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恶作剧惹女孩记恨,她那句狠话竟成预言

小小兔 81 2025-08-17

我骂过你永远当不了医生,你竟真的变成了医生"李小凡,你这辈子也当不了医生!"那年夏天,刘晓蓉气得浑身发抖,一字一句地朝我喊出这句话,转身跑出教室那是1985年的初夏,教室里的吊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却驱不散闷热。

窗外蝉鸣阵阵,将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困在这方天地里我家住在县城最偏远的小巷,一条名叫"柳树巷"的狭窄小道每天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外面早已传来卖豆腐的吆喝声,那种用竹筒敲打出的"咚咚"声,是我童年最熟悉的记忆。

父亲是纺织厂的普通工人,常年和机器打交道,回家时总是一身棉絮,脸上沾着机油日子久了,那机油的味道仿佛和他融为一体,成了他身上特有的气息母亲在街道工厂做缝纫,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是她赖以养家的工具她的手指被缝纫机针扎得坑坑洼洼,指腹上全是老茧,但她从不叫一声苦。

我们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三间砖瓦房,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是父亲攒了两年工资才买下的他常说:"咱穷不能穷志气,好好读书总能出头"刘晓蓉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她家在县城最繁华的南大街,两层楼的砖房,院子里还种着石榴树。

她爱穿白底蓝花的确良衬衫,梳着齐耳的短发,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黑板上老师写的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她那双眼睛,大而有神,眼角微微上翘,笑起来时,像是弯弯的月牙她的笔记本总是整整齐齐,一笔一划写得像印刷体,连我们班主任都夸她的字写得好。

她父亲是县医院的外科大夫,在我们那个年代,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职业啊医生,多么神圣的字眼,手握解除病痛的权力,被人称为"白衣天使"每次看到刘晓蓉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经过校门口,戴着眼镜,挺直腰板,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

那天是化学实验课,我们要按照药方配置一种溶液老陶头——就是我们的化学老师,他留着八字胡,说话时总爱捻着胡子尖,被我们背地里叫作"老陶头"他在黑板上写下实验步骤,让我们小组合作完成我和后桌的王大力打赌,说能让刘晓蓉的实验失败。

王大力嗤之以鼻:"你敢?她爸可是医生,你惹不起"我不服气,趁刘晓蓉去找老师请教问题时,偷偷改了她纸条上的剂量,把"5毫升"改成了"15毫升"我当时只是想闹着玩,根本没想那么多结果她的试管里冒出一股刺鼻的烟雾,整个实验室都惊动了。

老陶头赶紧跑过来,把试管放进水槽,那烟雾呛得大家直咳嗽,实验室里乱成一团"谁动了我的实验记录?"刘晓蓉红着眼睛问,声音里带着颤抖我装作若无其事,低头摆弄着试管可王大力那家伙憋不住笑,一下子露了馅他用胳膊肘捅了捅我,眼神里满是幸灾乐祸。

刘晓蓉的眼睛紧紧盯着我,眼眶红红的她气得脸都白了,指着我说:"李小凡,你好卑鄙!我爸说过,做医生的人要认真负责,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像你这样的人,这辈子也当不了医生!"说完,她转身跑出教室,留下一室尴尬的沉默。

老陶头严厉地批评了我,让我站在走廊罚站到放学回家后,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屋的墙壁上贴着张早已发黄的报纸,是父亲从工厂带回来的,上面印着一篇关于白求恩的故事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我想当一名医生

每次看到电视里"红医战士"的故事,那白大褂挽救生命的场景,我就热血沸腾还记得看过《春苗》的电影,那个赤脚医生在乡下给村民看病的形象,深深刻在我脑海里可家里条件差,这话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生怕被人笑话我们这样的家庭,能上个中专就不错了,哪敢奢望学医?。

第二天上学,刘晓蓉看都不看我一眼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成了"仇人",她见了我就躲,我见了她就绕道走班里同学还给我起了外号叫"毒药师",笑话我把人家实验搞砸了那年夏天特别热,我们班教室正对着操场,太阳一晒,热气从水泥地上蒸腾起来,窗户紧闭也挡不住那股闷热。

期末考试临近,老师加紧了复习进度我坐在教室后排,望着刘晓蓉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上医学院,让她看看,我李小凡能当一名好医生!那天晚上,爸爸加完夜班回来,我鼓起勇气说:"爸,我想考医学院"爸爸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小子,真敢想啊!"他点燃一支"大前门",深深吸了一口,"那就得好好学,医学院可不是那么好考的。

"母亲在一旁织毛衣,听了我的话,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小凡,你是认真的?那可得下苦功夫啊"从那天起,我开始拼命学习早上五点半起床,打着手电筒看书;晚上在煤油灯下复习到深夜我省下零花钱买了《中学生物理》《化学世界》这些辅导资料,每天做题到手酸。

家里的墙上贴满了我手抄的公式和定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带着单词本背单词。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话,更别提什么电脑了,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一点一点啃下来的。

高考那年,我拼了命地学习我们县一中的升学率在全县是最高的,但我们这样的家庭出身,能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父亲为了供我读书,下了班还去修自行车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修车铺的生意不错母亲的手指被缝纫机压得变了形,但她从不在我面前喊累。

晚上她给我蒸鸡蛋羹:"多吃点,补补脑子"那是我们家难得的"奢侈品",平时舍不得吃的高考前夜,我梦见自己穿着白大褂,站在手术台前,身后站着刘晓蓉,她惊讶地看着我我醒来时,天刚蒙蒙亮,窗外传来卖豆腐的吆喝声,一切如常,但我知道,我的人生即将迎来转折点。

1990年夏天,我如愿考上了省医学专科学校那天,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家门口,手里拿着一封印有红色校徽的信封:"李小凡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哭了父亲破例买了一瓶汾酒,那是他平时舍不得喝的,只有过年才会沾一点。

他举杯时,手都在抖:"咱家总算盼到了一个大学生!"母亲拿出压箱底的布料,亲手给我做了两套新衣服邻居们纷纷前来道贺,王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凡出息了!以后我们这条巷子也有自己的大夫了!"临走那天,全家人送我到汽车站。

父亲塞给我一个布包:"里面是你妈做的馒头和咸菜,路上饿了就吃点"母亲眼睛红红的,却强忍着不掉泪:"到了学校好好学,别惦记家里"坐在呼啸前行的客车上,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刘晓蓉的那句话,成了我这些年最大的动力,我要证明给她看,我李小凡,能当一名好医生!。

医专的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解剖课上,我们面对着冰冷的尸体,教授一遍遍讲解人体构造;生理课上,我们做各种实验,了解人体机能;药理课上,我们背诵各种药物的功效与副作用我常常熬夜到凌晨,宿舍其他人都睡了,我还在台灯下背解剖图谱。

有时候背得眼睛发花,我就想起刘晓蓉当年说的那句话,又有了继续的动力五年的学习转眼就过去了,我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分配工作那天,辅导员问我想去哪里,我毫不犹豫地说:"回县医院"同学们都笑我傻,省城的医院条件好,为什么要回那个小县城?他们不知道,我心里有个结,必须回去解开。

1995年的春天,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回到了家乡县城变化不大,南大街多了几家商店,街道变宽了些,但那股熟悉的气息依旧父亲早早地在汽车站等我,看到我时,他猛地站起来,挥舞着手臂他的头发白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但眼睛里的光芒更亮了。

"我儿子回来了!"他大声地对旁边等车的人说,语气里满是自豪我心里一酸,鼻子发酸这些年,父母在家吃了多少苦,省了多少钱供我读书,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县医院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个神圣的地方,走进去时,我心跳加速。

科室分配表上,我被安排到外科,带教老师赫然写着:刘晓蓉"主任医师:刘晓蓉"几个字映入眼帘,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转念一想,也对,她父亲是外科医生,她走这条路很正常只是没想到,她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主任医师

我整理了一下白大褂,敲响了办公室的门"请进"里面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声推开门,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正低头写着病历听到动静,她抬起头,那双眼睛——还是那么大,那么有神,只是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是你?"她看到我时愣住了,手中的笔停在半空。

我点点头:"刘主任好"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男孩女孩都已长大成人,命运却让我们在这里重逢她微微皱眉,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既然来学医,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这里不比学校,一个疏忽可能就是一条人命"她的语气严肃而公事公办,仿佛我们只是普通的师生关系,当年的恩怨一笔带过。

但我知道,她心里一定记得那个夏天的实验课开始的日子并不轻松刘晓蓉对我要求特别严格,远超其他实习医生查房时,她总是问我最难的问题;交班时,她对我的记录挑剔得不行;做小手术时,她在旁边盯得紧,我手心直冒汗有次,我在缝合伤口时手抖了一下,她立刻厉声说:"李小凡,认真点!这是人,不是你当年的实验品!"

那一刻,我知道,她心里还记恨着我但我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调整姿势,继续缝合我明白,医者仁心,对病人负责是第一位的科室里的护士长是个和蔼的大姐,看出了我们之间的尴尬,私下问我:"小李,你和刘主任以前认识?她对你特别严格啊。

"我笑笑没说话。有些过去,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我只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那天晚上,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被送进医院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疼得面色苍白,冷汗直流刘晓蓉正准备带我观摩手术,突然有护士来报,说有个车祸伤员情况危急"李小凡,你跟我去看车祸病人"刘晓蓉说完,又改变了主意,"不,你留在这里,看着阑尾炎患者,我去处理车祸伤员。

有什么情况马上叫人"她不放心地看了我一眼,快步走向急诊室我留在病房,密切观察着小女孩的情况她疼痛难忍,不停地哭喊着要妈妈我握住她的小手,柔声安慰:"别怕,医生阿姨马上就回来了,我们在这里陪着你呢"我让护士给她测量血压和体温,同时按照实习手册上的步骤记录各项指标。

突然,小女孩喊疼的声音变弱了,她的脸色越来越差,手冰凉冰凉的我立刻检查她的腹部,发现右下腹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腹部胀大,这是阑尾穿孔的征兆!情况危急,如果不马上手术,后果不堪设想我立刻请护士通知刘晓蓉,同时准备紧急处理。

护士回来说刘主任正在处理车祸伤员,一时脱不开身我知道,必须立刻行动我让护士准备手术室,安排麻醉师,同时给患者开始静脉输液刚做完这些,病人的血压突然骤降,情况更加危急这一刻,我想起了医学院实习时老师的话:"当你面对生死抉择时,不要犹豫,相信你的判断和技术。

"我深吸一口气,迅速推着病床向手术室走去。一路上,我在心里复习着阑尾切除术的每一个步骤,手心冒着冷汗,但眼神坚定。就在这时,刘晓蓉从另一个手术室出来,看到我推着病床,立刻问:"怎么回事?"

我简明扼要地汇报了情况,她听完,立刻说:"我来做主刀,你做助手"手术室的灯亮了起来,刘晓蓉熟练地穿上手术衣,戴上口罩和手套我站在她对面,手里拿着手术钳,紧张得心跳加速"不要紧张,按我说的做就行"她的声音很平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刘晓蓉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阑尾已经穿孔,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幸好我们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手术结束后,刘晓蓉回到办公室,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又看了看我的处理记录,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你以前学过?"她问我,语气里有些不可思议"没有,就是看书记得还有......"我顿了顿,"还有想证明给你看,我能当一名好医生"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她什么也没说,转身去了手术室第二天,刘晓蓉主动找我,说要教我缝合技术。

她的手很稳,一针一线,精准无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白大褂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当年的怨恨已经烟消云散"其实我一直记得你说过的话,"我鼓起勇气说,"正是因为那句话,我才更加坚定了要当医生的决心可以说,如果没有你的那句'诅咒',我可能不会有今天。

"刘晓蓉愣了愣,随后笑了:"看来我还帮了你一把?那我应该向你收学费才对"我们都笑了,十年的隔阂在这一刻消融她告诉我,她选择学医,是受父亲的影响;而我选择学医,竟是因为她当年的一句气话,命运真是奇妙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渐渐熟络起来。

刘晓蓉不再对我特别严格,但专业上的要求丝毫不降低她说:"医生这一行,不能有半点马虎当年我骂你,也是怕你这种粗心大意的性格害人害己"

有一天,我们一起查完房回到办公室,她突然问我:"你为什么非要回县医院?以你的成绩,去省城医院应该不难"我笑了笑:"不瞒你说,就是为了见你一面,证明给你看,我李小凡能当一名好医生"她的眼神柔和下来,声音也轻了几分:"你已经证明了,而且做得很好。

"那一刻,阳光正好,照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那个十六岁女孩的影子,依然美丽,只是更加成熟自信我们相视一笑,曾经的误会已经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欣赏和认可白色的走廊里,两件白大褂并肩而行那年的恶作剧,那句气话,如今都化作了我们共同守护生命的职责。

命运就是这样奇妙,刘晓蓉的"诅咒"不但没有阻止我成为医生,反而成了推动我前行的力量而她,从我人生的绊脚石,变成了我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这大概就是生活吧,充满了讽刺,也充满了惊喜如今,每当我穿上白大褂,走进病房,我都会想起那个闷热的夏天,那个愤怒的女孩,和那句改变我一生的话:"你这辈子也当不了医生!"。

谁能想到,正是这句话,让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医生。

上一篇: 夏季最火女士短发有哪些?15款时尚短发送给大家
下一篇: 大量感姐姐如何打扮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