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冠军到优雅典范:郭晶晶的穿搭哲学里藏着她的人生态度
36 2025-07-11
又是一年毕业季到来,又是一个快乐而伤感的季节,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们在为离别而伤感,同时也在进行着最后的狂欢,最重要的一个节目当然就是毕业典礼。在这个典礼上,每一个学生都要穿上学位服,接受来自师长的祝福。那么,你知道这身学位服到底从何而来吗?
学位服的出现源起于欧洲,它跟欧洲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十二世纪初,基督教成为古代文化的传播者,当时基督教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来管理教区,因此建立了教区学校来培养学生。求学者在学校穿着和神职人员相同的袍子,只是颜色不同。
基督袍
这些袍子非常实用,在大学还没有实体校园的时候,授课都在附近的教堂进行,学生们穿着长袍可以帮助他们在空旷的教堂中保暖,袍子上的帽子则能够帮助他们在走出教堂时遮风挡雨。而且,在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也会穿着长袍参加盛宴。这种长袍就是如今大学流行的学位服的前身。
到了13世纪,牛津大学率先对学位服做出了标准的规定,所有教职人员都在袍子外面套上斗篷。当时神职人员的着装逐渐改变了风格,这样的着装逐渐成为学者的专利。1321年,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学率先规定了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标准服装。到了都铎王朝时期,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采用了同样的着装标准。19世纪,学位服才开始以国家为单位进行改良,并且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学科。如今,学生在校期间不必一直穿学位服,但在毕业典礼这样的“大日子”仍然要回归传统,来增强仪式感。
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学位服是由学位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的。学位帽在14世纪初是牧师的标准帽,到了15世纪,学位帽成为大学中学术大师和博士的标准着装,目的是让他们区别于普通学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学里各个阶段的毕业生都能带上学位帽了。
拨流苏
流苏的作用是为了区别学生的身份,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学位帽的右前方,等到了学生毕业之时,为了表明其获得学位,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会把流苏从右侧移到左侧。另外,垂布的颜色也是有区别的。一般认为,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经、管、理)——灰色、工——黄色、农——绿色、医——白色、军事——红色分为六大类,不过中国对于这个颜色并没有官方统一规定。
以上,就是有关学位服的一些知识,事关学位,毕业生们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