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一身牛B机甲放大招是每个男孩的美梦

网络小编 87 2025-08-22

文丨小白的异想时间@bigfun社区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90后老古董,我有过不少美好的梦想,也没少因为要优先实现哪个梦想而遭难,比如考清华还是北大这个问题就困扰了我十几年,到高考出成绩那一天心里才踏实了如今时过境迁 ,虽然当初的很多梦想由于种种原因被搁浅,但有一个梦想的小火苗却从未熄灭,那就是

穿上一身牛B机甲打怪兽说起来,这个梦想还是在电视上能看到国外动画片的年代种下的在90后的童年时代,电视上经常能够看到的动画片大概有这么几类:第一种是以《恐龙战队》、《神龙斗士》、《魔动王》等为代表的机甲战斗番;。

第二种是像《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蜡笔小新》这种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为主的成长番;第三种是以《足球小子》、《棒球英豪》、《灌篮高手》等为代表的热血运动番;第四种是以《美少女战士》、《小樱百变魔术卡》为代表的少女番。

而我们这些小蓝孩那时受年龄所限还不懂水冰月的好,让我们心心念念的只有《恐龙战队 》里的大雷神麦克佐德、《神龙斗士》里的龙神丸还有《魔动王》里的光能使者。

像《恐龙战队》这样的机甲动画片基本上有着高度相似的剧情走向,一个或几个被命运选中的少年,获得了能操纵某种机甲的能力,开始一路升级打怪,肩负起警恶惩奸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不过,当时像我这样的小男孩儿基本上是不太关注剧情的,而是被动画片里各种酷炫拉风的机甲迷住了双眼,做梦都想着迟早有一天自己能穿上一身牛B机甲亲自下场和怪兽对线,在世界中心召唤大雷神麦克佐德的力量为地球除害。

谁曾想,这样的美梦一做就是20多年,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在机甲吧里乐此不疲的探讨机甲用于实战的各种可能性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这场机甲梦呢?01 谁制造了机甲梦?其实“机甲”是个舶来词汇,根据日语字典释义,汉语的“机甲”,片假名中写作。

“メカ“,是英文机械”mechanism“一词的音译缩写。在我印象中,好像沾点儿机甲的动画片都挺受欢迎,比如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恐龙战队》、《神龙斗士》、《光能使者》等机甲战斗番都广受好评。

我心中的机甲届顶流而曾经风靡全球青少年的机甲动画大多出自美日两国,但要弄清楚机甲风靡全球的始末,还得从一名叫“海姆·萨班”的动画配乐师说起海姆·萨班是以色列人,入籍美国后,成立了一家涉足电视、电影、唱片与通讯器材的大型企业。

不过,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还是《恐龙战队》的幕后推手。在90年代,《恐龙战队》风靡全球150多个国家,更为萨班带来了高达30亿美金的身价。

海姆·萨班不过,《恐龙战队》并非萨班原创,而是1984年他在日本一家旅馆看见一个节目得到的灵感这个节目叫做《战斗狂热J》,是讲述五位来自各国的英雄少年,穿着可以增幅力量的紧身衣,驾驶着堪比摩天大楼高的巨大机器人,

与同样巨大的邪恶机器人空陆两栖作战,集科幻、动作、舞蹈、解密等元素于一体的大杂烩奇幻戏剧。

这种奇特风格让萨班大为震撼,回国之后他就准备向节目的拍摄单位“日本东映株式会社”收购这部日本怪剧共52集的版权,想要搞点大事不过这时萨班还不知道,《战斗狂热J》只是东映旗下一支多达41部共计2020集的超级长寿节目——。

《超级战队》(スーパー戦队)系列中的一部。更出乎他意料的是,《超级战队》这个天马行空的系列剧竟然还与他的的motherland渊源深厚。

把时间拉回到1980年代,美国与日本是当时全球娱乐节目的龙头在当时节目很少出海的情况下,美日两国以现在观众难以想象的方式彼此竞争、互相偷师美国的《战神金刚》就是这种竞争状态下的产物《战神金刚》中原创画面不多,基本上是根据日本动画 。

《百兽王》和《机甲舰队达莱卡XV》混剪出来的作品。具体操作方式是把《百兽王》里面的狮型机器人和《机甲舰队》里面的太空航行场景分别剪出来,然后重新配音黏贴起来,这操作众多影视混剪UP主都得叫声祖师爷。

一部新的动画诞生了更绝的是日本东映在1982年参考美国漫威漫画人物“银影侠”(Silver Surfer)创作的真人影集《宇宙刑警卡邦》(宇宙刑事ギャバン),在1987年又反被美国取经,拍出了经典的《机器战警 》

(Robocop),究竟是Who在抄袭Who谁也说不清。

三连而《超级战队》系列也是相同的情形该系列的开山作是1975年东映制作的特摄片《秘密战队五连者》( 秘密戦队ゴレンジャー),以五个身穿电子强化服的地球防卫军为主角,开创了该系列的主打特色即“团队合作”,。

节目开播后大受欢迎,收视率一度高达20%。

但《超级战队》日后最为人熟知的特点:驾驶巨大战斗机甲,灵感却来源于《蜘蛛侠》(スパイダーマン)。

早在1978年,日本东映株式会社就与美国漫威出版社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版权交换合约,在合约期,双方能自由使用双方各自的人物开发新作品真人电视剧《蜘蛛侠》首当其冲,不过东映一出手直接就玩儿脱了漫画里的穷屌丝彼得帕克经过东映大刀阔斧改革,成了高富帅职业车手。

山城拓也,还给他安排了贼牛逼的打架助理:一台高科技跑车和高达60M的巨大机器人Leopardon,每次敌人变大后,拓也就会用蜘蛛手表呼叫Leopardon从天而降,手持锋利大剑把敌人劈成两半。

Spider-Man山城拓也和他的机甲Leopardon的出场纯属胡闹 ,没成想它却人气超高,日本观众和漫威都爱死了这台两吨重的机器武士尝到甜头的东映,在与漫威的合约到期后,又把这个创意原封不动移植到《超级战队》中。

自此之后,《超级战队》系列实现了与“巨大机器人”的深度绑定,每年推出一部不同主题的特摄剧,40年不曾间断而萨班与东映接上头之后,才整明白《超级战队》全系列的来龙去脉,并更加着迷,因为这部剧里集齐了老美子最爱的元素:。

功夫、科幻、少女、巨大的机甲。

但还有个问题摆在他面前,《超凡战队》演员是日本人,在美国推出一部完全由外国人主演的电视剧是火不起来的动画片老油条萨班又想到了混剪,既然《战神金刚》能用两部动画剪出来,“超级战队”怎么就不行呢?只要把《超级战队》的动作和机甲画面保留,再加上美国演员的文戏,问题迎刃而解。

想到这个点子后,萨班马上找东映买下版权回国兜售,并向当时美国流行的青春剧取经,对原版剧情进行了“美国化”。

1993年8月29日7点30分,《恐龙战队》第一集在福克斯频道开播,收视率持续走高甚至超过福克斯的王牌动画《蝙蝠侠》,第二周节目就换到了16点30分的黄金档,成为炙手可热的儿童剧《恐龙战队》被引进国内后,同样在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

在学校教室、小卖部、操场上 ,到处可见模仿恐龙战队召唤大雷神麦克佐德的小孩儿,RMB玩家还会买上一套机甲玩具给自己助助兴。

《恐龙战队》人气最盛时火到什么程度呢?剧里的6位主演与佐德机甲登上了数以百计的杂志封面、内页、电视节目访谈、脱口秀等,属于非网络时代的顶流了。

《恐龙战队》pose教学1993年日本万代推出的恐龙战队玩具以上市就销售一空,次年圣诞节销售额更是达到十亿美金,远超其他玩具销售总额1994年的《老友记》里有一集,Monica跟小鲜肉床上play,于是Joey、Ross和Chandler故意在她面前摆出手持变身器大喊恐龙机甲名号的变身姿势嘲讽她装嫩,因为在老美心里已经默认。

《恐龙战队》=青少年。

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娱乐巨头在这场全球机甲热潮中赚的盆满钵满,但也正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彼此偷师学习才为我们这些小男孩创造了一个至今难忘的机甲梦02 机甲动漫の起源之谜无论是海姆·萨班通过《恐龙战队》制造的全球机甲热潮,还是之后好莱坞的各种机甲电影的火爆,都容易给人一种机甲源自美国的错觉。

实际上,日本才是机甲文化兴起的大本营作为日本动漫中极具特色的类型,机甲动画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 人操作智能机器设备(多为人形武器)为核心创作故事情节,如果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考察,其源头大致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1)坦克的发明和使用坦克最早在一战中被使用,它和机甲最直接的形态联系就是“人进入机器之中,并操作机器进行战斗 ”。

二战时,日本为了效仿德军“闪电战”在1941年设立了“陆军机甲总部”,之后日本一直称装甲兵为“机甲部队”并沿用至今(2)美国科幻文化的影响日本在二战失败后,被美国占领七年之久,还有计划的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文化输出,美军带来的众多。

科幻杂志和长篇科幻小说的平装本是其中的代表。

而对机甲动漫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罗伯特·海因莱因的太空史诗战争作品《星船伞兵》,《机动战士高达》中成员们操控的“机动战士”(Mobile Suit)就是《星船伞兵》中的“机动步兵“(Mobile Infantry)与

”动力装甲“(Powerd Suit)的重组词。 (3)特摄片的繁荣在日本,特摄片被视为舞台剧的延伸,专指那些由真人出演、使用特技拍摄的超英或怪兽题材影视作品。

特摄片与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体都是青少年,基于他们对“巨大角色”的痴迷,创作者们开始在作品里加入动辄几十米高的机甲与怪兽互殴,《超级战队》就是此类特摄片的代表而日本机甲动漫从发展到兴盛的过程也离不开《铁壁阿童木》、《宇宙战舰大和号》、《超时空要塞MACROSS》、《机动战士高达》。

和《新世纪福音战士》这四部神作1963年手冢治虫把自己早年的漫画《铁臂阿童木 》搬上电视荧屏,在富士等各大电视台播放期间,取得了49%的超高收视率,相当于每两台电视里就有一台在放《铁臂阿童木 》,这也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机甲类动漫。

在手冢治虫之后,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和人物设计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于1974年播出,讲的是21世纪的地球遭到神秘舰队袭击后,一艘名叫“大和号”的古董战舰和船员们为了人类而投身于壮烈的宇宙大战中。

作为日本动画的起步之作,《大和号》影响了一代日本人,除了TV版之外,“大和号”系列还包括《永远的大和号》、《宇宙战舰完结篇》等多部剧场版动画,让机甲动漫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1982年TBS电视台播出的《超时空要塞 MACR0SS》

则是日本机甲动漫的承上启下之作,以人类和云顶星人首次宇宙大战为背景,围绕着太空战舰麦克罗斯号和它上面的主要人物展开剧情,“变形战机”、“偶像歌姬”、“三角恋”等3大元素为系列注入了灵魂。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的出现则标志着一个新动画时代的到来,讲述的是20世纪末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少年阿罗姆卷入了地球联邦与发动太空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吉恩公国SIDE3的战火当中,偶然间坐上了联邦军最新开发的

机动战士RX-78-2高达 ,并作为“新人类”跟着高达的母舰白色要塞历经种种困难一路成长。

1995年由日本GAINAX公司制作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开始放映,其中蕴含的知识量巨大,需要看完大量诸如“死海文书”、“使徒”、“EVA”、“人类补充计划”的解释才能看得懂很多人看完《新世纪福音战士》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是因为EVA每个部件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比如说给EVA供电的电缆象征着连接胎儿和孕妇的脐带;驾驶舱象征着母亲的子宫;为驾驶员提供氧气的LCL则象征着羊水 ,EVA的绝对领域象征着母亲对子女的保护。

《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种种意味深长的隐喻把机甲动画的艺术性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机甲动画开始全面发展,同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更是让“赛博朋克”这一概念被更多人所熟知可以说日本动画发展史也是机甲动漫的成长史,并随着其向海外的文化输出,让全球更多青少年认识了机甲并为之着迷。

03 机甲之下の英雄梦时尚女孩儿爱美甲,热血男孩儿穿机甲在我看来,男孩子的机甲梦就是英雄梦如今虽然没有了童年坐在电视机前看《恐龙战队》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但谁不是从小就想穿上机甲做一个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呢?。

前一阵子我在上网冲浪时就发现机甲吧里有不少男孩为了机甲梦孜孜不倦的努力。有老哥为了“超大型人形机甲和超大型多足机甲哪个战斗力更高”吵得不可开交。

有老哥深度探讨“实现制造机甲的前提条件”,从劳动力资源到基础设施,从未来战争到外星文明,吧里的兄弟在这个问题下面积极地发散思维,我甚至一度怀疑下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隐藏在其中。

甚至还有军迷想出了用骑兵配合机甲行动的牛B战术,还专门绘制了图片来说明原理。

下面还有好心的兄弟提醒他,不如把马换成多足战甲,但这种细节上的失误并不妨碍老哥对机甲的热忱。还有看重实战的兄弟在吧里对机甲在巷战中的实用性发出灵魂拷问,机甲爱好者门在这个问题下面激烈讨论。

精于计算的人则试图通过各种深奥的数学公式设计出符合黄金比例的人形机甲,吧友们在楼下疯狂鼓掌叫好。

而现实中已经有大神亲自动手创作出不少炫酷的机甲陕西一个28岁的小许从儿时就有一个机甲梦,上大学之后选择了雕塑专业,在校期间就开始设计和打造机甲一开始由于比较生疏打造机甲的速度很慢,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套机甲的打造。

“刚开始家里对我所做的事情很疑惑,不是很支持,但在我慢慢做出一些成绩后,家里人也不再反对了”小许对记者说机甲美猴王是小许的代表作品之一,穿在身上不仅能灵活的摆出各种造型,眼睛还有灯光闪烁,整体的完成度非常高,在完美复刻经典形象的同时把机甲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牛掰格拉斯”。

现在小许的作品在动漫展上开始获得大量关注,让不少机甲爱好者直呼“爷梦回”。

很多当年跟我一样看着《恐龙战队》长大的人,已近而立之年还没能像小许一样穿上牛B的机甲,这事儿多少有点遗憾但我觉得,像我一样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只要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凡就是好样儿的

就像五一假期还在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骑着电摩穿梭在城市道路的外卖小哥、旅行途中手捧电脑码字的汉服女孩,即使他们不能站在世界中心大声呼唤“大雷神麦克佐德的力量”,一样是我们的盖世英雄,你说对吗?参考资料:

《日本科幻机甲动漫的文化主题探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刘健《日本机甲类动画的起源于发展》文艺荟萃|王晓鹏《从恐龙战队到超凡战队:25年的美日大碰撞》 新浪娱乐《炫酷!90后小伙自制各种机甲:有变形金刚、王者荣耀》 新浪视频

上一篇: 武警部队网络春晚丨舞蹈《海警英歌战舞》
下一篇: 《八方旅人 2》新手指南:战斗、职业系统详解攻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