云人物,我认为我亦具有直播带货的潜质,毕竟,我现在的家庭条件您也知道。

我的审美可以说红楼梦无人能出其右(毕竟我就是作者),冬季,红楼梦的经典场景不可谓不多,与此同时,也贡献了不少服装。由于冬季的衣物比较多,今日我们不再一件件列举,而是以场景划分。

一、 黛玉进府

这或许是许多人心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王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在书中,探春惜春等人出场均无服装描写,而王熙凤的出场,从上到下都被刻画得仔仔细细。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先看凤姐头上的金丝八宝攒珠髻。在商代我国就已经有将黄金拉成金丝的简单技术,后来金丝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女子步摇冠的制作上,又称金步摇。

步摇冠文物

王熙凤头上的头饰应该就是步摇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明清已婚女子用以束发的假发髻,用金丝将假发做成固定形状的发髻,然后装饰在头上。这种头饰可用金丝也可用银丝,而王熙凤用的是金丝,正好起到了夺目的效果。

而王熙凤在剧中的造型非常类似于南北朝出现的飞天髻。想扎飞天髻,先将头发分为多股,每股用丝绦缚住,向上盘卷成环状。

飞天髻

这个发型一直流行到明朝,与王熙凤的个性非常符合。

双衡比目玫瑰佩里的双横是并行的意思,也就是说说,王熙凤腰间是一组成对的玉佩。这种装饰又称禁步,通常为玉石所制,挂在腰间起到压制裙摆乱飘的作用。

禁步

较长的禁步可以随着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判断人的行动缓急,如果声音失律会被认为是件失仪。因此禁步也是地位的象征,只有王公贵胄才能缓步徐行,劳动人民是不需要的。

不同于剧版,王熙凤身上的衣服并不是以黄色调,而是红、青、绿。

王熙凤出场服饰模拟

石青色接近黑色,一般出现于重大场合的服饰上,清代李渔《闲情偶记》有言:“大家富室,衣色皆尚青是已。”,大红和石青搭配,在王熙凤一出现就凸显出此人的身份不一般。

石青色服饰

同样是红青绿搭配的还有宝玉的出场。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箭袖是一种袖口较小的袖制,古人设计它是为了方便骑射和劳作,为何身份尊贵的宝玉也会穿?

因为箭袖除了实用性强以外,冬天还能起到保暖效果,宝玉的箭袖实为保暖之用。

汉服袖制

这里的八团倭缎排穗褂倒很有意思。八团指衣服上有八个彩团,倭缎原为产自倭国,也就是日本的缎子,是当时只有贵族才能穿的面料。

同时,八团倭缎排穗褂也是清朝贵族常穿的服饰,宝玉贵公子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二、刘姥姥进荣国府

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刘姥姥见到王熙凤时,红楼梦时这样描述她的:粉光脂艳,端端正正,不紧不慢,俨然当家之态。

紫貂便是被人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的貂皮,昭君套也称卧兔儿。实际上,昭君套的起源和昭君本人并无太大关系,它一种用动物皮毛做的女式帽套,和眉勒搭配,用以保暖。

眉勒

桃红色偏向粉红,凤姐上身粉红,下身大红,再以石青色披风罩着,全身的色彩搭配协调又简洁,而且黑色和粉色穿搭,往往是显瘦装扮。

整套服饰共两种色调,既不单一,也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非常符合当下的家常场景。

三、宝钗与宝玉比对通灵宝玉

冬日发生的事情真多,宝钗与宝玉对比通灵宝玉也是此时,宝钗冬日的装扮甚至成为这个角色的经典。

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在谈论秋季服饰时我们已说密合色是微黄代红的浅色,那玫瑰紫又是什么?

玫瑰紫顾名思义是紫玫瑰的颜色,紫色夹杂玫红。

清代玫瑰紫文物

而宝钗的下裙是中国传统的葱黄色。

嫩黄带绿,与密合色同属浅色系,再搭配深色的玫瑰紫,不会过于朴素,也不会过分华丽,而是纵使低调也透着一股艳压群芳之气。

都说宝钗是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套衣裳便足以彰显宝钗的特质。如今大家一提到宝钗,脑中浮现最多的是不是粉色的袄子?

四、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说完宝钗自然少不了黛玉。相比宝钗,黛玉的装扮显得鲜艳多了。

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鹤氅在东晋就已有了,属于御寒的长披风,最早的鹤氅确实由鹤羽所制。虽然非常长,甚至垂地,但仍属常服的一种,穿脱方便,在明朝空前流行。

到了清朝,斗篷兴起,大观园中的女子几乎都穿斗篷,唯有黛玉和宝钗穿上了鹤氅。

两相对比,宝钗是低调的“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黛玉是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鹤氅,同样一套衣服款式,宝钗和黛玉穿出两种感觉,各有风情。

*

有关冬季的服饰暂且讲到此处,除此之外,红楼梦的冬装仍有许多,每件都是珍宝。但就像夏季较为淡雅一般,肃冬之时的服饰往往都是鲜艳的。

这条定律一直到今时今日仍有影响,比如我们如今过年,不也是有着穿着喜庆的观念在吗?

越是风雪之日,越是要心中有火。

我是历史文化君-,关注我收获一点知识与快乐。

上一篇: 大寒来临冬时将近,想要暖和好看的汉服搭配一起来看看吧
下一篇: 今年流行的“秋冬款”汉服,御寒又保暖,汉服小姐姐必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