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感觉选一个最顺眼的颜色组合,看看你的事业能量协调性
82 2025-07-22
云南省楚雄州彝族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加强彝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彝族绣娘们在刺绣。
《办法》共26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突出彝州特色为依据而制定。《办法》明确,彝族服饰的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坚持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办法》规定,彝族服饰保护利用的部门行业规划、所需经费来源、奖补扶持政策等内容,明确了楚雄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彝族服饰保护发展的统筹领导、体制机制建设、重大事项研究等,县(市)人民政府承担彝族服饰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司法行政等16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彝族服饰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
《办法》的出台施行,将进一步规范彝族服饰市场秩序彝族服饰图片,对保护和传承彝族服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彝族服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起到积极作用。
彝族服饰展示
目前,楚雄州规模以上彝绣企业达13家,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彝绣工作站13个,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260个,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彝族服饰图片,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一大批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一批批精美的绣品和服饰被国内外市场认可,形成了“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陈颖、黄炳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