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大合影拍摄,如何拍才能呈现优质照片?
177 2025-08-11
清晨五时,闹钟未响我便已醒来窗外洛阳城的天空刚泛起蟹壳青,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行李箱,那套精心准备的唐风霓裳正安静地躺在防尘袋里鹅黄上襦配海棠红齐胸裙,金银线绣的缠枝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披帛是半透明的纱罗,展开时如流云泻地。
梳起双环望仙髻时,铜镜里的自己仿佛从美术展会绢画中走出来的仕女,连民宿老板娘送来早餐时都怔了怔:“姑娘这身打扮,倒像是专门为洛阳城准备模特”
晨雾还未散尽时,我已踏入贴廓巷这条藏在老城区腹地的古巷,两侧明清时期的砖木建筑比肩而立,青灰砖墙间探出雕花雀替,瓦当上"福寿"字样的苔痕绿得发亮转角处有家挂着"河洛遗韵"木匾的手工坊,穿对襟短打的老师傅正在橱窗后捶打银片,叮当声里一朵牡丹渐次绽放。
我抚过裙摆上相似的纹样,忽然懂得何为"匠心传承"
巷子渐宽处飘来甜香,三五个着齐腰襦裙的姑娘围在“李记鲜花饼”铺前油纸包着的饼皮透出花瓣形状,老板娘掀开蒸笼的刹那,整条巷子都浸在玫瑰与蜂蜜的芬芳里“尝尝吧,用龙门石窟边的重瓣玫瑰做的”她往我手里塞了块热腾腾的糕点,我低头时,披帛险些扫到身后举着糖画的汉服小男孩。
越往巷子深处走,越像跌进流动的仕女图穿马面裙的摄影师半跪着为模特调整团扇角度,戴幞头的小伙推着满载汉服配饰的行李箱疾走,两位着宋制褙子的老太太坐在石凳上悠闲地比较绣花样子我的披帛忽然被风扬起,与对面姑娘的披帛在空中缠绵一瞬——她着月白唐制坦领,衣缘的宝相花纹与我袖口的图案竟出自同一本敦煌纹样集。
转过一道爬满凌霄花的影壁,忽闻缕缕松烟墨香挂着“松雪斋”黑漆匾额的老店里,穿灰蓝直裰的老掌柜正在研磨,石砚与墨锭摩擦声沙沙如春蚕食叶临窗的长案前,三个着交领襕衫的大学生正悬腕临《龙门二十品》,其中戴圆框眼镜的姑娘袖口沾了墨渍,却浑不在意,笔锋转折间竟有北魏造像的筋骨。
“这是新到的仿唐鸡距笔”,老掌柜见我驻足,从青瓷笔筒里取出一支,“笔肚饱满如洛阳牡丹的花苞”窗外阳光穿过雕花棂格,在宣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那姑娘临到“伊阙佛龛”的“龛”字时,我裙摆的缠枝纹恰与拓片上的蔓草纹重叠,霎时间,墨香、石韵与织物的温度都融在了这一笔一画里。
走出店门时,檐角铜铃轻响…,在挂着“十方院”灯笼的茶肆前,挎竹篮的老妪正往青石板上摆牡丹她枯枝般的手指拂过我的袖口:“小娘子这料子好,配得上我们洛阳的花”买下支魏紫别在腰衿,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裙面洇开深色的痕迹,倒像是绣娘特意留出的写意笔触。
晨光穿透水雾时,我已站在王城公园的沉香亭前四月的洛阳是牡丹的国度,重瓣的“洛阳红”开得正艳,层层叠叠如我裙摆的褶裥几位同样穿着汉服的姑娘在花丛中拍照,鹅黄、柳绿、藕荷色的衣裙与花影交织,不知是人在赏花还是花在观人。
有个梳着垂挂髻的小姑娘跑来问我发簪在哪买的,她母亲笑着为我们合影,说我们像是从《簪花仕女图》里逃出来的姐妹
正午阳光变得锐利,我躲进十字街的“唐风遗韵”汉服体验馆补妆店主李娘子是位非遗传承人,她帮我重新系紧有些松动的裙带,又在我眉心贴上金箔花钿“现在去应天门正好”,她调整着我腰间禁步的玉环,“日落前那会儿的光,能把汉服照得像琥珀里的蝴蝶”。
果然,当我在申时抵达应天门广场时,夕阳正为这座复建的紫微城正南门镀上金边三层阙楼高耸入云,我站在御道中央仰头望去,檐角垂挂的铜铃在风中轻响,恍惚间似听见千年前上阳宫人的环佩叮咚几位摄影师围过来询问能否拍照,我倚着朱红宫墙摆姿势时,忽然理解为何古人要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刻的汉服不再是戏服般的装扮,而是连通古今的密钥。
“要开始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我转身看见三十余名着各色汉服的女子如彩云般聚拢在广场中央琵琶声起,她们甩动水袖,齐胸裙襦在转身时绽开万千花朵领舞的姑娘着郁金香染就的破裙,臂间金钏随着“踏歌”的节奏铮铮作响,让我想起杜甫笔下“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景象。
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有个欧洲面孔的老外不停惊叹:“这比歌剧院的芭蕾还美”!
暮色四合时,应天门亮起宫灯我站在摄影师推荐的最佳机位——中轴线第五块莲花纹地砖处,背后是灯火通明的城楼夜风卷起我的披帛,摄影师大喊:“别动!这个瞬间像飞天壁画”!后来看照片时才惊觉,那抹飘飞的纱罗竟与阙楼飞檐形成了奇妙呼应,现代数码相机定格了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华灯初上,我随人流来到洛邑古城灯笼海照亮了文峰塔,汉服同袍们提着鱼灯在石板路上穿梭,商铺伙计穿着交领短打吆喝“银丝酥”在“汉唐茶肆”歇脚时,邻桌几个大学生正在讨论襦裙形制,他们专业的态度让我这个单纯爱好者自愧不如。
穿圆领袍的茶博士送来牡丹花茶,青瓷盏中沉浮的花瓣,恰似我这一天在时光长河里打捞的吉光片羽
回民宿的路上经过西大街,夜风送来不知何处播放的《唐宫夜宴》我提着裙角跳过一处水洼,禁步的玉珠发出清越声响路灯将汉服的影子拉得很长,那轮廓既像牵着骆驼的胡商,又像推着行李箱的游客在这座十三朝古都,我的唐风霓裳不过是为洛阳添了粒微尘,但洛阳却给了我整部华夏文明的星空。
次日清晨整理行装时,发现裙角沾着片牡丹花瓣,已经风干成淡紫色的书签。我突然明白,汉服游洛阳最动人的不是照片里与古建筑的完美同框,而是当我的衣袖拂过石碑刻痕时,那些沉睡的岁月都睁开了眼睛。