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水乡时尚密码!苏州这项“穿搭”类国家级非遗有了新的传承人

147小编 136 2024-12-22

“手艺在,古镇灵魂就在!”见到“水乡制衣人”周金海时,他正在为新一批水乡服饰赶工,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坚持了43年。

今天(7月31日),记者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了解到,第五批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已公布,其中,周金海以“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

“Q版”水乡妇女服饰受热捧

老手艺玩出“新花样”

下午,记者来到吴中区甪直集贸市场,走进一家面积不到15平方米的裁缝店里,除了可以看到要做水乡服饰的各种颜色和花纹的布料外,最亮眼的,莫过于专为孩子们设计的“Q版”水乡服饰。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周金海就是这家店的“掌柜”,他告诉记者,传统的水乡妇女服饰一般是给成年的妇女做的,而且图案一般是以花卉、动物、吉祥符号等为主,寓意吉祥、美好、幸福等。这些图案虽然美丽,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会有些单调、老套、乏味。

“所以我就在服饰上加了一些可爱的卡通元素和配件,比如卡通人物、表情符号、小动物等。这些图案可以让服饰更加生动、有趣、有个性。”周金海说。

自从推出为青少年的定制服务后,周金海裁缝店每个季度的订单量都同比去年增加超过五成,达到一百件左右。除了满足家长为孩子日常穿着及活动定制的需求外,周金海裁缝店的“Q版”水乡妇女服饰还受到本地及外地学校的青睐,纷纷前来定制这一创新传统服饰。

43年匠心坚守

千年传承焕发新生

据悉,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稻作农业经济初期,是水乡妇女因地制宜,顺应当地自然条件以及田间劳作的需求,不断地发展演变而成的,在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小时候都要在农闲时学一门手艺,我喜欢在室内做手工,所以选了裁缝。”问及为什么43年坚持做一件事,周金海指着水乡服饰说,“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是我们水乡文化的瑰宝。只要手艺在,古镇灵魂就在。”

据悉,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近年来,甪直镇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 进行大量发掘、抢救、传承、弘扬工作,相继成立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传习所。

“我每周都会去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传习所教学,向市民游客们介绍水乡服饰。”周金海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水乡妇女服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记者从吴中区文体旅局了解到,目前,吴中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267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17人,市级29人,区级215人。市级以上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指标长期保持全市第一,相关大师14次摘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位列全国区县之首。

了解多一点

“青莲衫子藕荷裳”是甪直水乡妇女形象的生动写照。她们日常穿着的服饰,主要有包头、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八大件,此外还包括鬓角兜、长裙、夹袄等。

1、包头

形似等腰梯形,尾部坠着彩色吊穗,女子行动时,吊穗也有节奏地晃动,形成鲜明的装饰效果。包头既具有拢发、抵风、遮阳以及防虫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点缀服饰,美化生活的审美趣味。

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曾在《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一文中,证明了我国老百姓使用“包头”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䰉(pán)䰉头:水乡妇女清晨很早就会起床梳头,乌黑的椭圆形发髻梳得纹丝不乱,并用各种颜色和花样的绒线、发簪等装饰,称为“䰉䰉头”。

2、胸兜

盛夏时节,水乡妇女在农闲纳凉时常单穿肚兜,自然率真又大胆活泼。

3、拼接衫

拼接衫是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八大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被称为“大襟拼接衫”或“接衫”。其拼接之处均为水乡妇女劳作时易磨损的部位,一旦破损,可直接局部更换,代替了传统打补丁的缝补方式,巧妙延长了使用寿命。

4、襡裙

也称“作裙”,“作”取劳作之意。《闲情寄偶》中曾记述:“近日吴门所尚‘百裥裙’,可谓尽美”。由此可见,百褶襡裙最晚从清代起已在江南地带盛行。

5、襡腰

襡腰在当地也被称作“作腰”“束腰”“围兜”等,一尺见方,通常由一小一大两层异色棉布拼合而成,两层棉布间藏一口袋,用以放置随身物品或播种所需的种子。

6、拼档裤

拼裆裤是甪直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民间较为常见的裤装式样之一。裤腰肥大且两侧缝有裤带,裤长仅过膝盖,短而窄的裤腿使妇女们在稻田里劳作时活动方便,不被蚊虫叮咬。

7、卷膀

也称“布袜”,将一块棉布裁成梯形,异色布滚边,上下端用布带裹在腿肚上,可抵御风寒,防止尘土杂草侵入和蚊虫叮咬,避免裤腿沾染泥浆。若下水田劳动,可随即取下,非常方便。

卷膀普遍用于江南水乡地区的劳动生产之中,极具实用意义。其制作用料通常是裁剪衣裤时所剩的废料,集实用、经济于一体,可分为长、短两种形式,短卷膀较为常见,长卷膀通常内夹棉絮,多在冬天穿用。围系卷膀时,宽边在上,施于膝下;窄边在下,覆及足背。

8、绣花鞋

布鞋鞋尖上翘的称为“扳趾头”,因形似水乡舢板船的船头造型,也称“船形”鞋,具有一帆风顺的寓意,多穿用于礼仪活动。鞋尖向前拱出的称为“猪拱头”,多为日常穿着。有趣的是,百衲绣鞋是不分左右的,永远不会穿错。

来源:看苏州

上一篇: 西湖中国风与时尚碰撞:王一博的魅力穿搭解析
下一篇: 苏州这项“穿搭”类国家级非遗有了新的传承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