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哪个好或者区别?请 求大家解答,谢谢。?

147小编 64 2024-12-22

西部计划还要奔向新西兰,哪有原地呆在家里的三支一扶好啊!!

我已经上岸三支快两年啦,当时公示结束之后就被分到了服务中心。

这里的工作其实没有很累,平时就是处理一下材料报告、收发文之类的。唯一不喜欢的也就是周末的时候需要值班,作为单位唯一一个没有编制的人,没有值班费也只能认了~

现在每个月到手的话是4000左右,包含工资和各项补贴。五险一金是按照当地事业编标准交的,1月份还会多发一个月的底薪。

听说期满可以落编的话,工资还会上浮一些,总体来说倒是很不错的。要是你也想考三支一扶试试,那下面的内容就可以好好看看,对你的备考会有些帮助。

☆三支一扶考什么?

山西的考试只有一门公基,有的地区还考行测和写作。公基的特点就是考的很杂,都是记忆性的东西。考试也都是选择题,考的知识点都不难。学公基就是要积累,基本见过的题都会,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等真正考试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很多之前完全没有见过的,奇奇怪怪的知识点,那就只能凭感觉选了,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感觉也和之前的积累有关系。

我备考时用的资料是华图的一本通教材和真题、毛迪三支全课和粉笔的公基5000题。

开始备考时先看的一本通,老老实实把它看完了,花了一个月时间。后来做了一套卷子发现效果并不好,知识点记得云里雾里。如果你备考时千万不要花大把时间啃书,既浪费时间又磨灭热情。

然后我就直接听毛迪,这是三支一扶拿高分的关键所在。不管是哪个科目的知识点,老师都做了细致的讲解。像我会考到的综合知识部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老师都做了详细梳理,跟着学很快就能掌握好。而且相对难理解一些的知识点老师都是结合着例子讲解的,像法律部分的法条就是结合着近期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经典案例讲解的,课上认真听,理解和记忆完全不是问题。

每次听完一节内容,我就会自己做好总结梳理,然后再去刷题强化的时候,做题的正确率就非常高了。

毛迪听完一遍之后我就开始刷粉笔公基5000题,刷题过程中还会把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重新学一遍。这个时候重点看做题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和死活都记不住的部分。听完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再做题时要保证不做错。比如法律经常做错就把知识框架写下来记在脑子里,再做到法律题时先回忆脑中的知识架构再思考选项。第二遍结束再做卷子正确率好像是75%,保持这个正确率的基础上能提多少是多少,考试基本是稳了。

这里补充一下做练习的方法,练习嘛可以不看时间,想思考多久就思考多久,到最后模拟再掐时间做。对答案时也不能只对个结果,要思考思考四个选项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这个知识点还会从哪个角度出题,这些才是练习的价值。

觉得练习题做的差不多的时候要开始做套卷了。先做真题卷,预测卷模拟卷以后有时间再做。中公教材带的真题卷是近六年的,每一套都要做两遍以上。

第一遍时先卡时间做一遍,我一般是会给自己做题的时间要比要比考试的时间少十五分钟。考试时的题目数量或者题型可能会有变化,平常做一下随机训练比较保险。做完之后对着答案改错,改的时候把这道题再在大脑里记一下。把没有记住的知识点抄到本子上,可能是单独的选项,也可能是单独的题干。

第二遍再做时就会发现熟练很多,巩固知识点的同时顺便检验自己第一遍的学习成果。我在考试前一天把笔记和真题卷错题仔细看了好几遍才去睡觉,第二天的记忆挺深的。

☆公基各个章节的必考点

公基包括马哲、毛中特、法律、经济、管理、地理人文、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与处理这些板块,每个板块的复习方法都不太一样。

马哲、中特 这些是大学期间的公共课,我学的还可以。再加上高中有点底子,就没有系统的背书。略过看书这个阶段,直接找题来做,帮助回忆知识点。这部分算是三支一扶考试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没有基础,一定要花时间背知识点。

法律 只要不是学法学的,那肯定是对法律不了解。我大学期间学过经济法,但是考试题大部分涉及的是民法和X法。各种名词解释没有好的办法,碰到了就记下来死记硬背。毛迪课中的法律部分讲解的很全,多听听再练题。还有法律部分的题要背选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条法律内容。

经济和管理 这些不用太死记硬背,理解了就会好记一些。就比如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每年都会考。通货膨胀时和通货紧缩时的做法是不一样的,理解了就会容易记。通货膨胀就是流通钱太多了变得不值钱,那么就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这个时候就要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通货紧缩反之。经济和管理也是要多刷题,做的多了自然就理解了。

地理 最近几年地理题渐渐增多了,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基本上考的题教材上都出现过,所以教材要好好看。毛迪讲的地理口诀背一下,比如中国的降水特点什么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要练题,这两部分要雨露均沾。

时政 就是靠积累,看考试之前一年的时政热点问题就好了。每天看看半月谈、人民日报这些APP推送的新闻,或者各大机构在平台上发的时政热点。

☆面试要做好的准备

面试在总成绩中占40%,也是重要的部分。可以报班也可以自己准备,我是自己准备的。

有的人性格外向平时不会怯场,只需要学习答题语言就可以了。有的人一个人完全做不到备考面试,就需要报班增加自信。

个人感觉报班不报班不是很重要。不管怎样都要认真准备面试,面试刷人是特别残酷的。进面但是却被翻盘的人大有人在,稍不留神就会和岗位失之交臂。我性格比较大大咧咧所以就没报班,日常跟家人朋友对练。

想要准备好面试,就要把握住下面几点。

1.保持好心态

考前保持好心态。面试备考期间我每天都要做心理建设,暗示自己面试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准备就不会出意外。备考期间就不要再刷知乎微博类了,看到有关面试被刷的例子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

考时保持好心态。碰上没遇见过的题或者没思路的题时要冷静,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答案自信且大声的说出来。过程中磕巴也没事,只要不是长时间的停顿。事实上短暂的磕巴和停顿完全没有影响,只要逻辑清晰,语言通顺就不会影响分数。

2.做好答题素材积累

我备考面试时只买了一本中公的题库,上面有面试真题和模拟题。模拟题都是比较新的,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出的题,每道题的解析都有总分总的答题要点梳理。

回答面试题时如果不知道从哪开始,可以从人民日报和半月谈上找灵感。遇见比较新颖的题材就去人民日报app上搜关键词,选几篇和题目相关的材料读。以前听一个老师说很多面试题都是从人民日报上选题的,忘了具体哪个老师了。看材料时把其中观点和措施类的句子抄下来,慢慢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

3.答题框架要建立起来

分析题干 三支一扶面试和公务员面试一样,更加注重内容真实、具体、有效、针对性强。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回归到题目中去。因此在回答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题干里面所给的信息。例如:背景、人物问题等信息并且学会结合实际进行原因、影响的分析。

除此以外要想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结合政治热点、社会热点等。可以发散思维,回答的最后还是要回归题干。

准确定位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都用名言或者高大上的句子来表现自己的政府思维。真正的政府思维是思考任何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辩证思维全面考虑。把自己定位放在题目需要的身份角色上,辩证的看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而非空洞的唱高调。

内容具体 面试答题禁忌之一时不可假大空。避免谈论一些假话、大话、空话。内容好不好关乎答题的质量,好的内容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要具体。所谓的具体就是要精确化、精准化,最好能分条概述。这样的内容才充实且自然。不会让考官觉得回答在背模板,证明真的在动脑思考问题。

针对分析 看完资料会发现题目都是差不多的,题目作答区别不大,这是一种错觉。很多人都仅仅停留在流程以及大步骤中在答题,而没有结合具体的细节来分析。在答题时,一定要针对性的分析问题,才能答出特色答出个性。比如问题问怎么解决老人不会用移动支付的问题,不能直接说政策应该怎么改,要针对老人这个群体作答。

4.处理好细节

在面试期间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面试时,要始终保持微笑。回答考官的问题时对考官要有礼貌,尤其是考官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试者脸上不要露出难看的表情。答题注意时间限制,不要超时也不要留空白时间。还有就是穿搭要得体,女生也可以化个淡淡的妆,让自己看起来精神饱满。

面试当天可以早去半个小时适应环境,这样考试时就算有突发状况也能及时调整,这都是血和泪的教训。我面试的时候由于太紧张走错了教学楼,一开始没发现,自己在角落里回忆模板,等到出小组名单时才发现没有我的名字。又折腾了好久才顺利到考场,这样的突发事件是超级影响心态的。进场时由于紧张还忘了打招呼,还好考试过程中的题都是见过的类型,都顺利的回答上来了。

考完也不能离开,要等所有人成绩都出来,当天晚上就能知道最终结果。当看到入围名单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都不算什么了,那种爽真是前所未有的。

最后我想说有些事情只有切身体验过了才知道它的好与不好,听再多别人的意见也只是别人的。现在不应该是我们选择哪个单位,而是要看能考上哪个单位。所以想考哪个考试就尽快去准备,竞争只会更大不会变小。加油!

上一篇: 靠脸上位?时尚新宠?从地方电视台走向全世界的他,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下一篇: 比《致命女人》更绝的致命穿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