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平方米的小院儿 “有滋有味儿”的农村新生活

网络小编 26 2025-08-22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静海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作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推进,持续扶持培育发展文化大院,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眼下,室外已是寒意浓浓,但在位于静海区静海镇花园村的西塘庄园文化大院里,却暖意融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宣讲会暨“以文化传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主题宣讲活动火热开场,基层宣讲员、村街、社区群众齐聚一堂,以静海镇西塘庄园文化大院明朝时期文化背景为依托,穿越古今,采用全程沉浸式宣讲,串联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感受农耕文化、诵读经典篇章、聆听励志故事、歌唱幸福生活,这样一场“理论+文艺+体验”的沉浸式的宣讲,引导群众在耕读文化、国学文化、运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深深扎根乡村振兴的热土,以传统文化激荡乡村振兴新动能,以传统文化传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这种宣讲方式既接地气,又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润物细无声地宣传党的新政策,赞美农村新变化,倡导农村新风尚,让大伙儿真正能够记得住、学得懂、用得上” 静海镇前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正煜深有感触地说。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作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此次宣讲活动的举办地西塘庄园文化大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除了学员队伍不断壮大,活动形式也由单一的农耕体验拓展为文艺演出、书画影展览展示、节庆活动、文化下乡志愿服务等多种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基层文化氛围,成为滋养人心、凝聚人心、培育文明乡风的幸福大院。

“村里的文化大院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平常不忙的时候来看看书、跳跳舞,感觉生活很充实。”周边群众马秀华说。

在静海,包括西塘庄园文化大院在内的一大批活动有特色、管理有水平、服务效能高的优秀文化大院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有力抓手,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助力文旅融合、产业兴旺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静海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加快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重心向基层转移,自2015年开始,静海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村文化大院培育扶持工作,先后授牌乡村文化大院82家,活动形式涵盖读书、书画、摄影、文学、声乐、器乐、舞蹈、电影、剪纸、烙画、史志研究、民间手工艺制作、民间非遗技艺等。

作为基层群众的“文化加油站”和“文娱室”,静海区乡村文化大院以“建设有标准、活动有特色、群众有热情、管理有队伍”为目标,与乡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拓宽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有效弥补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难题,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文艺水平、传播致富信息的重要阵地及农民休闲、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有效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静海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大院建设着眼点在基层,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乡村文化大院的建设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以“提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和谐、彰显特色,展示风貌、繁荣发展”为着眼点,找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切入点,积极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繁荣文化、促进文明”为宗旨,真正把文化大院打造成凝聚人心的“团结大院”、点亮生活的“惠民大院”、文艺创作的“精品大院”、全民参与的“火爆大院”,为乡村振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文化氛围。

上一篇: 北方最大的垂钓园-静海花园!来了解下?
下一篇: 年轻人去奶茶店拍照,必须注意的10件事!别让奶茶变“社死”道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